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出中国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纵览全局,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成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人民论坛》2015,(9):40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在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演讲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  相似文献   

3.
<正>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  相似文献   

4.
《前进》2016,(12):29-33
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相似文献   

5.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在其思想体系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逻辑起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逻辑主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逻辑依据,"五大发展理念"是逻辑枢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逻辑核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逻辑展开,新时代强军思想是逻辑延伸,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逻辑拓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逻辑主线,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逻辑统领。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方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2018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相似文献   

8.
半月大事     
《半月谈》2022,(4)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4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活动结束后,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两国有关部门还签署了一系列重点领域合作文件。  相似文献   

9.
纪欣 《台声》2013,(5):58-58
前段时间,甫任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引用“鞋子合脚论”这么一个浅显通俗的道理,道出习近平对中国制度的自信和对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念,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应同感骄傲。但个别岛内媒体却骇人听闻地警告“小心被削足适履”。对此,个人感到遗憾,却不意外。  相似文献   

10.
丁宇 《两岸关系》2014,(3):8-11
<正>马年新春。两岸关系大事不断,好事连连。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并发表重要讲话,使2014年两岸关系的开局如春风拂面,似春晖普照。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谈话2月18日,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16,(12)
正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3,(3):1-1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习近平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向世界庄重宣示“中国梦”,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会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新的领导集体向中国和世界作出的重大昭示。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讲话,听后感到非常激动人心。讲话触动了我们所有中华儿女的心弦,更加强烈地唤醒了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的中国梦,这个中国梦对于大多数海外华侨华人来说就是强国梦,因为祖(籍)国的繁  相似文献   

14.
宋凯 《中国保安》2013,(6):30-32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为13亿国人再绘中国梦,提出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个人的梦。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我终生追求的中国梦。 民族复兴梦也是世界各国的追求和梦。它来自渴望改变社会生活现实的需要,超越社会生活现实的向往和追求,与社会客观生存环境和发展道路相适应,有什么样的国体和政体,就会有什么样的道路和什么样的梦,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21,(6)
正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感受到在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深刻领会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与艰巨性的同时,希望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提能力上水平,带动整个社会形共识践实策。在建党百年之际,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就改革开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相似文献   

18.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短论。这些短论,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领导浙江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深入思考,生动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求真务实、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领导风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之梦 2012年11月29日,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讲话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专门论及学习,指出了全党本领不断增强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钟振 《当代广西》2013,(13):14-17
今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深入阐述中国梦,强烈引发13亿中国人民的无限憧憬。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党在十八大上已向全国各族人民庄严承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