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曾东 《长白学刊》2008,(5):27-30
马克思哲学建立在对传统哲学变革的基础上。与现当代西方哲学许多流派不同,他与传统哲学的关系既有“断裂”的一面,又有“连续性”的方面。传统哲学在四个方面对马克思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乌托邦精神的影响,二是浪漫主义精神与普罗米修斯精神的影响,三是启蒙运动与启蒙精神的影响,四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马克思区别于现当代西方许多哲学流派的激进否定态度是,以一种辩证的态度,批判性地继承了这些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成果,这使得马克思能够在“保守”和“激进”之间保持一种辩证的平衡,表现出一种开放的视野和思想的张力,这是马克思具有当代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理解马克思与近代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课题。霍布斯将人的自我保存视为其最高目的,建构了以权利为核心的政治哲学理论,而洛克则以财产权理论对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进行了改造,二者共同开辟了关于财产权的政治哲学这一研究进路。卢梭意识到财产权所引发的不平等问题,黑格尔进一步在概念发展的辩证逻辑的意义上把握财产权概念与市民社会,并将卢梭的“公意”上升为自在自为的理性国家,从而共同开辟了关于财产权批判的政治哲学这一研究进路。马克思对两条思路的关系都是双重的,他既吸纳了霍布斯、洛克思路中对人的欲望、需要和感性活动的肯定,超越其对私有财产的保障而走向财产权批判,同时也批判性地超越了财产权批判在近代政治哲学中的表现,开显了政治哲学研究的新的路向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邵鹏 《学习与实践》2006,(7):123-126
毛泽东是在其深厚的“旧学”基础上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新的民族文化形式,以便它能够更好地传播和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具有强烈批判性的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改变了其原有的“趋古主义”路向,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景文化”精神,广泛传播了科学理性的精神,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历来高度重视哲学,他不仅阐明了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的东西”,而且论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哲学,在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  相似文献   

5.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他的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有很大的影响。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葛兰西是很早就提出了“实践哲学”这一概念的思想家。本文试图对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内涵和特征作某些揭示和评论。 一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的提出,与他对哲学的本质和功能的理解有密切关系。 葛兰西认为,哲学是一种精神结构,是一种世界观,它不同于宗教和常识,哲学能够使社会达到意识上的统一性和一贯性。  相似文献   

6.
徐金芹 《前沿》2008,(6):46-47
《精神现象学》包含了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是他全部哲学的雏形,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思想进行探析,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和合理内核,对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周卓  ;卢德之 《求索》2007,(8):159-161
“他者”意识一直贯穿于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始终,基于实践关系可以消解“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当代西方哲学所推崇的“他者”,要么诉诸上帝来解释,要么仍局限于二元对立。离开了实践中的社会关系,“我”就只能是纯自然物,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通过实践,“我”才能借用“他者”的力量显示“我”的存在。“我”在实践中与“他者”相遇,被实践关系所规定,只有与“他者”达成共识,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把哲学基本问题明确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首次提出并系统加以阐述的。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接着,恩格斯又展开了对哲学基本问题二个方面的叙述:“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哲学家  相似文献   

9.
《仁学》中的原道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的《仁学》具有深刻的本体论内容,表达出他对宇宙之道的强烈关注。要阐述谭嗣同的哲学本体论或道论,“仁”与“以太”显然是两个十分关键的范畴,他能颇富创造性地对其哲学意义作了新的诠释,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仁”来源于中国的儒学,它首先是一个具有人文意义的道德概念。谭嗣同继承“仁”的人文意义,以通平等、自由等观念对其作了新的创发,使之成为对中国传统纲常名教的思想武器,然而,“仁”不仅仅体现人与人之间相“通”相爱的人文意义,又具有本体论意义,它是宇宙间天地万物彼此关联,相互感通的内在本质。仁的本体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新的时代特征、新的发展要求,不仅全面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课题,而且具有广泛、深刻的哲学内涵,其中蕴含的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精神就是哲学内涵的重要表现。 科学理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本质特征。它的基本内容是求实务实的精神,即从实际出发,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去思考和行动的精神。“三个代表”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为党的建设的客观基础,突出地体现了科学求实精神。  相似文献   

