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绘画艺术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四川绘画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过去的100年里,更是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绘画艺术家和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世界格局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学走过了大发展、大繁荣的三十年.三十年里,中国文学尤其在题材开拓广阔、历史意识加强,政治取向淡化、生命意识加强,艺术方法开放、形式意识加强等方面展示了这一时期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绘画艺术     
绘画是最古老、最主要的造形艺术之一,是用笔、刀等工具和墨、颜料等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法,在纸、布、木、石、墙等多种视觉平面上创造可视的审美形象,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艺术再现。绘画艺术大体上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东方以中国画为代表,西方以油画为代表。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在绘画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在西方,绘画被视作一种认识世界的途径,其审美取向在于写真写实重客观;而在中国,绘画则在于审美移情,形神兼备,妙在传神  相似文献   

4.
正彩陶文明。中国彩陶艺术从诞生、发展、繁荣、流变到衰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这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先民们渗透了无数的心血,积淀了丰富的人性内容和艺术精神,使其集物质实用性、精神象征性和艺术欣赏性于一体,将彩陶既作为实用器物又作为美的对象,是中国土地上远古人类在艰苦的斗争中创造出的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价值的原始艺术文化。彩陶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的生活和观念,表现了他们的愿望和信仰。彩陶作品充  相似文献   

5.
文化选择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道路的选择。鸦片战争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每一时期、每一思想派别首先关注的问题。他们都试图对其作出新的反省,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而这种反省又总是在中西文化的撞击、比较、会通的大背景中进行的。“五四”时期也依然如此。在这一时期,随着中国近现代历史所发生的重大转折,中国思想界的主流从盲目效法西方文化发展道路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文化选择的这一转轨,直接影响了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五四”时期不同思想派别的文化选择是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作出的。这一时…  相似文献   

6.
<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山西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开拓进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发展活力得到极大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特别是山西作为全国能源基地大省的地位逐步形成,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全面部署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首次提出了"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新思想、新论断,这是我们党以以人  相似文献   

8.
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和省市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各项政策性规定,并在农村文化工作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与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正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汇集了我国艺术教育实力最强、在国际上堪称一流的艺术类院校,每年有近万名艺术院校学生在京毕业,走到振兴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军中去。怎样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有用人才,各学校党委针对学生们重视专业、强调自主的特点,开展了  相似文献   

10.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汇集了我国艺术教育实力最强、在国际上堪称一流的艺术类院校,每年有近万名艺术院校学生在京毕业,走到振兴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军中去。怎样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有用人才,各学校党委针对学生们重视专业、强调自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朱正雄 《共产党人》2005,(20):50-51
秦腔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剧种,在西北地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秦腔在宁夏出现已达200余年。1949年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培植下,宁夏的秦腔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区共出现了100多个专业和业余剧团。但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现代文化的涌入,秦腔这一民族艺术在宁夏陷入低谷,剧团数量锐减,到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国办秦腔剧团仅剩3家,民间剧团不足10家,它们虽然还都“顽强”地生存着,但却活得艰难乏力。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和谐社会和新型团场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团场的经济社会将出现深层次变化,尤其是职工群众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追求,层次更高、质量更完善、面更广,欲望将更加难以满足。然而,这一时期,人们的人情味会更浓,人与环境更和谐集体凝聚力也更强。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思考,在这个大发展时期,怎样处理好各种关系,怎样去总结经验教训、立足当前、顺应潮流,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此促进团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团场职工思想政治现状(一)健康价值升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绝大多数的  相似文献   

13.
<正>佛教艺术博大精深、历史久远。自东汉传人东土后,佛教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长达数千年的时间跨度,不断融入中华本土文化,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艺术是佛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涵盖佛教雕塑、绘画、书法、建筑、音乐等各种艺术类型,创造出无数的精品佳作,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开花。佛教虽在各个时期所受重视程度不同,也曾遭到数次较大规模的灭法,但是佛教艺术凭借自身顽强的生命力,数度重生并持续发展,时至今日,留给世人的佛教艺术作品数量之巨、规模之大、形式之多,令人无比震撼。由中国佛教研究领军人物赖永海先生担任主编,汇集宗教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各方面专业学者合作结撰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中国佛教艺术史》,堪称是全面展现佛教艺术发展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该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4.
苏俄在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根据当时国情的变化,审时度势,将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作重心从政治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并且超前提出,还需要把工作重心进一步向文化建设转变。探析列宁在这一时期文化建设的深刻蕴意,有利于我国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征途中汲取经验,为构建社会主义创新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赵纪萍 《理论学刊》2012,(8):122-126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是在清末民初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翻译高潮。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过程中,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观念和文学精神的整合重塑至关重要,并在文体格局及艺术表现形式上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革。清末民初翻译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前奏。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作为过去士大夫娱乐自赏的贵族艺术,中国画(亦称国画、水墨画)在二十世纪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时期,画家如何走出书斋,应对时代发展和把握人民需求?记者就此专访著名画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  相似文献   

17.
谢忠宇  李楠 《世纪桥》2007,(5):89-90
浮世绘是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她吸收了明初的小说插图,木版画及彩色套印术,并在融合本民族艺术的基础上,最终发展为独具民族特色的丰姿。她以反映市俗生活的题材、画面着色平涂的手法、细腻的质感、装饰性的色彩、充满律动感的线条等手法影响了西方的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由此在西方产生了日本文化的审美崇拜运动,并使日本艺术成为改变西欧传统绘画的新美学。本文主要探讨日本在初期吸收中国文化并在后期对欧洲施加艺术影响过程中的异质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红山文化从出现文化高潮的时间来看,可分为红山诸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以及契丹—大辽文化四个时期,其中前两个时期的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后两个时期以游牧为主。在红山文化覆盖的区域,其生产方式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该时期的生产方式从农业向游牧业转变,这一时期人的意志顺应了自然力的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第二次转变发生于清朝康熙年间,该时期的生产方式从游牧业向农业转变,这一时期人力图通过自身的意志影响自然力,其结果是制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居廉是岭南画派前期重要画家,他在桂林及环碧园从事绘画艺术活动时间长达8年,其绘画题材、意笔、技法等与孟觐乙、宋光宝一脉相承。回顾这段尘封的历史有利于加强饮水同源,文化同根的粤桂两地的文化艺术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正确认识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岭南画派。  相似文献   

20.
谭维克  唐鑫 《前线》2012,(2):24-25
文化高潮形成的社会条件是: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很好地继承,时代发展的脉搏被正确把握,经济获得大发展,科学技术取得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提高,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各民族紧密团结、国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