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了林木不可胜用也。”中国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使地处祖国西南一隅的贵州人民,在“民以食为天”的民生关怀中,经历着——  相似文献   

2.
《天津政报》2014,(6):19-22
一、问:为什么要开展万企转型升级行动? 答: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发挥着其他国家机关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各级人大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市外向型经济成就斐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但是。大连市外向型经济成长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出外向型经济发展规划、大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加快转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方式、大力培养人才,进一步提高大连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改善民生应当突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实现公平分配问题,必须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更加关注民生的主体——广大劳动者,增进他们的利益,不可在理论上偏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纲领。具体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江西政报》2007,(3):1-1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讲的一段话,也是温总理今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的主题。政府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之义务,有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之责任。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只有真正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生,只有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对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投资合理增长、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方便人民群众安全出行,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如总理2008年答记者问时所说“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今年两会十大热点中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排名前三,另外一些接地气的议题既打开了广阔的基层视野,也引发民生的现实思考。正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通过基层的民生触角的细微变化更能触摸到问题与挑战、变化与期待。均提醒我们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攻坚克难的改革发展任务依然紧迫。  相似文献   

9.
民生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它是以民生为本,致力于唤醒和尊重民生意识和民生文明的一种文化建设理念。发展民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民生文化观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民主革命时期,民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唤醒民生意识,启发阶级觉悟。第二阶段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民生文化强调坚持统筹兼顾,侧重精神激励。第三时期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民生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尊重民生诉求,强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叶琛 《前沿》2012,(4):45-46
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民生状况、民生问题及改善民生所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反映。本文从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和民生实践出发,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的科学内涵,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民生理念的理论来源,并剖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理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刘超 《江西政报》2007,(12):48-48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民生是和谐之本。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目光投向农村,投向民生,明确提出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重点加强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五个方面的农村民生事业建设。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政府也明确指出,要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保持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以民为先,民以生为先。”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的理念,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努力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民生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民生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浙江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努力着。2006年,浙江全省和省级新增财力分别有72%和73%用于民生支出。2007年更是不得了,据现有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浙江全省和省级财政增量中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分别为77.6%和89.6%。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11,(1):74-75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有所作为。2010年,全市工会紧紧围绕"五个重庆"建设和十大民生工程等中心工作和大局,着力打造五大品牌工作,在推动重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改善民生中发挥了工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着力为"五个重庆"建设凝聚合力,重庆独有的"135"劳动竞赛活动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15.
吴忠民 《群众》2013,(3):I0014-I0014
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职责。需要看到的是,在改善民生的实际过程中,人们对于民生内容的理解有时会出现过于泛化的情形,并基于这样一种过于泛化的理解去从事改善民生的事情。如是,不但没有使民生得到应有的改善,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妨碍民生的改善,也得不到民众的认同。为了有效地推动民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严格界定民生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8,(18):26-26
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民生是社会和谐之基,民生问题不解决,社会和谐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切实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职责和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以万 《公安教育》2008,(12):34-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通俗地讲,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公安机关责无旁贷。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应进一步增强民生意识,从关注民生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18.
“民事不可缓,民生无小事”。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热潮中,广西玉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整合部门资源,规范办事行为,简化办事程序,降低行政运行威本,提高办事效率,创新机关后勤工作模式,设立玉林市机关后勤服务大厅,把与干部职工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统一集中到机关后勤服务大厅办理,前移服务平台、延伸办公场所,倾听群众诉求,方便干部群众办事,着力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游新华  杭邦华  李克海 《群众》2008,(10):26-31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促进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理念之核心,坚持多元投入民生实事,创新思路化解民生难题,加强改善民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公交优先、公园免费开放、菜市场改造、老小区整治、住房保障全覆盖等,件件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改善民生工作亮点纷呈,创造了许多鲜活的经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我们提供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解决民生问题的“生动样本”。  相似文献   

20.
“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