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我国传统的语境中,老实人是指诚实、忠厚、正派、刚直、公正等具有诸多优秀道德品质的人。与老实人相对应的是不老实人,俗称小人。小人的特点是曲意奉承、溜须拍马、唯利是图、混淆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800多万政府公务人员,队伍的形象、作风、行为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很大。近几年总能感觉到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泛滥,公众对政府官员的  相似文献   

3.
杨庆祥 《人权》2005,(2):56-56
在家庭里,谁是谁的父母,谁是谁的子女,其辈份关系,是不会搞颠倒的。在国际社会,没有一个国家的官员敢于放言自己是人民的父母官。然而,在中国的职场上,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官员为“父母官”,或者官员不经意间“坦然”地把自己比做“父母官”的现象,屡见不鲜。前不久,在一次播报“三个代表”在基层的电视节目中,有这样一个生动画面:某县相邻两个村,近在咫尺,却“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呢?原来是一条小河隔断了村民间的交往。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两个村的村干部们组织群众集资,修建一座“连心桥”,从此结束了过河难的历史,两地群…  相似文献   

4.
治官者鉴     
王志略 《人大论坛》2008,(12):37-37
曾经我以韩非子的法治为骄傲.以为中国自古就有法治理念。 比如,他曾在《韩非子·有度第六》中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又如,他在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由治而乱,由强而弱,由兴而亡之后,他说:“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相似文献   

5.
德行是官员的绩效形象,记录着官员的品德和责任。对于只懂玩权术的官员,固然要遭到公众的唾弃,但是只要权不干事、干事不负责的官员,公众也不会信任,只有敢说敢做敢负责的官员,才能在公众心目中留下好印象  相似文献   

6.
当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从宪法的宣示逐步走向具体的实践,各地陆续推出一些实在的举措,为共和国法治大厦的早日建成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蔡建军 《前进》2015,(1):62
<正>刘云山同志在出席中央党校2014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强调,要准确把握权力边界,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按照权力清单行使权力,坚决防止不作为、乱作为。这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也符合法治的历史逻辑。领导干部用权历来是法治的重点,也是依法行政的难点。用好手中的权力,首先要正确对待权力。用权的根本宗旨在于为民,法治的价值追求也在于为民。如果说权力是为民服务的行动载体,那么法治就是为民用权的行动"界标"。  相似文献   

8.
潘奕辉  张君国  张勇哲 《传承》2014,(11):54-55
大力弘扬八大优良作风,着力纠治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八种常见病,对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官场文化与官油子的产生与发展互为因果,特定的官场文化催生了官油子,官油子又强化了特定的官场文化。什么样的官场文化下会适宜并助长官油子的生存和发展呢?纵览历史和现实,如果把产生官油子的官场文化称之为官油子文化的话,它大概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只要有"官油子"掺合的地方,就很难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工作局面就难以打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难以落到实处,党的权威性就面临下降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良德之治"。当前,社会存在泛道德与去道德的两极倾向、道德高标的尴尬与次道德的丧失、公德与私德的混淆、公民道德与政府道德的不平衡等道德困境。实现"良德之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道德与法律、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及公民道德和政府道德之间的关系,以道德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官告民”案件是一种新型案件 ,对此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官告民”案件不符合民事诉讼的要件 ,与国家公职人员的职能、诉讼目的等相违背 ,其可诉性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制》2010,(10):20-21
纵览历史和现实,如果把产生“官油子”的官场文化称之为官油子丈化的话,它大概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斗争,腐败蛊行,政权难保.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性,制定有效的防范和监督机制,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5.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在我国西南地区普遍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其基本内涵是用当地的各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各级、各类土官,如土司、土职、土弁等。在土司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朝廷又多次执行"改土归流",以至于此前有的学者将土官与流官视为截然两分的行政机构,甚至将土司视为游离于朝廷之外的"化外"酋邦。然而,仔细排比元、明、清三代史志的相关资料后却不难发现,即令是在执行土司制度的地区,朝廷任命的流官始终在土司衙门中任职。土司被"改土归流"后,其后裔还可以在当地充任各级土职,与流官一道治理当地各少数民族,有的土司甚至还能以土司的身份因功受奖,未经科举考试而直接充任高级流官。这些事实的客观存在足以表明,土司与流官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都是朝廷职官制度中的两个有机构成部分。其间不仅可以并存,还可以互换,而且还能够相互制衡、互为补充,因而"土流并治"理当是土司制度推行中的常态。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与点评第1个特征对待上级阿谀奉承,奴颜婢膝;对待下级颐指气使,自以为是;官位不大,脾气不小78.9%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达9670票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腐败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官员平平庸庸、不干实事同样关系到我们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治庸与治腐一样,应该成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完善官员问责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及积极营造监督氛围,是治庸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陈水雄 《新东方》2001,10(2):83-85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治人者首先应受制于法,这是法治社会的充分体现。“正己然后正人”,吏治清则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我们国家要完全走向法治,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法治“官”,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机制,建立公职人员的激励机制,为公职人员的安全保障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潘国红 《人大研究》2023,(11):36-42
“两官”履职评议是近几年地方人大司法监督实践中的创新举措,提高了人大司法监督质量和水平,促进了“两官”素质和工作质效提升。司法体制改革新形势下,要正确把握“两官”履职评议的定位功能、特点优势、方法步骤和法律效力,更加注重具体的制度体系设计,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更加注重法纪衔接、法法衔接,进一步增强履职评议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只要有"官油子"掺合的地方,就很难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工作局面就难以打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难以落到实处,党的权威性就面临下降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