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运》2012,(6):52
创建第一个真工会1920年8月22日,陈独秀在《劳动界》第2期发表《真的工人团体》一文,希望工人赶快成立真正的工人团体——自己的工会。陈独秀说:工人要想改进自己的境遇,不结团体固然是不行。但是像上海的工人团体,就再结一万个也都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工会是保护工人利益的团体,因此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地方,工人的利益总是特别容易受到侵害。这也正是工会把在新建企业中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列为当前重要任务之一的原因。《对科技园区、开发区新建企业建会工作的思考》对于在北京市21个科技园区、开发区“白领工人”中建立工会组织及开展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当然也包括维护失业工人的利益。我国的“再就业工程”能否解决失业问题?是否还需要其他对策?《中国当前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一文对此作出了回答。 工会成人高校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明显属于“…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通常将个别劳动合同称为劳动契约,而将集体劳动合同称为团体协约。中国劳工立 法较迟,团体协约立法则更晚。国民政府有关团体协约的立法最早可以追溯至 1929 年《劳动法典草案》的编纂, 其后在《工会法》起草过程中也有团体契约权的规定。延至 1930 年,国民政府正式颁行《团体协约法》,这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集体劳动合同的专门法律。《团体协约法》的出台因应了当时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劳资冲 突的实际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4.
工会不能没有工人报刊罗正汉一位做工会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岁末年初,他到一家企业工会工作,当他来到厂工会办公室时,竟看不到一份工人报刊,一问才知道是没有订阅。他便派人去邮局和与上级工会联系,补订了一份《工人日报》和《中国工运》。每当工人报刊一到,大家争相...  相似文献   

5.
《重庆工运》2005,(1):36-37
重庆市总工会二届五次全委会议传达了《中共重庆市委、中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向当代知识型工人米钰林同志学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了更好地贯彻《决定》精神,会议要求,重庆市总工会和各级工会组织要在我市职工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向当代知识型工人米钰林同志学习”的活动,并把学习米钰林和学习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工友艺苑     
《工友》2012,(6):F0003-F0003
兰旭家,武钢运输部工人,湖北科普研究会、武汉市漫画研究会会员,自幼喜爱绘画,1990年迷上了漫画。先后在《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楚天都市报》多家报刊发表漫画作品近2000幅  相似文献   

7.
1949年 2月 7日 ,北平市工人举行纪念“二七罢工”二十六周年大会。会上 ,由长辛店铁路职工会筹备委员会等三十多个团体发起 ,成立了北平市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 (同年 5月 ,改称北平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 ;同年 9月 2 7日 ,改称北京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 )。1 95 0年 2月 2日至 6日 ,北京市首届工人代表大会 (即北京市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召开。大会代表 431人 ,特邀代表 40人 ,代表着全市 1 8 6万工会会员和 39万职工。这次大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一年来工会工作总结》和《关于今后工会工作的任务》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团体劳动关系法的理论课题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团体劳动关系法,是指调整劳动者团体与企业或企业团体之间的劳动关系的法律。在我国,劳动者团体主要指工会,所以我国团体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为"工会在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1〕。团体劳动关系法是指以《工会法》和《劳动关系调整法》为基本构成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些法律规范具体规定了团体劳动关系的制度构建、运行规范以及相关团体的权利义务。在市场经济下,团体劳动关系的形成并以团体劳动关系法对之予以调整,是市场经济劳动法的一个重要特点。〔2〕  相似文献   

9.
18世纪末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雇用劳动者”团体与“工厂主”之间签订的“劳动协定”,以及1799年美国费城“制鞋工人”与老板举行的集体谈判,是集体合同制度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河北法学》2006年第7期刊有黎军的《行业协会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文。文中指出,社会团体是指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团体的一般分类有:政治类,如共青团;公益慈善类,如义工联;经济类,如商会、行业协会;学术类,如研究会、学会;娱乐类,如棋类协会、钓鱼协会;宗教类,如佛教协会、基督教协会。目前,对于行业协会的概念有多种表述,一般认为,行业协会是指由一定地域内的同行业经济组织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法人。  相似文献   

