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峡长镜头     
《台声》1994,(2)
备受各方关注的海协与海基会首次台北工作性商谈于1993年12月18日—23日举行.此次商谈,主要涉及四项议题:劫机犯遣返、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人员的遣返及相关问题、两岸海上渔事纠纷的处理、两会会务人员入出境便利办法等.此项赴台的大陆海协副秘书长孙亚夫认为,商谈虽未达成协议,但成果是丰硕的,巩固了两会厦门商谈形成的共识,并为下次商谈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9日,台湾方面将刘保才等5名劫持祖国大陆客机的犯罪嫌疑人遣返,移交给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原定同时遣返的杨明德等4名劫机犯罪嫌疑人,因在遣返途中“有新的不良行为”,未能按原计划遣返祖国大陆。此次遣返5名劫机犯罪嫌疑人,有利于两岸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对维护两岸同胞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起到积极作用。对此,两岸同胞及两岸媒体均表示欢迎。舆论认为,台湾当局应从发展两岸关系的大局出发,展现诚意,尽早遣返全部滞留台湾的劫机犯罪嫌疑人。在此,有必要回顾一下劫机犯遣返议题的由来及两岸商谈情况。1993年4月初,当两岸两会…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台湾方面在金门向祖国大陆遣返了刘保才等5名大陆劫机犯。其遣返人数之多,创1990年9月“金门协议”签署以来两岸相互遣返刑事犯、刑事嫌疑犯的记录。至此,1993年以来劫机去台的大陆劫机犯已过大半被遣返回祖国大陆。尽管一度成为两岸热门话题的两岸劫机犯遣返问题已经“冷谈”,然而,回顾海峡两岸劫机  相似文献   

4.
每月要事     
全国 2月1日至4日,海协会负责人唐树备与海基会负责人焦仁和落实“汪辜会谈”协议的工作商谈在北京举行。双方重申,劫机犯原则上应一律遣返。 2月1日,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李沛瑶、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卢嘉锡、董寅初、吴阶平、蔡子民撰文,“合力振兴华夏,共图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5.
众所瞩目的大陆海协与台湾海基会台北商谈,1993年12月22日匆匆落幕.这是新加坡“汪辜会谈” 后的第三次后续商谈,前两次分别在北京和厦门进行.由于这一轮商谈是首次在台北进行,故各方特别予以关注,并寄予较高的期望.从商谈结果来看,尽管功亏一篑,双方未能就劫机犯遣返和偷渡容遣返这两项关键性议题达成协议,但与前两次商谈比较,总体上还是获得了进展,对“两会人员入出境往来条例办法” 已达成协议;对保障台商在大陆投资权益问题,双方通过交换意见,也原则同意签署协议文件;对打击海上走私等其他相关问题,双方也都能平心静气地、理性地交换意见,表达各自的立场.所有这些,对促进今后两岸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并为最终解决两岸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的影响,应当予以肯定.必须承认,由于两岸长期分隔,社会制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台声》1999,(4)
为了处理9名大陆劫机犯的遣返作业,警政单位与海基会包租“劫机犯专机”,从台北运往金门,交由大陆红十字会代表接回。不料,这项专机接运模式却因新竹处理中心与航空警察局等警政单位的严重流失,意外衍生出一场惊心动魄的“劫机犯专机空中惊魂记”。这班“劫机犯专机”,在8日下午2时左右从台北松山机场起飞之后,机舱内的气氛虽然紧张,但由于鲁政单位在行前演练多时,大致都能控制情况。海基会副秘书长詹志宏因负责统筹遣返协调作业,严然是这次遣返任务的最高行动指挥官,因此,詹志宏坐在左侧第一排靠走道的位置。状况一:部分劫机…  相似文献   

7.
7月17日劫机犯黄树刚被台湾当局遣返大陆。在台的四年牢狱生活他是如何渡过?他又是如何走上劫机这条万劫不复之路?  相似文献   

8.
2月9日,台湾方面将刘保才、王玉英、邹维强、李向誉、罗昌华5名大陆劫机嫌疑犯通过金门、厦门水域遣返回祖国大陆。这是继大陆方面率先于1997年5月遣返台湾劫机嫌疑犯刘善忠、台湾方面于同年7月遣返大陆劫机犯黄树刚、韩凤英之后,两岸进行的第三次劫机嫌疑犯遣返,是两岸合作打击涉及海峡两岸刑事犯罪活动取得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畏罪劫机到台湾寻找“自由”、“幸福”,孰料在台岛的铁窗下被囚禁4年。1998年11月20日,作为被台湾首次遣返大陆的劫机犯,他被深圳法院以劫机罪判处20年有期徒刑。1998年11月20日上午,南国特区深圳。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厅内,一场令海峡...  相似文献   

