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视察深圳时指出,创新是深圳的灵魂,是领先的法宝,是经济特区永恒的主题。要旗帜鲜明地把创新作为深圳的标志,作为深圳人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深圳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段话讲得非常好,是对深圳22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也是深圳继续向前迈进的方向。回顾深圳经济特区22年的发展历程,深圳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固然有各种因素在起作用,但最根本  相似文献   

2.
国有经济的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实行了前后衔接的一系列举措。首先通过颁发政府法规,破除那种一切产权集中于中央和政府,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没有自身经济利益也无需为企业效益负责的产权格局,使企业逐步获得部分的自主经营权力和局部利益,改变企业坐等国家计划任务的消极状态,初步激发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实施以“承包制”为主的各种经营责任制,明确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系统规定政府与企业对国有资产的责任、权力、利益关系,形成有利于确立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其活力的较为稳定的产权制度,并以各种法律法规加以…  相似文献   

3.
产权、产权效用和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一)──兼谈中国特色产权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曹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这在企业本身来说,就是要把原来的"工厂"转变为"公司",即对国有企业进行以公司制改造为内容的产权改革。然而,我国的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4.
产权、产权效用和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二)──兼谈中国特色产权经济学的研究思路三、关于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效率的评价实现"效率优先"的国有产权制度改革效用目标,核心是要寻找到一种高效率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以公司制为形式,具有较高的产权效率水平,这是我...  相似文献   

5.
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申贵根一、产权改革的必要性产权是一个法律用语、也是一个外来用语,是指财产的权利。产权是与所有权相关并从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财产权。产权主体与所有.权主体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是介一的。产权是对所有权的分割、并最终受制于所有权。产权强调经济运...  相似文献   

6.
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已实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问题,关键就是产权改革未能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以及产权改革自身的不完善,使得国有企业仍然未能走出困境,乃至影响了全国经济的发展。1.对股份制改革的迷信导致  相似文献   

7.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实质上就是建立在现代产权制度基础上的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由此形成的参股、控股公司或股份有限集团公司。由此看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真正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其关键和重点则是企业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制。产权改革所要解决的是国有资产及其盈亏到底归谁所有,即主体缺位问题;股份制改制所要解决的则是国有资产的经营方法和形式问题,即国有资产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保值、增值问题。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同步进行。(-)所谓产权,是捐资产所有权以及由此派生出来…  相似文献   

8.
去年以来,有关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引发了一场新的争论。从产权内涵的角度理解,产权改革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激励机制,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减轻国家承担的无限责任,降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事实上,我国产权改革不是某个人、集团的选择,而是改革进程中形势逼迫的结果。产权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由外部制度环境引发的,实行公开的、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产权改革是基本的方向和出路。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6,(35)
国企体制弊端,以及国企改革的必要性,经历了28年改革之后,今天我们已无需多言。所谓国企产权改革,究其本质,即通过市场资金对企业国有资本的介入,改变企业资本结构,以此彻底改变多年来“企业属全民,全民不负责”的国企经营尴尬现实。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企改革大致经历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制度创新与机制转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阶段。近两年,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论日渐激烈,其中包括郎咸平与顾雏军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上交锋,“反思经济学家”与“主流经济学家”之间的论辩。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大体上经历了"大一统→专业化→商业化→股份化"四个阶段的改革历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成效与问题充分证明,产权多元化改革不仅符合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也是提高国有银行经营绩效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是每一个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活动的舞台.要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政府必须有意识地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必须自觉地走向市场.而要真正实现企业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必须改革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彻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1、现行的产权关系和政府职能不能实现真正的两权分离.原本意义上的两权分离,是指所有者依其所有权并让渡经营权取得资产收益,经营者在保证所有者资产价值完整和增殖的前提下取得占有、使用、处  相似文献   

13.
改革中的老问题和新矛盾,只有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改革中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国企产权改革取得实效的同时,《瞭望新闻周刊》在调研中也发现,进入“深水区”的国企改革同样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既包括旧有体制性的深层矛盾和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大方向,是20多年来我国改革理论和实践发展做出的选择,轻言改变这一方向只能使我们的改革进程更多一些曲折和代价。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要重点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要认真对待“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二是物质产权的改革要深化到位;三是恢复劳动力产权亟待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在一些改革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开始了试点,从初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可用八个字加以概括——前景光明,困难不少,其中也包括一些理论上的误导,引起了思想观念上的混乱以及行动上的错乱.  相似文献   

16.
产权改革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20多年以来,国企改革都是围绕着物质资本这个核心,而人力资本产权在国企中的重要作用却被严重地忽视了,其中最主要地表现在劳动者怎样真正拥有产权、掌握产权,即人力资本的产权明晰,特别是国企经营者的激励力度严重不足。因此,只有把人力资本纳入到产权改革中去,才能更有力地推动产权改革,也才能真正使产权问题的解决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7.
18.
19.
国企产权改革的推进大大优化了国有资产布局,这一过程中尽管国企数量在减少,但掌控的经济实力却在增强  相似文献   

20.
非营利组织中私人所有权和剩余利润占有权的缺失,使得产权论的主张并不能在非营利组织中变成现实,而超产权论充分利用市场竞争的观点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提高是有意义的。外部管理者市场和非营利组织所面对的市场竞争使得管理者为继续获得控制权收益、建立良好的信誉、得到基于心理契约的报酬而不断努力。从而使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得到提高。然而,在非营利组织聘选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和报酬体系不健全及外部管理者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超产权论也会随之而失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