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下许多因素限制农民工回流,而且农民工回流会给社会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发达地区不能鼓励或逼迫农民工回流,民工输出地也不能片面激励农民工回乡就业或创业.中西部农村中形成的打工文化、人才市场不健全和用工信息不畅、就业和创业机会的缺乏以及农民工已适应城市生活等是限制农民工回流的重要因素.农民工正遭受"双重抛弃"的境遇会影响农村治安,激化农村矛盾,引发社会风险,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文章认为坚定不移地贯彻城市化战略,通过社会建设化解农民工回流风险,农民工输出地也要充分挖掘潜力,促进部分农民工就业,这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白莉 《实践》2007,(3):37-37
问:国家对建筑业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有什么规定?答:根据《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2004]22号)等规定,建筑业企业必须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应当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日期按月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  相似文献   

3.
正据统计,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7亿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总量的50.5%,已成长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用工上也发生了实质性转变,由"用工荒"变成了"技工荒",技能就业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的首要选择。一、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就业现状从知识构成上来讲,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文化教育水平远远高于老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许小青  柳建华 《求实》2005,(5):93-95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农民工产生了教育培训的需求,同时也要求其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然而现实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不足和需求不旺。解决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较之解决农民工就业和权益保护等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基层信息     
<正>黄南州总工会?牵线搭桥助企业发展心系民生推动社会就业近日,天津市人社局、黄南州州人社局、总工会、同仁县就业局联合举办"劳动力转移就业助推脱贫攻坚"大型招聘会,州总工会和州就业局联合举办州属企业专场人才招聘会暨劳动用工供需洽谈会及农民工维权宣传周活动。组织9家州属企业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提供了中层管理人员、市场策划、文秘、收银员、财153  相似文献   

6.
民乐县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全力推行四项措施:一是全面推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针对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县上根据建筑企业、监察部门和农民工的协议,全面推行用工企业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先后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40万元,从制度上确保了农  相似文献   

7.
今年,在一些地方和企业暴露出非法用工、虐待农民工等严重问题,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目前,我国农民工已达两亿多  相似文献   

8.
<正>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为了规范场区各企事业单位劳动用工管理,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近,成立了农民工用工管理监察领导小组,制订了农民工用工管理实施办法和目标责任书,用工单位建立诚信档案,制定处罚制度,农场对农民工用工管理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经济地位.当前,这一群体己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在城乡经济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并且逐步成为拉动内需的一股新锐力量,是推进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当然,在社会经济体制、就业用工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农民工自身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经济地位提升的不利因素.为此,要积极推进与新生代农民工有关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青松塔里木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健康佳园施工工地举办了“春风行动”劳务用工招聘现场会,100多名农民工与该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并签发劳务许可证和发放银行工资卡。为使工会组织的维权工作声音更响一些,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得力一些,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公司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了劳动用工服务实施细则,对农民工的合同管理、工资发放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在工程款拖欠严重的情况下,加大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作力度,每年都对公司下属各用工单位的劳务用工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在各用工单位的建筑款项中拨付20%的工程款,用于农民工工资兑现,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工的利益。今年,为确保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得到落实,该公司建立了民工工资欠薪保障机制,开展了诚信服务和维权保障服务,免费为来公司工作的农民工办理银行工资卡,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休息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和劳动法对公民休息权的保障都有明确规定。调查发现,农民工的休息权被严重侵害:80%左右的农民工日工作时间超过8个小时;40%以上的农民工不能享受法定休息日;农民工长时间处于连续超负荷劳动状态。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的企业用工不规范,用人单位利益驱动,执法部门监管不力等。解决的思路应放在转变认识,加大执法力度,改进用工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建筑行业农民工,长年靠体力劳动挣钱养家糊口,身份从"农民"演变为"工人",成为工人阶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建筑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零散的小建筑承包企业自行招用农民工,或由劳务公司组织施工,招工、用工、管理不够规范,加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小施工企业或劳务公司不愿成立工会组织,农民工不想加入工会.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如果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生活质最、健康安全等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将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就会挫伤农民工的劳动积极性,影响员工收益、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在劳务公司中成立工会组织,解决农民工入会问题,使其自觉自愿地加入工会,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政策顾问     
我省下发通知保障农民工权益——劳动用工必须签订合同近日,省建设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的通知》。《通知》要求: ■劳动用工必须签订合同■农民工不能与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没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必须在2005年7月31日以前完成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 (田丽)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近年来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揽不到“瓷器活”而被迫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已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农民工揽不到“瓷器活”的真正原因是城市使用农民工已由过去的“劳力型”向“智力型”转变,越来越多的用工企业对农民工的学历、专  相似文献   

15.
谢捷 《当代党员》2011,(4):68-69
2010年,璧山县引进企业60余家,用工缺口超过五万人。 算收支、谈感情,璧山县通过召开“算账会”,恳请农民工留下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民工供给呈现出供给数量趋紧、供给质量提高缓慢、供给主体代际更替、供给的区域结构分散化等特征,引发农民工与资方的博弈能力有限提升、博弈目标提高、博弈行为短期化和激烈化,给以农民工为用工主体的企业劳动关系带来双重影响。从积极影响看,倒逼企业加快产业升级、优化劳动关系,也为政府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创造了激励相容的条件。从消极影响看,劳动争议的数量、规模和处理难度增加,部分农民工可能因不适应产业升级要求而就业困难。面对农民工供给变动给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带来的契机和挑战,政府需要在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供给、加大农民工公共服务供给、加大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制度供给和严格劳动执法等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工资的拖欠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其中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更为严重。如农六师中级法院在2005年审理的涉及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案件中,涉及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占到了相当的比重。建筑领域欠薪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为什么在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频发?主要原因有:一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致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一些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与用工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当利益受到损害时,又多选择沉默,致使其合法权益无法…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3,(4)
社会网络与产业网络的双重嵌入是创业成长的内在要求,双重网络的叠加式嵌入可以节省网络嵌入成本。但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消除,农民工创业的社会网络与产业网络存在空间偏离的特征,增加了创业的"网络经营成本",从而影响到农民工创业企业的经营成本、运营风险和竞争能力。地方政府通过拓展进城创业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为返乡创业企业创造良好的产业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工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王华华 《求实》2017,(9):83-96
当中国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之后,中国进入了诺瑟姆城市化理论所描述的后城镇化时期。在后城镇化时期农民工之所以选择返乡或回流,其内在驱动力正如他们离乡外出打工一样,依然是受经济利益驱使。在共享发展语境下,回流农民工既可能依靠自身的优势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也可能因为缺乏正确的公共政策规约而出现"负的外部性"问题。阻碍回流农民工价值实现的现实瓶颈,既有来自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交替的负面影响,也有来自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对回流农民工"充分就业"的制约;同时,后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生产要素的错配恶化以及农民工劳动力要素与打工积蓄存在的资源稀释风险等,亦可能影响回流农民工的价值实现。解题的路径在于:引导回流农民工进行制度化的理性政治参与,建构回流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呼声空间",既让回流农民工通过政治参与"自下而上"更好地反映价值诉求,又让政府部门通过政治参与"自上而下"更好地执行民主决策,而共享发展的政策语境则为回流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行为"不超载"提供了现实性可能。  相似文献   

20.
加强教育培训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晞 《新视野》2006,(4):19-20
农民工的形成由来已久,经历了“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的长期演变。如今,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中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之而来的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农民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具体措施。本文认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如何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