10.
5月14日,劫持台湾远东航空公司客机到厦门的劫机嫌疑犯刘善忠被祖国大陆的有关部门遣返回台湾。7月16日,台湾有关方面将分别伙同他人,于1993年4月6日和9月30日劫持南方航空公司和四川航空公司两架客机前往台湾的劫机嫌疑犯黄树刚、韩凤英遣返回祖国大陆。至此,在两岸之间一度沸沸扬扬、延宕未果的劫机犯遣返问题终于以两岸有关方面均采取遣返的实际行动而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1.
金门协议     
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代表韩长林、陈长文等于1990年9月中旬在金门就双方参与见证其主管部门执行海上遣返事宜举行工作商谈,经充分交换意见后,达成协议。协议如下: 一、遣返原则: 应确保遣返作业符合人道精神与安全便利的原则。 二、遣返对象: (一)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的居民(但因捕鱼作业遭遇紧急避风等不可抗力因素必须暂入对方地区者,不在此列)。  相似文献   

12.
人们不会忘记,1993年是飞机飞翔史90周年,但同时也是我国自有飞机以来发生劫机事件最多的一年。从这一年的4月6日至次年的6月8日,14个月时间,先后有16名劫机犯劫持12架民航客机,从各个地方飞到中国的同一座城市——台北。 当初,由于台湾当局的态度暧昧,在处理这一人类危害性最大的犯罪问题上,没有采取将劫机犯遣返大陆惩处的果断措施,致使劫机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正如香港《信报》批评台湾当局的一篇文章所说:“所有的劫机过程都是千篇一律,目的地均是台湾,处理方式亦是人机分离……台湾方面初时以为这是大陆民众不堪忍受中共极权统治,向往自由,故有喜不自胜之感。但未曾想到,劫机犯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接受国家民政部的委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在华老挝难民的遣返工作。我们忠实地遵循中、老两国政府的《议定书》和两国三方达成的《备忘录》的原则,努力调控遣返进程。到目前,累计遣返老挝难民2919名。超额《备忘录》所定2000人意向数的46%,累计行程109.2万公里,消耗经费为238.6万元。遣返工作实现了中、老两国政府、联合国难署和被遣返者四满意,实现了国务院安置难民办公室关于通过遣返增进中、老友谊,提高我国国际声誉的指示,为今后的再遣返提供了经验。遣返工作具有四个明显特征:一是开拓性。难民遣返,在我国属于首次,…  相似文献   

14.
《金门协议》确立了两岸遣返刑事犯或刑事嫌疑犯机制,《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对这一机制进一步完善。两岸遣返刑事犯或刑事嫌疑犯时,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决定遣返时,还需对遣返的请求进行行政性审查,存在双重审查和单层审查两种机制。为了保证遣返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被遣返人可以视情况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监视居住等。最后,移交被遣返人时,当前在移交主体、移交方式、移交时间等方面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焦点人物     
《时事资料手册》2006,(1):85-87
汪道涵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因病于2005年12月24日在上海逝世。汪道涵1915年生于安徽嘉山,1933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上海市副市长、代市长、市委书记、市长,中顾委委员。1991年12月起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参与了中央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1993年4月,汪道涵受权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辜振甫举行会谈,实现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公开接触商谈,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进展.并推动了两岸事务性、经济性商谈。1998年10月,他再次与海基会领导人会晤,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汪道涵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今年9月12日是"金门协议"签订20周年。1990年9月12日,我以福州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的身份参加金门商谈,双方以红十字组织的名义,就有关遣返私渡人员问题,达成协议。这是从1949年后两岸签订的第一个协议,称“金门协议”。20年来,延续执行。它为改善海峡两岸关系,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10,(4):88-90
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五次领导人会谈。陈云林和江丙坤商谈并确认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等2项协议。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1月22日至2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副秘书长级工作性商谈在南京东郊宾馆举行,经两轮六天商谈,完成了两会商定的各项议程,并取得了进展。 两会商谈之结果 此次商谈中,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依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规定,就增加相互寄送涉及税务、病历、经历、专业证明等四项公证书副本种类事宜达成书面共识,并商定以两会交换函件的形式予以确认,同时确定生效时间。  相似文献   

19.
6月16日,海协就确认《港台海运商谈纪要》事致函海基会。函中说,根据我会委托,香港船东会赵世光先生等人经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张良任先生等人协商,拟定并签署《港台海运商谈纪要》,全文如下: 香港船东会赵世光先生等人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张良任先生等人经协商,就今年7月1日后在香港注册的商  相似文献   

20.
8月4日—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驻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依协议首次在台北举行会谈.双方以较大诚意和谅解解决了“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人员之遣返相关问题”、“两岸劫机犯等遣返”、“协商两岸海上渔事纠纷之处理” 等三项事务性议题中的重要分歧问题,并就加强两会联系、进一步落实汪辜会谈四项协议做出具体规划.台北会谈的成功,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汪辜会谈成果的巩固与落实,有利于两岸加强交流、培养互信.无庸置疑,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继汪辜会谈之后迈出的重要一步.台北会谈的丰硕成果与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缓解了今年4月以来两岸关系不应出现的紧张局势.如果双方均能恪守会谈中达成的各项共识,尽快签署书面协议,将有可能在年内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届时,两岸关系发展与两会合作将都出现一个新高潮.的确,海峡两岸经过40年的隔绝,在近年两岸交流交往中难免发生一些这样那样的事情,但两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