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漫話中秋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秋節;因為七、八、九三個月為秋季,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又是十五居中,所以这一天又稱中秋節,民間俗稱八月節(今年的中秋節是公曆的九月十二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是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一○三七——一一○一年)中秋賞月所作的一首詞,意味深長,至今仍被人們广為傅誦。中秋之夜,寥廓長天,皓月當空。有多少動人的故事,給这皎潔明月增添了神話色彩;有多少優美的詩篇,使這中秋之夜更加迷人!  相似文献   

2.
说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是中秋,月里玉兔捣天药,葡萄毛豆供月饼,吴刚砍桂树不倒。”农历八月十五恰好是秋季七、八、九月的中间,故称中秋节、仲秋节、团圆节,俗称“八月半”。古代中、仲通用。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为我国民间三大传统佳节。“中秋”一词,古籍记载很早。我国祭...  相似文献   

3.
刘建林 《台声》2011,(10):36-37
又到中秋,又见明月!北京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中秋之意、明月之情。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省增城市派潭镇,有位叫王友培的五保老人,已111岁。因为在我们这地方,她年龄最长、又糙孤老.因此倍受社会关注。1994年中秋前夕,笔者访问了这位老寿星。当时她住的是村子里的一间房子。屋里家具不多,陈设简陋,但很整洁。一眼就可看出,老人勤劳俭朴,很爱清洁。我问起她的经济情况,她说;市政府每月定补130元,镇政府加60元.村委会再给20元,合作社还给一点,加在一起,不算少了。我又问及日常生活情况.她说:我身体还好,每天早睡早起,自己洗衣做饭,一日三餐,很有规律。村委会每周看望两次,并指定专人买菜担水。老寿星…  相似文献   

5.
余元钱 《前进论坛》2008,(11):59-60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五大佳节之一(另外四个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重阳”是由于两个最大的阳数“九”相重合而得名,故称“重九”。而“九”与“但愿人长久”的“久”同音,有岁月长久。延年益寿之嘉誉,故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重阳节视为民间一大佳节,“享宴高会”,以为纪念。今天.人们则赋予重阳节以新的意义,它的几项主要习俗.大部分仍然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6.
情寄中秋月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眼前是皎洁的银盘,耳边是凉爽的金风,"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亦见古时月",一轮中秋月,牵扯出我绵绵无尽的情思和遐想。  相似文献   

7.
2008年的元旦,让中国人经历了假日改革以来的首个3天“小黄金周”。此后,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五一”劳动节一旦与双休日相连,“小黄金周”将成为公众休假的重要形式。对“小黄金周”.公众是否会善加利用呢?  相似文献   

8.
一年前的5月12日14点28分.从那一刻开始,我经历了一生中情感最最脆弱而又不断坚强澎湃的日子。面对电视机不断滚动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情画面.几乎每日泪眼蒙蒙,直至有一天中午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让心中悲伤和感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相似文献   

9.
八月十五,中秋月央。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史称“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中秋时分月形圆满,“团圆”一说便从此而来。  相似文献   

10.
俞德友 《现代领导》2009,(10):17-18
青山绿水的小城——溧阳.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翟中秋、青年才俊董衍、凌飞翔、王渝迪等皆出自溧阳……在改革的潮流中.溧阳人走出家乡,用他们的非凡智慧、广博学识和辛勤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上海天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法忠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1.
情寄中秋月     
展华 《两岸关系》2005,(10):58-59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眼前是皎洁的银盘,耳边是凉爽的金风,“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亦见古时月”,一轮中秋月,牵扯出我绵绵无尽的情思和遐想。记得自我懂事起,祖母似乎深怕我有哪一天会亵渎了月亮,老人家千叮万嘱我不能用手指着月亮,要亲亲热热地称呼月亮为“月娘妈”。从祖母的神情和语言,我看出她流露出  相似文献   

12.
在喜迎中秋、国庆两个佳节之际,人民日报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九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人民日报社,看望报社同志,检查指导工作。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人民日报的工作和整个新闻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对人民日报的重视和关怀,使报社全体同志受到极大的教育、鼓舞和鞭策。这是人民日报的盛事。九月二十六日,将以极不寻常的一天载入人民日报史册!  相似文献   

