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峰 《犯罪研究》2008,(6):69-70,78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由计算机处理并被存储于硬盘、磁盘、光盘及各种存储卡之中,如何收集、检验、鉴定此类信息是检察机关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打击犯罪的需要,2002年10月我院将现有的27台计算机进行连接组建了机关局域网,并开通了检察机关专线网。经过近两年的网络操作实践,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强检的步伐,强化了法律监督和检察机关形象,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检察系统的应用及普及,网络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本文探讨了我国检察机关的内部网络的安全隐患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电子证据司法鉴定工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增长。如何收集、检验、鉴定电子证据是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在阐述电子证据的特点、采集固定、审查判断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当前电子证据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并根据电子证据的独有特性提出检察机关开展此项工作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在检察机关的应用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系统。是检察机关实现办公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检察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除刑侦技术之外,可以表现于三个子系统。 (1)案件资料检索系统。建立dBASEⅡ数据库,组成Ethernet网络,储存资料,便于查检。一个数据库可以存放65,535份资料,每份资料的检索用字可达1000个,检查机关办理的批捕、起诉、经济、法纪等案  相似文献   

6.
提起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大多数人已非常熟悉。的确,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渗透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网络的发展。近几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在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1994年高检院决定开始建设国家检察信息系统并确定试点单位以来,许多单位的领导十分重视,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建设本单位的计算机局域网。而要搞好局域网的建设,首先就要进行结构化布线,这是网络建设的基础,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正值检察机关的基建高峰时期,为便于各单位在基建时综合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检察机关从 20世纪 90年代初开始使用计算机,近年来又开始启用局域网络,给检察机关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检察工作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安全,防止失泄密。检察系统计算机数据损坏和失泄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算机操作人员徇私枉法,受亲友委托,通过计算机查询有关案情,并向有关人员泄露案情;二是由于对计算机管理不善,没有专职管理人员,造成使用不当丢失数据而失泄密;三是通过交换使用软盘或上网实现信息共享时,由于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致使黑客访问或病毒入侵,造成…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强检的逐步深入,计算机已成为检察机关办公、办案、事务管理的必要辅助工具。在目前的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已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制作讯(询)问笔录。检察电子笔录的特点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的,经检察机关依法定程序收集固定,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以打印件形式作为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9.
检察信息网是国家检察信息系统的骨干设施,由全国几千个检察院计算机局域网通过检察机关专线网连接而成,是实现检察机关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的物理基础。由于检察业务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检察院对信息应用系统的需求差异,各级检察机关局域网采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消息邮件系统、Web服务系统和其它办案办公应用系统等显示出相当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会成为检察信息网内部实现数据交换的技术障碍。针对此,笔者根据检察机关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远程信息交换的过程及可行性。一、专线网络信息交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检察机关的计算机应用也由单机应用发展到网络应用,许多单位都已建立或正在建立本单位或本地区的检察信息系统。随着检察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也给各级检察机关的信息系统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一、计算机病毒目前对计算机病毒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简单讲,计算机病毒就是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存在,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破坏作用的程序软件。它具有危害性、传染性、隐蔽性等特征。以其对…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开始于2001年,市院经过一期、二期共8年的建设,各信息系统几经升级改版,目前已建成由各信息系统组成的立体化应用模式。当前市院正在进行信息化三期建设,并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建设及应用模式,逐步完善各信息系统,满足北京市检察机关各业务需求。石景山检察院信息化网络建设始于2002年,经过多年,2008年底我院新办公楼正式建成并入住,不仅网络状况和计算机数量得到极大提升,而且信息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信息化建设必须整体推进,服务器状况相对于我院整体信息化建设体现出诸多问题,针对我院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经过调研提出了一整套服务器更新升级方案,进一步保障我院各项工作的网上开展,提升工作效率,紧跟全市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在大力建设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同时,加强基层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密工作,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牢牢确立起不可攻破的保密防护体系,在设计、建设涉密信息网络系统时,必须按照检察机关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的建设原则进行,做到网络建设与保密设施建设同步实施,从整体上增强检察保密技术防范和检查能力,让基层检察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和推动检察业务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一、建立网络保密管理体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为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领导,应在原有的院保密委员会负责全院整体性保密工作的基础上,专…  相似文献   

13.
杨欣 《天津检察》2008,(6):63-63,64
随着信息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计算机已成为检察机关办公、办案的必备工具。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不仅使用计算机制作法律文书、进行网上流转和审批,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制作讯(询)问笔录和出庭笔录,笔者所在的北辰区人民检察院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电子笔录相对于传统手写笔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刘源吉  张秀芹  刘青青 《法制与社会》2013,(33):123-123,12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检察机关公信力提升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挑战。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是检察工作服务和保障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拟从涉检网络舆情为切入点,探讨大众传媒与检察机关公信力建设的关系,并尝试性地提出网络信息时代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的路径选择,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申杰利 《法制与社会》2013,(35):165-166
2013年初,网络反腐第一次被提上日程,为检察机关反腐败工作开辟了新渠道,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反腐作用是各级检察机关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反腐的利弊之处,结合检察机关网络反腐现状,提出了检察机关应对网络反腐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晓今  薛骏  蔡盛 《检察风云》2012,(24):8-11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也在改变检察官的执法理念。从近年来的办案实践看,当网络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网络犯罪也如影随形般跟进,变得频繁而多样。来自上海市检察机关的一份分析报告称:在人们享受丰富多彩的网络虚拟生活的同时,各种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上海各级检察机关共受理网络犯罪审查批捕案件共387件903人。其中,适用刑法第285条和286条的仅六件14人;涉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实施的犯罪案件共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犯罪展现出网络空间化、快速迭代、链条产业化、虚拟跨地域性等特点,亦出现了传统犯罪借助网络演化,一些网络平台成为滋生违法犯罪新场景的现象。检察机关在准确打击网络犯罪的同时,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网络犯罪治理中还具有监督严格遵守法律和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职责。本文以检察机关治理网络犯罪的经验为基础,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探索检察机关与平台企业联合共治网络犯罪的路径和方法,构建新型法律监督模型,以期对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型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周秀梅 《法制与社会》2011,(32):191-192
随着互联网运用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泄密的主要渠道,网络信息安全保密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部分检察机关保密技术防范还相对薄弱,保密管理制度不健全,涉密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和漏洞.如何在信息化条件下确保信息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立体引导机制,积极把握舆论导向,缓解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冲击,是检察机关妥善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提高执法公信力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20.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办公自动化应用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信息化工作的创新举措,使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检察工作有机结合,对于增强检察机关综合实力,系统地构建“电子检务”具有重要意义。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信息获取是否及时、信息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对信息的反应是否敏感准确,已越来越成为衡量检察机关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一、办公自动化及其发展历程简述(一)我国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办公自动化应用起源于政府的公文和档案管理。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今,办公自动化应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单机应用阶段。这一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