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开学校数十年了,不知怎么的,平时孤坐在沙发上无所事事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在校期间的两位语文老师:一个是小学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院彩英,另一位是中学的语文老师桑胜月。  相似文献   

2.
黄世康 《广东民政》2010,(12):63-63
上小学六年级时,教室里总是莫名其妙丢东西。教我的黄老师破案无方,就挨个盘问我们,搞得班上人心惶惶。后来,黄老师在班上说:“经过这段时间的仔细规察,我已经知道谁是贼了,我看,就不用我点名了,你还是自己站出来为好。我在办公室里随时等着你来自首。  相似文献   

3.
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瞿伯瀛,是我最尊敬的一位先生。他比我仅大5、6岁。他博学多才,更有一颗仁爱的心和高尚的品德。 上学时,我是语文课代表,同学怂恿我对瞿老师以实情相告:我们领瞿老师的情,却实在不想费劲学那对前途没什么关系的语文课。瞿老师点头  相似文献   

4.
班里新来了一位女同学,名叫于佳欣。她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口齿不清,说话断断续续,虽然坐在第一排,却很少主动回答问题。其他老师与我一样,怕耽误教学时间,几乎不提问她。但偶然的一次提问后,改变了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正我和周竹琴素昧平生,只知道她是一个学校的语文老师。那学校是我家乡一所著名的中学,家乡的莘莘学子都以考上那所中学为荣。那个学校的语文老师除了她,我认识的还有几位。所谓桃李满天下,在与那所学校里生长过的桃李们偶尔相处时,我也总能感觉到他(她)们对自己老师特有的一种崇敬和热爱。"你们高考后就离开了,留下老师还在校园里。我常常会在傍晚或晚自习走到你们待过的高三教学楼前,那里一切依旧。"这是周竹琴在散文《你们走了以  相似文献   

6.
蓝荫海 《传承》2010,(22):44-45
和曹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上中学时,在课本上读到话剧《日出》的片段,正好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曹禺先生的崇拜者,他讲得非常细致,不仅分析了剧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特色和主题思想,还将文学界对曹禺的评价作了概括性介绍。受到语文老师讲课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我曾目睹过这样一件事:两个在校学生发生口角,动起手来,班主任老师赶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指着一个学生教训起来,又是写检查,又是叫家长,而另一个同学却好象与此无关。事后一打听,原来被训的那位同学学习不好,而另一个同学则是班上的尖子生,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做为一个老师,无疑懂得很多道理,却为什么有时也混淆是非?这是因为他带上了“有色  相似文献   

8.
我爱写作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次作文课,语文老师捧着我的作文在班上朗读。我很神气的样子,不时观察周围同学的反应,看到大家用一种钦佩的目光看我,我高兴极了。以后,我的作文总是第一个交上去,并且经常受到老师表扬。渐渐地,一有空我就划拉几笔,慢慢地成了一种习惯,从此就与写作分不开了。开始我投搞,在白纸上抄得整整齐齐,没有一处涂抹,然后装进信封,跑到镇上,郑重地放进邮筒。结果却是石沉大海,杳无消息。毕业后在一家工厂上班,没过半年,工厂倒闭,我就飘泊到了北京,这期间一直没有间断写作,书包里带的都是手稿。在车上想,…  相似文献   

9.
最美的嫁衣     
那一年我去辽西山区搞社会调查,这是学校给我的任务。那是大山深处极贫困的一个小村子,几乎与世隔绝,我主要是调查那里的教育情况。正赶上村里学校的一个老师生病,我便代他上了一个月的课。学校只是一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学生也只有十几个。村上让我吃派饭,就是挨家挨户地吃。我知道每一家都很穷,便跟村长说不必另做,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去的第一家姓张,他们家有个孩子在我代课的班上读书,他家住的是一间小小的石头房,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推门进屋,屋里的墙上棚上是用报纸新糊的,地面也是纤尘不染。炕上坐着一位老奶奶,我的学生张梅告…  相似文献   

