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在"两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改革确实不能一蹴而就,温州传统的金融业态并不成熟,现在还在"补课"。在浙江省温州市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获批近一年后,温州已推出民间借贷中心、民间借贷利率指数等多项改革举措,但仍有声音认为温州金融改革进展过慢。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温州设金融改革试验区,并对温州作出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不仅关系到温州、浙江民间资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全国。  相似文献   

3.
朱忠明 《今日浙江》2014,(13):30-30
正温州是全国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两年多来,温州金融改革实现了五个首创,五个率先:首创"温州指数"编发,率先出台首部地方性金融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首创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率先启用地方金融非现场监管系统;首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率先开展私募融资业  相似文献   

4.
双周观察     
《今日浙江》2012,(9):6-6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先行先试” 4月2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暨推进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动员大会,要求在国务院提出的12项主要任务基础上,重点落实四个“先行先试”,即在民间融资的规范化上先行先试: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上先行先试:在多渠道破解“两多两难”问题上先行先试;在信用建设和风险防范上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5.
11月23日,温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十二条具体实施方案。这一实施方案,旨在将温州打造成为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民间金融规范先行区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根据计划,将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围绕解决温州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金多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着力推进地方金融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2,(7):5-5
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会议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浙江近年来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曾被冠以“金融风险高发区”的温州市,在深化金融综合改革中率先开启数字化改革,2019年4月上线“金融大脑”平台,实时为33万家企业开展“健康体检”,实现金融隐患精准监测、及时预警、快速处置,助力温州金融环境持续向好、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我国第一次推出的直接以金融为对象的综合改革试点,意义非同寻常。近一年来,温州金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温州借贷风波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不良贷款的规模和比率还是走高。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探索和突破。  相似文献   

9.
经济要发展,资金在增多,同时,资金短缺者融资艰难,有空闲资本者却投资"无门",如何让资金在经济大环境中实现自由配置,是金融行业最基本的目标,也是金融改革的方向。但正因为金融连着个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实体经济,决定了金融改革既复杂又需谨慎,安全、稳妥成为金融改革的首先要求。用改革、创新解金融问题说起金融改革,不能不提到温州。一年前,国务院选择温州市作为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然而,一年后,温州  相似文献   

10.
陈实 《政策瞭望》2012,(5):45-47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一《方案》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1.
30多年来,温州人以特有的精神禀赋和民间活力,在金融领域大胆创新、大胆实践,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创业创新史。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4月26日至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12.
速递·锐评     
《公民导刊》2013,(12):6-7
<正>温州:首部民间借贷地方法破冰我国首部规范民间金融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日前在浙江省表决通过,将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2年3月,温州成为首个国务院批准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开始推出一系列针对民间金融的改革。此次正式出台的《条例》也主要对民间借贷、定向债券融资和定向集合资金等三类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做强做大地方金融、建设“金融强省”,是浙江提升发展环境、加快实体转型升级、再创区域经济竞争新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支持和鼓励省属国有企业发展现代金融,是我省地方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的重要手段。启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省属国有企业抓住契机、加快培育发展现代金融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省国资委提出,省属国有企业要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开展产融结合、产融互动等产业链金融服务为主要途径,着力打造“蓝海”金融板块。  相似文献   

14.
济时彦 《今日浙江》2011,(19):30-30
“十二五”开局之年,温州市把新型城市化作为转型发展的龙头,重构城市化空间发展框架,大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潮。温州市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提出,其实多半出于对现实尖锐挑战的积极应对。虽然历史上“温州模式”成绩斐然、举世瞩目。但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8,(23):I0002-I0003
塘下镇北靠温州大都市区,南接瑞安城区,东临东海。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下辖5个办事处8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7.25万人,外来人口16万多人。塘下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温州市小城市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除“全国汽摩配之都”这顶光环外,还囊括了浙江省教育强镇、体育强镇、温州市文明城镇等殊荣。  相似文献   

16.
谈乐炎 《小康》2013,(2):74-75
温州金改的亮点在于民间融资"阳光化"与鼓励境外直接投资,珠三角金改旨在探索国际金融之路,国家第三个获批的金改区——泉州的突围之路又是什么?2012年12月25日,《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通过,这是继温州、前海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面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两海两改"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温州对接长三角和海西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城市环境、空间平台、体制机制等方面明显改善,尤其是瓯飞工程的大力实施破解了温州"人多地少"的困境,为招商选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自2006年起,教育部分别和天津、湖北、四川、重庆、河南、广西启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把最早的上海与教育部在2003年签署的教育综合试验区协议计算在内,目前全国7处试验区,分为两大类,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江沿线的上、中、下游的3个试验区全部为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至此,国家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框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9.
“温州模式”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达志 《政策》2002,(12):45-47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控山带海,利兼水陆,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四季如春,气候温和,被称之为“温和之州”。温州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全国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是全国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城市之一,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记者近日从温州市市委宣传部获悉,温州市刚出台的《温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点,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和十大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温州制造”走向“温州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