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上甘岭,方圆不过3.7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因为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惨烈战役,这个朝鲜地名被中国人永远铭记。43个昼夜的拉锯战,山头被炮火削低两米,化成一米多厚的齑粉……美国人始终想不通,他们动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炮火密度,付出了两万多人伤亡的代价,为何就是没能攻下这两座山头?那不只是两座山头,更是中国军队的精神地标。每一抔泥土里,都浸透着中国军人的英雄血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11,(7):53-53
黄继光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十岁就给地主打工。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相似文献   

3.
郭琦 《党史文苑》2009,(9):51-52
战斗英雄徐佳标系江苏省灌云县人,生前是新四军第三师师部特务团七连五班班长,模范共产党员。1945年9月6日,在攻打日伪占领的淮阴城战斗中,他第一个把红旗捕到敌人的城墙上,在双腿被打断后,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关枪眼,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得最残酷的莫过于上甘岭战斗。它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笔者所在的部队接防上甘岭,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有责任搜集我军英勇作战的事迹。在上甘岭战斗中,一个师就涌现出类似堵敌枪眼的英雄27名。那些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和触目惊心的战争景象,至今仍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5.
先锋!先锋!热血沸腾,先烈为平等牺牲,做人类解放救星。侧耳远听,宇宙充满饥饿声,警醒先锋,个人自由全牺牲。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这一首《革命精神之歌》充满了豪迈之情,抒发了词作者赵博生期望成为“警醒先锋”,能够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实现大同而努力奋斗的远大抱负。 赵博生,学名恩溥,1897年9月7日出生于河北省黄骅县东慈庄。路军中团以上军官的巧妙方式,控制住全军,宣布全军起义参加红军,并于当晚率二十六路军1.7万多名官兵,携带2万支枪械,奔赴苏区。到达苏区后,起义部队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番号,从此,中央苏区红军增添了一个主力军团。赵博生是这次宁都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6.
小说《红岩》中有位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委工运书记许云峰,他坚毅睿智,带领狱中同志开展对敌斗争,可歌可泣,读者都喜欢他。许云峰的故事有几个生活原型,我的老同学、老战友许建业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女儿从小就失去了生母。母亲是谁?她走过一条怎样的道路?在多年的苦苦探寻中,一个伟大女性的光辉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11·27”烈士遗留下的子女中,也许我的年龄是最小的。我生于1950年2月,父亲为新中国献身的时候,我还在妈妈肚子里。 从会喊“妈妈”那一天起,我就渴望着叫一声“爸爸”。妈妈终身未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张悔过书,你只要在上面签上杨汉秀三个字,你就自由了。”重庆解放前夕,国民政府重庆市市长杨森对共产党员、自己的侄女说,只要愿意签名,下午就可带着孩子飞往香港。“愿意为共产主义献身”的杨汉秀断然撕碎悔过书,唱着国际歌从容赴死,被特务杀害后抛尸于野外——这是大型长篇电视连续剧《解放大西南》中的一幕。而在儿子赵在民的眼中,杨汉秀不仅是一位刚强的革命者,更是一位柔情的母亲。  相似文献   

10.
木易  白小玲 《党史文汇》2012,(10):39-42
在中共山西省介休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下,介休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已在绵山景区建成开馆,母亲李只双的雕像也在馆中落成。2012年6月12日,年已85岁的我又与母亲雕像紧紧相拥在一起,我不禁失声痛哭,那酷似母亲容貌的雕像又勾起我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回忆。母亲带我走上革命路我的母亲李只双,原名李宝林(1908—1940),高小文化程度,当过小学教员。婚后深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也是我祖父蔡威烈士牺牲70周年。1907年3月,祖父出生于福建宁德蕉城,原名蔡泽鏛,乳名蔡景芳。1925年在上海同济大学读书时,接受了马列主义熏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祖父受党组织的派遣回闽,由中共福州地委派回宁德与郑长璋(北大学生,共产党员)等一道,以筹建国民党宁德县党部为名,开展共产党的活动。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祖父赴上海找到党组织,尔后化名蔡威,继  相似文献   