11.
用《劳动法》规范劳动行为张振方《劳动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基本宗旨。蛇口工业区的各类企业和直属企业单位,蛇口工业区全体干部和工人,都必须扎扎实实地把《劳动法》学习好、贯彻好、实施好,用《劳动法》规...  相似文献   

12.
《工友》2007,(8):48-48
《湖北省城镇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补缴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原合同制工人,从被批准招收为合同制工作至参保前的时间,单位和个人按历年规定费率补缴。对于招收为合同制工人前在本单位从事过临时工的,在补缴资金到位后,当地实行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后从事临时工的时间,按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并视同缴费年限;  相似文献   

13.
时代周刊将中国工人群体评为2009年的年度人物,因为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中国普通工人,面临世界经济危机挑战,带领世界走向复苏。而如今的昆明工人阶级,已经不仅仅是用宽阔的臂膀和汗水,更多地是用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智慧唱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  相似文献   

14.
职工话说《中国工运》张作光最近,东平县经贸委工会组织召开了一个《中国工运》读用情况座谈会。会上,大家像打开了话匣子。建材厂的李厂长抢着说:“《中国工运》厂长、工人都爱看,刊物上政策介绍的及时又具体,我大伯就是拿着《中国工运》在原单位找回了补发的退休金...  相似文献   

15.
《工会组织工作讲话》,是蒋永清同志的精心之作。该书自1987年7月由工人出版社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于当年11月再版。我怀着极其兴奋和愉快的心情,反复研读,获益良多。今写下心得数则,以供交流。组织建设是工会这个社会政治团体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工会自我强化、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的内在物质要素。以工会组织建设和组织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工会组织学,是一门  相似文献   

16.
工人阶级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对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学界一直缺乏对媒介工人报道进行系统的研究.工人议题新闻报道的变迁可以为宏观社会研究或社会变迁研究提供一个微观的语言学视角,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和建国后中国第一份市场化报纸《华西都市报》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工人的报道,报道量偏小,与工人群体现状有很大差距,工人议题报道在新闻源、工人媒介形象、工人媒介话语上表达具有固定的框架和模式,工人议题报道新闻源主要来自官方,工人议题报道中工人群体的话语表达比较缺乏且多正面,虽然各时期工人报道重点与工人群体状况变迁基本吻合,但是工人媒介形象和话语表达的固定框架影响工人舆情渠遘的畅通和媒介接近权.  相似文献   

17.
1949年2月7日,北平市工人举行纪念“二七罢工”二十六周年大会。会上,由长辛店铁路职工会筹备委员会等三十多个团体发起,成立了北平市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同年5月,改称北平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同年9月27日,改称北京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碟讯     
《时代风采》2010,(23):31-31
《二十四城记》/中国 影片的主体是五个真实工人和四个职业演员的个人口述,意在展现不同代际的工厂生活。五个工人的回忆并不长,但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催人含泪。一位下岗女工在公交车上的回忆,辛酸、坚强、朴实的言辞。成了片中最触动人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从中共创建前后,历经国共合作与大革命的潮起潮落,陈独秀昂扬开拓举旗奋进,先后组织成立第一个真正的赤色工会,创建中国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并以总书记的身份领导和指挥五卅运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从而把赤色工会运动推向规模空前、惊天动地的高潮。但是,他也在形势复杂、风雷激荡期间,犯过右倾错误,相信"二次革命",并一度成为托派而误走麦城。本文主要阐述他在中国工人运动伟大转折与崛起时的历史定位、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编辑同志:我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农民合同制工人。生产中,我们农工与其他合同制工人从事相同的工种的工作,但劳动报酬却低于他们。如加班费、年终奖金分配没有份,工时计价也不相同。请问,企业的行为是否违反《劳动法》?我们应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