11.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呼唤的是批判理性精神,这是当代文化中所缺乏的理性精神。波普尔的理性批判精神是对康德哲学自主性原则的“最后一点润色”,这是一个对康德哲学的沉思过程,同时也是对逻辑实证主义和归纳主义的理论超越,“可证伪性”体现了批判理性精神和自主性原则的逻辑。  相似文献   

12.
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本原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问答。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这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现代,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哲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但随之也产生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淡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求是学刊》1997年第6期发表了陶同同志的《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一文。(《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作了搞转)文章提出:“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涵盖一切的哲学的命题”是“…  相似文献   

13.
马林刚 《求索》2014,(2):119-124
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扎根于传统儒家思想和人文精神,得益于他对庄子哲学的承继和超越。所谓承继主要表现在他发现了庄子的“心”,创造了有虚静而沉潜的“游心物外”的心性美学追求;所谓超越主要体现在徐复观通过对庄子精神的把握,找到中国艺术精神的本质和内涵,并通过“心”的体验,借助心斋、坐忘、虚静达到主观心性和客观世界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不断传达出道德和艺术的审美契合,从而实现自己关于“心性美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正> 克尔凯郭尔以其对“存在”的独特理解开创了一种新的哲学。在这种哲学中,“存在”被当作孤独的个人存在,人被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而得以充分地讨论。当谢林在柏林详细地阐释其“实证哲学”与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否定哲学”之间的区别时,他的听众中,有一位年轻的丹麦人,他就是克尔凯郭尔。尽管克尔凯郭尔并不赞同谢林的“实证哲学”对“存在”所作的解释,但谢林对黑格尔理性哲学的攻击在克尔凯郭尔思想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由此,克尔凯郭尔走上了反叛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哲学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5.
李振伦撰文从研究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表述出发,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的深刻含义,并某些流行的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和理解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准表述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以整个存在同它的一个属性立起来,所以,精神存在只是存在的“部分”。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是部分对整体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所体现的本原和产物、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正是在这种整体对部分的关系中莫定着它的客观基础。把哲学基本问题表述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  相似文献   

16.
冯正强 《新东方》2010,(5):44-46
伽达默尔虽然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远离现实政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远离了对人类共同生活的关怀,远离了对人类未来社会的思考。相反,对现实社会和人类生活世界的关注在他的哲学思考中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这一点首先就体现在他对“自由”这一概念的分析之中。尽管伽达默尔强调传统与前见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保守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就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这是对哲学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最精辟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讲的“真正的哲学”,并不是泛指一切哲学.也不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指那些概括了每一时代精神的、总结了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因而对理论思维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的哲学。这种哲学给人类勾画了世界图景,回答了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等问题。这种哲学是各种具体知识的升…  相似文献   

18.
张立文的和合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的《和台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一书问世了。当张先生在人生的旅程中走完一个甲圜道而进入下一次“轮回”时,他在学术思想上也完成了一个决定性的转变,即由’“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由哲学史家到哲学家的转变。和合学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转生的问题.亦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相接轨问题深思的结果。其核心在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层面,在于其文化精神,亦即中国哲学。因此,首要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转生,其结果是民族新哲学的建构。从发展形式而言,这种建构活动是“接着讲”中华民族本土…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的伟大创新,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具有共同的根本宗旨——人民利益,共同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共同的理论主题——促进发展,共同的理论品格——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丰富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0.
曹爱春  杨晓艇 《求索》2013,(12):105-107
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融儒、道、释思想于一体,强调“养正性,顺自然;静心养,静则生”、“寡欲而柔弱不争”、“先修德后养生,精进无间”。“养生”首在“修德”,这在闵一得的生命哲学中体现得更甚,在《古书隐楼藏书》中,阂一得提出“性命双修”之“真精神”,阐发了“真一、真元”等养生哲学的理论基石,强调通过“先治以身,次治以心,内炼外养,培养真气”,以达修身治世之目的。强调“命”由后天之“气”所成,“气”由先天之“熙”所注,修得“色身”,而达“性”、“命”之恒久,这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之真谛。观中国先哲之思想,察现代社会之气象,中国古代生命哲学在现代道德及养生精神之培育、心理及形体保健之实践诸方面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