13.
“50多年前我从菲律宾回到祖国,这几年我的孩子又陆续去了香港、爱尔兰,平时只有老伴互相照顾,感谢你们还记得我,专程来看我……”这个中秋,家住思明区湖滨四里的空巢归侨林丽坤倍觉温暖。思明区统一战线“同心”志愿者服务队员——致公党思明区基层委第五支部的党员志愿者们经常拎着米和油来林丽坤家里串门聊天。  相似文献   

14.
又到中秋时节。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一个来自大西北的新上海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的怀念,始终是我挥之不去的情愫。让我感到庆幸的是,到上海生活工作12年来,虽然远离亲人,身处大都市的水泥森林之中,但我并不感到孤独和落寞。从热情友善的同事和邻居那里,我时常感受到穿透钢筋丛林的温情和暖意,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15.
小保: 今年的中秋、国庆节都有放假,可由于工厂的订单太多.我们都没放假。人事主管说,加班期间的工资会按一定标准给我。请问,有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可供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汉英同志,读了你写的经历,很受感动。我同情你的命运,更敬服你的毅力!你用嘴把字写得这么好,也使我敬服……”这是华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请孝正写给我——一个失去双臂和左腿的重残人的信中所说的话。这一句句普通而又热情洋溢的话语象和煦的春风一样吹起了我心湖的阵阵涟磁.‘回合百一曾记得我失去双臂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看着那空洞洞的没有一点温馨的家和一对可怜的儿女,心就抽成一团股有了双臂和左腿,没有了妻子的关照,没有了慈祥老母安详的笑脸(我残后母亲逝世),一次又一次地我怒问苍天,为什么要如此不公平地对待我?我的…  相似文献   

17.
前年的中秋,我在太行山南麓吟赏红叶;去年的中秋,我在大别山脚下夜泛孤舟;今年的中秋,我又在伏牛山腹地独对山月了。十一年身如漂萍,了无定止,自云山,何处才是我心灵归依的居所?丈量了你九曲回肠盘山路,阅读了你层林尽染红似火,白云山,我依然是一个孤独的旅者。进山的当日下午,我沿着山溪缓行。壁立的山崖,高悬的飞瀑,烟岚如诗,松涛如歌。到处是灿烂的笑靥和闪烁的镁光,年青人用夸张的惊喜赞美着波光山色,开心的笑声放大了我的孤独。行至黑龙潭我停下脚步,决计不再为他们充当陪衬。在青石桥上,倚着冰冷的石狮听涛声漫过山林,好似生命中的激情已打马远去。归途中的山水已嫌陈旧,  相似文献   

18.
中秋月     
曹彧 《八桂侨刊》2006,(3):76-76
中秋渐近,月亮在天空一天一天张满了它美丽的弧度,在中秋月圆夜达到顶点。大而透明的月亮,就像一颗涨满了乡愁的心。等到中秋过去,月晕缩小,乡愁也随之减少,又开始了另外一次乡愁的积蓄。只要你有一颗思乡的心,每年就会有这么一次循环,受这么一次煎熬。我在巴黎已经三年多了,经  相似文献   

19.
脚被汽车碰伤当时未报案,能否按交通事故处理?编辑同志:我是某厂女工,去年九月中旬的一天,我骑自行车上班时,被从后面来的汽车挂倒,当时司机很负责任,他将我扶起来,送到医院,经拍片,脚跟部骨折。司机给我办了住院手续,后来他又到医院看过我两次,但后来他就不...  相似文献   

20.
又逢一年佳节至,最是中秋月圆时。金色的九月,成熟的谷粒按捺不住要挣脱母体,而已经张开翅膀的人们却总想在这个时候停止其余的动作,足迹延伸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家,就是爸妈。每逢佳节,杂志社都要派记者到一个执勤点和保安员们“同甘共苦”,这已成为传统。9月18日,带着《中国保安》杂志全体同仁的心意,记者来到了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怀柔分公司,与这里的队员们共度中秋。联欢会场设在分公司银行班居住的小院里。整洁的小院,闪亮的拉花,彩色的气球,用床板架起来的饭桌,桌上摆满了月饼、瓜果,几十名保安队员围坐在一起,院子里洋溢着浓浓的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