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耻感是人的行为与内化为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差距甚至冲突时所产生的痛苦体验,因此耻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评价活动。其评价活动机制与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它以内化的一定社会的良心(心中之善)为客观的评价标准,以否定的痛苦的灵魂锤击的心理情感方式显现出来,通过主体自身需要的满足与心中之善的冲突过程、主体对心中之善的确证与升华过程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道德审判与自我心灵拯救。耻感的评价活动不仅在个体主体身上发生作用,而且以群体主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作为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总是以权威评价活动的"有机"形式把适合自己统治的荣辱(耻)观"群体化"、"普遍化"、"意识形态化",使之成为全社会遵循的耻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民众评价活动和权威评价活动的上下互动中,通过意识形态的引领而形成的。只有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中,在关照现时代人民的诉求过程中,并在意识形态的引领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内化为民族耻观,构成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当代人们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2.
论耻感教育与公民道德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臧梅 《学习论坛》2002,(9):21-22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 ,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在新世纪里 ,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耻感文化 ,加强对国民进行耻感教育 ,对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有助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 ,激发人们的进取向上精神 ;有助于化“他律”为“自律”。  相似文献   

3.
刘士华 《世纪桥》2009,(15):66-67
从文化的角度思考,耻感与罪感是区分西方与东方两种文化的基本特性。关于耻感与罪感的文章多重视其产生的不同原因,很少关注这两方面的共通性。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耻感与罪感都属于伦理情感之维,在伦理意识的形成、伦理困境的选择、伦理行为的实践方面,作为伦理情感的耻感与罪感对这些环节发挥重要的衔接作用。本文将在明晰耻感与罪感定义的基础上,探讨耻感与罪感形成的背景及发挥效用主体的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寻找共通性,使耻感与罪感由对立走向契合。  相似文献   

4.
耻感文化的内涵及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容丰富,它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道德教化的前提,更是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关键。当代大学生耻感意识的缺失,既与社会机制不完善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缺陷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道德意识淡薄和缺乏知耻感等因素有关。要培养大学生耻感意识,应着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耻感意识培养的良性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5月23日凌晨,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以跳崖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举世震惊。消息传来时,本刊特约稿件《从卢武铉看韩国总统的宿命》正好编就,闻之更不胜唏嘘。现实的噩耗无疑为文章增添了一个最强有力又最悲惨的“注脚”。  相似文献   

6.
唤醒耻感     
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顾炎武也曾说:“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上人有廉耻,则大下有风俗。”这些流传的古训无不说明一个道理:知耻是做人的硬道理,只有知耻才能有所为荣,个体的荣辱、耻感,不只是人性的标志,还关乎民族和国家。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部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项羽无颜愧见江东父老,所有这些铮铮傲骨都源自中国文化的耻感意识。耻辱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辱的道  相似文献   

7.
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缺乏羞耻心,主要是因为权力监督制约网络缺损在待补中生发出巨大的社会离心力;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迷失在寻找中生发出巨大的利益诱惑力;封建腐朽特权观念在传承中生发出巨大的传染力;干部群体在相互攀比享受中迸发出巨大的道德杀伤力。加强领导干部队伍耻感文化建设,要在素质提升上增强道德自省力;在作风建设上增强制度执行力;在文化传承上增强精神净化力;在干部选任上增强民主推进力;在法制保障上增强失德惩戒力。  相似文献   

8.
耻感对于人的存在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耻感淡化、缺失甚至错位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传统"耻"观的现代性转换以明确当代中国社会善的客观内容,通过改进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及其与善的差距,通过构建社会公平机制为大学生耻感培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耻感对于人的存在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耻感淡化、缺失甚至错位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传统耻观的现代性转换以明确当代中国社会善的客观内容,通过改进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及其与善的差距,通过构建社会公平机制为大学生耻感培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田华银 《世纪桥》2014,(9):57-58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耻感问题愈来愈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忧虑。影响大学生耻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是不可回避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从重塑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标准、完善制度文化以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和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等方面重建大学生健康的耻感意识和判断是与非、荣与辱的标准,践履符合民族特性和时代要求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12,(3):55-55
周俊生在《南方都市报》上撰文指出,耻感文化的缺失,已经在我们这个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危害。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可以听任污染泛滥,可以生产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产品;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2,(3):60-60
周俊生在12月26日的《南方都市报》上撰文指出:东北证券保荐代表人秦宣将内幕信息泄露给他人并亲自从事内幕交易,获利23万元。目前,她已被审查起诉,等待她的将是牢狱之灾。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证券精英做了这桩“捧着金饭碗偷了棵大白菜”的亏本买卖?答案只有一个:内幕交易尽管是一种犯罪行为,但从事这种行为的人不但没有羞耻感,反而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  相似文献   

13.
作为对善的愉悦体验的"荣感"以及对恶的痛苦体验的"耻感",是道德意志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往往注重正面教育("荣感"的教育)而忽视负面教育("耻感"教育)。道德教育中耻感环节的缺失,不利于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应当重视"耻感"教育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会上强调,要引领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精辟地道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为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和耻感意识在全社会的复苏提出了底线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个体价值观的生成过程事实上是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两大机制互为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生动力包括舆论引导机制、社会赏罚机制、价值观教育机制、教育示范机制和社会调控机制等;内生动力包括价值整合机制、认知接受机制、内化外化机制、自我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困生的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增强学困生的抗逆力成为教育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促使学困生抗逆力的不断提升,才能使学困生快速转化,提高其学习能力和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学困生与抗逆力的概念,提出提高学困生抗逆力的措施,根据学困生抗逆力的生成机制,促使高职院校学困生的快速转化,为增强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蔡晓蔚  蔡庆芬 《唯实》2000,(5):36-38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中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我国企业家资源稀缺程度是比较高的。是中国人笨吗?当然不是,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公认的最聪明的民族之一。那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国的企业所处的特殊的环境。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并不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的产权关系模糊,名为全民所有,实则无人负责,这种不清晰的产权关系使企业难以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难以成为充满活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妨碍了企业家阶层的形成。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就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  相似文献   

18.
知荣明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荣辱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标杆,知荣明耻是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论法律信仰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信仰生成的主体要件是具有权利意识和守法精神的公民,客体要件是蕴涵于权威良法之中的法律价值。尽管法律信仰的树立极其不易,却可以在实践中逐渐培育、生成。  相似文献   

20.
知荣明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令,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荣辱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标杆,知荣明耻是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