10.
贾占生 《乡音》2013,(5):50-50
我是今年省政协换届时被推荐为省政协委员的。作为政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是新委员;而作为《乡音》受众,我却是老读者。30多年来,我一直在省直文艺界工作,现供职省文化厅艺术处。近20年来,我从一位编辑老师那里经常见到《乡音》杂志,有时候还带回去翻阅。初识《乡音》时,就感到这个刊物办得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刘晓晴是我班上一名先天性聋哑儿童,并伴有严重的颈椎畸形。刚入学时,我发现刘晓晴的脸上很少出现笑容,哪怕是一丝丝微笑也极其罕见,很少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常常一个人坐着默默发呆,我曾多次努力,仍然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2.
微笑疗法     
我和许多班主任一样,最头痛的是面对班里的“智残生”。但去年我班上一名“智残生”的转变,使我认识到,老师的微笑,是一剂良药,它可以化解学生紧张的情绪,可以抚慰学生忐忑的心灵,也能医治好他们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病。老师的笑容无疑是他们重新进步的动力。 我去年带过一个班,有一名“智残生”插到我班,转来前  相似文献   

13.
我爱老师     
假如有人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会不加思索地来答:当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我爱老师。我爱老师,因为他们把人类文明和知识传授给我们。上课前,老师们都要专心致志地备课。上课时,老师既严肃又和蔼地站在同学们  相似文献   

14.
学会等待     
不久前听一位语文教师上示范课,被他耐心的等待深深感动了。这节课学的是鲁迅的《风筝》,老师让学生分段朗读。一名学生站起来,读的磕磕巴巴,极不流畅,老师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听。本来这个学生读完一段该下一个同学读,但老师并没有说停,而是让她接着多读了一段,那份耐心和等待让我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一名14岁中学生凯钦在家自缢身亡。原因很简单:因为淘气,他向老师身后甩钢笔水。遗书说:“我只甩了这一次,但老师不信。我委屈,只有拿死来证明……我大了,有自尊了,她让我失去了人格……”原来,一周前,语文老师被连续甩了4次钢笔水,凯钦承认只有一次,事  相似文献   

16.
十几岁我上初中时,班上有个同学,天资联颖,门门功课的成绩名列前茅。但他有个怪毛病,上语文课时他做数学题,上数学课他看物理书,总之老师当堂讲啥他不学啥,老师们也从来不管他。他的同桌的天赋和学习成绩也不错,总是照着他的样子学,但却遭到所有老师的反对。为此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东施效颦”的故事,提醒大家不要效仿那位有怪毛病的学生,否则会遗憾终身。可是,那位同桌就是一意孤行,老师也毫无办法。后  相似文献   

17.
一位老师说他曾布置了一个作文题,让学生写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可写父亲也可写母亲,结果班上40余名学生,有30多名选择写《我的母亲》。他曾问过这部分学生,回答同出一辙:对父亲不太了解。思考与讨论就此展开,它直指今日之父亲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被动角色。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老师都有过"家访"的经历,家访可以对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家访可以与家长有了更多的沟通,在我担任20年班主任中有两次家访至今令我难忘家访手记(一)一个阳光男孩他为何一个人偷偷地哭了小Y是我四年前的一个学生,他是我当时班上的学习委员,有着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一个阳光、乐观、向上的好学生,然而在一次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去上体育活动课时,我却看到他一个人在位置上默默地流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政治教师在给学生讲《艰苦朴素》一课时,为了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教育学生,给学生讲了一则《一条皮带的故事》,说的是该校有一位语文老师五十年代中期在大学读书时买了一条皮裤带,后来,他怎样断了接,接了断,一直到现在还束在身上,整整用了三十年。这位政治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这个真实的故事,本意是想借此说明艰苦朴素的精神。谁料,他的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表示异议。那位学生说:“我认为这位  相似文献   

20.
一个纪念     
我已经做了10多年的学生,我的人生仍处于一条起跑线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在很多人眼里,我的某些经历仍有以文字的形式做纪念的价值。每升入一所新学校,我都要向校领导说明:我是一个聋人,我在学习过程中或者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障碍。但我保证不要求校方任何特殊的照顾。每面对一位新老师,我都要向他(她)表示:我是一个聋人,上课时我也许会“看”不懂老师所讲的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