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城镇化和城镇的人本化的统一。推进城镇化不仅仅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打造适宜人们居住的人文城市。而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往往看重的是其规模和速度,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对城镇化的文化考量不够,以至造成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和"文化硬伤"。为此,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文为基",以文化之道引领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文化涵养,实现城镇化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薛忠文 《理论学刊》2005,(4):117-119
城市化进程为邱华栋及其文学写作提供了新的存在方式和文化空间,他的创作由此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都市化景观.然尽管如此,邱华栋都市小说的创作又较多停留在表面化、现象化层面,这无形中减弱了对都市生活的穿透力度.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辽宁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历史机遇。文化强省建设需未雨绸缪,调查研究辽宁省文化发展规划和相关管理条例的现状,发现存在规划制定进程不一、规划内容详尽不一、缺少文化专题规划、文化管理条例制定时间过久,甚至一些地级城市缺失严重等问题,对此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辽宁文化强省建设工作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邓遂 《理论研究》2019,(6):40-45
在中国社会城镇化转型、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中国需要在紧扣"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灵魂的前提下,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借鉴古今中外社会治理文化精华、吸取西方城市化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城镇化新理念,以实现社会治理文化创新。以社会治理文化创新破除制约城镇化的社会治理制度枷锁、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打造有利于城镇化的包容性文化环境,引导我国由集中型城市化升级为分散型城市化,开启城镇化新进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视图技术的读图现象存在于我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是政策制度导向下文化创新能力不强的原生态文化景观,会导致人的认知路径单一化、思维能力浅层化。应从制度建设、资源投入和传播媒介着手,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中国话语表达的魅力和价值,引领更多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阅读由图转为文,进而以"文"化"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孟庆艳 《世纪桥》2021,(3):74-7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具有关联性和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发展的,其中国化进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协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需构建文化互动融合体系、创新协同推进方法体系,并逐步完善中华文化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化的后-外发性,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伴随文明与文化的冲突,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出现的市场化改革使这一冲突全面化和深刻化了.这表明中国已进入"消除现代与传统对立"的阶段.21世纪前期中国应当坚定不移的完成"南巡讲话"的未竟之业,到21世纪的后期,才会有以东方文化为主流的第三文明的兴起.  相似文献   

8.
欲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的“文化土壤”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对中国的“文化土壤”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但以往学者对中国文化土壤的研究视线基本上都停留在甚至可以说局限在中国儒家,思路远远没有打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绝不限于儒家,其他流派的思想文化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例如中国的墨家思想即是如此.选取消费观作为“横截面”,着重分析马克思适度消费思想与中国墨家合理消费理念的内在一致性,意在说明中国墨家思想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土壤,而这一文化土壤亦是何其深厚.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欲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的文化土壤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对中国的文化土壤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但以往学者对中国文化土壤的研究视线基本上都停留在甚至可以说局限在中国儒家身上,思路远远没有打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绝不限于儒家,其他流派的思想文化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例如中国的墨家思想即是如此。选取消费观作为横截面,着重分析马克思适度消费思想与中国墨家合理消费理念的内在一致性,意在说明中国墨家思想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土壤,而这一文化土壤亦是何其深厚。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赵壮 《兵团党校学报》2022,194(1):89-96
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天然耦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基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因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走向深入奠定了深厚文化源力.诸多层面的内在耦合,主要在于内在思想的亲和性.首先,在重"行""知与行"与重"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无限一致;其次,在"变易"与历史永恒发展、"民本"与历史是"人的生成"之间的深度融通;最后,"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在空间范围、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共同预设.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发源地,都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都市化战略的推行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和必然要求.所以,在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世界都市化"时代的条件下,快速、有序地提升我国的都市化水平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对我国都市化现状客观、准确的认识和对其未来进程清晰、科学的规划则是成功推进我国都市化进程,顺利提升我国都市化水平的前提条件和客观要求.为了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和具有针对性,本文特选取了宁波--这个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东南沿海城市作为分析的样本,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桂林历史文化可分为政治文化、教育文化、山水文化和宗教文化四种类型.这些历史文化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历史遗迹而存在,它更是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积淀在桂林的城市性格之中.桂林的历史文化证明它早已完成了其文化上的中原化进程.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和桂林的特殊性使之开始出现国际化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张本青  刘云峰 《世纪桥》2009,(13):64-66
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进行中国化,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基础。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努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此过程中呈现出与其他外来文化中国化所不同的显著特点,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就是坚定文化自信,为当代中国问题解决提供文化方案。雄安新区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生态文化与科技文化奠定了城市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底蕴,其文化建设彰显高水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特色。文化场景理论重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在以文化人的文化濡养与以文聚城的文化场景布展理路下,发挥文以化人的人文滋养功效、为城市发展增添精神动力,同时以文聚城打造文化场景,推动雄安新区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始终充满着理论创新勇气和实践勇气,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进而推动了党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许艳娟 《世纪桥》2010,(7):40-41,59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可以看成是中国社会宪政化的源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痛苦的转型历程。19世纪末,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则的效应下,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国人认为腐朽的政治制度是阻碍中国富强的主要原因,于是近代的宪政运动兴起。从1905年清廷"预备立宪"到二战后的"第三条道路"的兴起,中国的宪政运动几经波折。国际环境形成的压力令国人误读宪政,缺少对权力的警惕,全无契约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宪政无处生根。在当代的中国要推进宪政,必须改变对宪政的误解,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改造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  相似文献   

17.
城市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存状态是令人堪忧的。各级政府要整合社会力量,切实改善农民工"边缘化"的身份定位、"荒漠化"的休闲方式、"乡土化"的人际关系、"缺位化"的公共参与状况和"空心化"的教育培训状况等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8.
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在向中国文化学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吸取智慧等方面,毛泽东堪称典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应该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有利于指导实践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警惕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渗入。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城市建设应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文化竞争力在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包括城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城市的文化设施、文化市场、文化服务、文化管理体制,以及文化教育、文化形象、文化精神,等等,这些构成了城市文化的硬件和软件,而人文精神则渗透于其中。可以说,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其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支撑意义日益显著。然而,目前我们在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往往过于强调经济总量、经济目标和硬件建设,忽视了城市的人文文化与人文精神建设,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建设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开启,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自身现代化的历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建设上探索出一条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道路。作为崭新的文化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得到具体而生动的体现。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才能一步一步地推向前进。实践证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才能够找到光明的道路,有效地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