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历兰 《唯实》2007,(8):156-158
用世界眼光和构建政治民主形式新格局的高度审视协商民主,可以发现它与选举民主相比较具有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协商方式的多样性、协商过程的反复性等优点.为了确保人民意志的统一和人民权力的至高无上,协商民主的结论具有意向性.完善并宣传我国的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的双轨民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照红 《唯实》2007,2(7):33-36
民主是带有普世性的价值目标。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都是实现民主目标的重要模式。选举民主是最直观、普遍的民主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选举民主的核心制度载体;政治协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性的民主模式,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协商民主典型的制度安排。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轨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的复兴:民主政治的现代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洪树 《求实》2007,3(3):51-53
民主政治内涵着人民主权理念。公民以选举和协商两种民主形式行使着主权。选举民主弊端的暴露和政治生活的新变化、新挑战,促使了对民主政治的现代反思和新的探索。反思和探索的结果是协商民主获得了复兴。  相似文献   

4.
民主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明成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国和西方的国情以及民主化进程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因而中西方不同视域下的协商民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中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协商民主.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民主立场相背离的情况和西方制度性不平等的存在,致使西方协商民主尽管不缺乏通向现实的理论路径,但是还是存在现实的制度困境.在民主化浪潮的背景下,中国形成了比西方更高级的民主制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对选举民主的一种补充,完善和超越而非替代.它具有增进社会阶层和谐、提高公民参政素质、促进决策有效实施、保证社会持久效率等价值,同时也难以避免民主本身成本较高以及金钱操控等问题.人们只能寻求较好的制度,而不能奢求完美的制度.在我国当前阶段,应当实现协商与选举的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关于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争论由来已久,而且双方各执一词,都有道理。通过对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特点、异同以及它们的优缺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都不是完美的,相反它们在民主实践中可以互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就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但在民主实践中还应适当选择,根据情况采取恰当的民主形式,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侧重运用一种民主形式,以另外一种民主形式为辅,体现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精神,推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中国式协商民主后来居上,先于西方在中国产生和发展起来,一以贯之成为与选举民主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之一,引领和彰显中国制度优势。随着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外学界的许多争议,“西方说”“选举说”“政协说”“精英说”等错误观点不绝于耳。面对来自国内外的猜测与质疑,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对协商民主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有利于正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最新命题,对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需要重点加强的重要协商渠道,是从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政治协商的专门协商机构,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具有其他六种形式所不具有的特点和无可比拟的优势,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其他形式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层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不仅表现出党内民主发展的一种主要形态与方式,同时也构成了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两种民主模式在政策、程序、价值目标与责任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依存性与协同性;在发展的"层次性"与"梯度性"、"刚性规约"与"柔性治理"等方面,起着相互促进与支持的作用。基层党内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协同发展,有利于拓展党内民主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增进党内共识。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厘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是领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体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构成多渠道组成的民主体系。从内涵之维、要求之维和路径之维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予以审视,可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要义。  相似文献   

12.
张丽红 《湘潮》2013,(2):35-37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形式,具体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协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选举+协商"。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中,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真正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双轨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在追求社会主义民主理想过程中创造的民主形式,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针对传统的选举民主越来越难以圆满解释西方社会的现实,西方理论界提出以宪法为中心的程序主义协商范式,试图解决现代社会的合法性危机,以保证立法和公共决策的正当合法性。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设计,借鉴协商民主理论,完善政协制度首先应对政协制度的宪法地位和职能进行明确规定,将政协制度纳入法治国家建设框架,健全人民政协工作的程序机制,同时推进人大的选举民主与政协的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和谐圆融地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形式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深化,主体不断扩大,场域不断拓展,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网络技术因素的践行困境。因此,当代中国协商民主须推进制度化、多层次、多领域化、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互促进和渐进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协商民主的协商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民主作为复兴于20世纪后期的民主范式,自有其巨大潜能和独特价值.然而,协商民主的有效运转尚存有协商主体的理性和能力之有限性、协商未必带来更好的结果、协商条件的不平等性以及协商民主推行范围的局限性等多维协商困境.对困境的排解程度将直接决定着协商民主究为现实还是乌托邦.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正日益显示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它的理论脉络展现了自身的逻辑必然性,它的价值诉求彰显了自身的理论魅力,而学界乃至政界对它的理论定位则是它发展的现实动力。这样的协商民主有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18.
协商民主作为强调过程性民主的重要民主形式,是现代民主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西方学者从20世纪末开始对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不断扩展,从不同的视角对协商民主进行阐述.在中国,由于协商民主在中国目前政治架构下不涉及根本的政治体制,对提高中国国内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反而起到促进作用,因而成为中国学者讨论的重要理论话题:建构公共协商机制,协调多方的价值偏好,使社会的多元利益群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辩论和协商的过程,达致利益表达、利益协调与利益实现.民主恳谈是中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但民主恳谈与协商民主相比,在理论目标上尚有较大的差距.但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民主协商形式,民主恳谈的设计和完善无疑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正式写进党代会报告,是十八大的重大历史贡献。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需要健全和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是民主理论发展的新形式。在与精英民主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碰撞中,协商民主承继了代议民主制的基本框架,发展了直接民主制的某些实践形式。协商民主包含公民之间信息的交流,也包含公民对决策过程的广泛与实质性参与,关心民意的真实和理性并试图为之提供公平、中立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