12.
陈琦 《广东党史》2011,(12):45-46
童年的时候,常常回到住在乡下的祖母身边。祖母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莫过于她那挑着一担沉甸甸的水桶的身姿了。记得,每天清晨,祖母总是很忙碌,她早早地起床,然后,便挑着一担水桶到井边挑水。有时,还在梦乡中的我,被祖母往水缸里倒水的声音惊醒,当看到祖母那瘦弱的身躯时,我便盼望着祖父有一天能从遥远的地方回来,帮祖母挑水。  相似文献   

13.
梁绮 《广东党史》2007,(5):28-28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我在广州认识辟澜同志,那时他同夏衍、周钢鸣、林娜(司马文森)、郁风、林林和孙大光(叶兆南)等同志领导文化界抗日救亡运动,在广东省文艺抗敌救协会(会址在中华路净慧公园省民众教育馆即现在的解放北路迎宾馆内),经常会见到辟澜同志,他负责宣传工作。那时广州青年、学生、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尤其是戏剧、歌咏活动最为活跃。我当时按党的指示在锋社话剧团搞党的工  相似文献   

14.
1960年春天,人民解放军张爱萍上将相约老战友、中国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周方,去江苏如皋老户庄寻找工农红军十四军军长何昆烈士的遗骨。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了解,终于在当地的坟山群中找到了。如皋县人民政府将遗骨重新安葬,张爱萍题写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何昆之墓”的碑文。后来纪念碑建成时,张爱萍又一次题写了“何昆烈士纪念碑”的碑名。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祖父荆林,山西阳高人,1945年8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阳高县五区农会主任。1947年1月16日,遭国民党军袭击,为掩护战友撤退,不幸腿部中弹被俘。在狱中,他面对敌人的酷刑和胁迫,宁死不屈。1月20日夜,被活埋于阳高县城东门外……奋起抗争1904年,祖父出生在阳高县景家庙村的一户农民家庭。他幼年丧父,从小与母亲和哥哥相依为命,因家境贫困,只上过3年学。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历史遗书为主题,共收录了35个革命烈士的故事。时间涵盖了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收件人多是父母、妻子。这些遗书大多写于黑暗潮湿的牢房和走向刑场英勇就义的前夕,也有的写于同敌人作战的战场上或被捕的押解途中,遗书的传出及流转又有不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的丈夫张兆琦于1948年春被国民党特务抓走,翌年牺牲。如今,60多年过去了,回忆起与兆琦一起的日子,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栩栩如生。而这段记忆,正是我这么多年来生活的重要支撑,更成为我心里永远的珍藏。从相知到携手张兆琦1912年出生于重庆市开县临江区的临东乡,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广东党史》2007,(5):23-27
11月4日,是余清烈士牺牲的纪念日。差不多每年的11月份,我们办公室都会接到余清遗属的来电或来函。余清原名石辟澜,广东省潮州市人,曾担任中共粤南省委宣传部长。1947年11月4日,因麻东土匪发动暴乱,在麻东县担任工作队队长的余清壮烈牺牲,遗骨就地安葬。因余清是第一个闯入我心中的麻城烈士,所以,印象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两封催人泪下的书信:一是陈觉烈士就义前给妻子的诀别信;一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女儿的遗书。这是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正象肖华同志所评价:“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我们的先烈,表现了最忠贞的气节、最丰富的感情、最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20.
杨永康 《世纪桥》2005,(8):34-36
今年是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殉难69周年暨诞辰100周年。赵一曼的后代近况如何?前不久,本刊特约记者专程来到四川省成都市,与赵一曼烈士的孙女陈红在她的家中进行了长时间的访谈。记者:我是《世纪桥》杂志的特约记者,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地向您了解有关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情况。您奶奶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委,牺牲在日本侵略者的刑场上,您能向我们谈谈东北抗联和您奶奶的壮烈事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