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法庭上,被害人李久明的一段话震动法庭:“我与王建军、杨策等人素不相识,无怨无仇,可是,在办案过程中,他们违法办案,根本不听我的辩解和忠告,为所欲为,一意孤行,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是迷信口供,大搞刑讯逼供。正因为他们无视国法,随意践踏法律,所以今天受到审判。”  相似文献   

2.
一、忠告通知倡导和解在执行案件实践中,不难发现许多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入在权衡利益之后,都有拿回部分标的款或本金后即申请结案的愿望,而被执行人也有因为减轻了还款义务而想方设法履行义务的心理,为此,可以运用和解忠告书的执行方式倡导和解结案。在对每一件执行案件,在送达执行通知书时,同  相似文献   

3.
法律执行简称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特定的行政部门执行法律的专门活动。它是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之一。过去这个问题多作为行政法学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法理学领域很少探讨。法律执行在行政法学界普遍称为“行政执法”,但对“行政执法”的概念在认识上不够一致,为了较准确的对法律执行概念作  相似文献   

4.
在平常的写作和谈话中,每当涉及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称谓时,我习惯用“公民”或者“民众”的概念,除非是引用或者遇到某些特定的情形,我不会使用“老百姓”或者“人民群众”之类的词汇。有细心的朋友对此不解,我向他们解释: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一个崇尚法治的国家,我们理当多使用法律概念。按照宪法学的观点,“公民”是指拥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据此可以清楚地知道,“公民”的概念,集中体现了自然人基于一国法律所处的地位,它不仅表明自然人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更体现自然人享有的法定权利。和“…  相似文献   

5.
    
王海是消费者推崇的打假英雄,消费者自身权益的合理保护是他奋斗的目标。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王海忠告”专栏,请王海以朋友的身份告诉大家作为消费者应注意什么和怎么做。  相似文献   

6.
“执行难”危害不浅“执行难”一直是人民法院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法院的部分生效判决得不到及时执行,被人们戏称之为“法律白条”。“法律白条”的存在,极大地妨碍了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损害了司法的尊严和权威,削弱了人们对法律的信心。我国《刑法》第313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最高人民法院还曾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审理程序等做  相似文献   

7.
陈永 《法制与社会》2010,(28):139-139,141
本文从分析民事执行程序本身法律规定的缺陷以及现实存在的“执行难”和“执行乱”问题着手,就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必要性及当前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论证,并就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8.
“凤梅,你既然在法律服务圈创业,为什么不做一个通过互联网找律师的平台呢?这样听起来很有想象空间呢.”这样的“诱惑性”问题,从我迈上创业路途那天,就不断地有朋友跟我提起. 曾有人说,律师是一项“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其实很烦”的工作,更何况“互联网+法律服务”呢!其实,“互联网+法律圈”也是一个看起来很时髦、其实很艰难的圈子.换句话说,互联网法律服务业有了风口,但是还不够大,还需要一个更大的风口——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论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黎蜀宁 《现代法学》2003,25(6):54-58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 ,但未明确规定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从而为民事执行活动的外部监督机制的设置留下了空白。本文从分析民事执行程序本身法律规定的缺陷以及现实存在的“执行难”和“执行乱”问题着手 ,就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同时阐明了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监督的意义 ,并对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的范围、方式和程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的范围限于执行活动的合法性问题 ,监督的方式应当根据执行活动违法的形式有所不同 ,并不一定全部以抗诉的方式进行 ,监督程序的启动应当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四大焦点话题中毫不掩饰地提到执行难的话题.被老百姓称为“法律白条”执行工作是民事行政诉讼最后一道程序.是司法救治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被老百姓视为法律是否可信.是否被亵渎的一道防线,因“执行难”使司法权威大打折扣.因“执行难”使国民对司法机关乃至政府失去信心,这充分反映了“执行难”是人民群众迫切解决的问题,在人民法院内部亦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吴志强 《特区法坛》2002,(72):36-37
近年来,广大群众对法院“执行难”、“难执行”的问题反映日益强烈,严重的影响了法律的公正和尊严,干扰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经济民事(债务)案件审判中的“执行难”、“难执行”更为突出。它不仅成为困扰法院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和对人民对法院工作不满意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些案件审判中的执行难问题,究其原因,其中既有法律方面的,也有政策和社会以及法院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是社会各种矛盾,各种利益在执行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 ,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件难执行 ,成为社会的热点、难点 ,影响了我国“法治”进程。探究执行难点 ,制定有执行操作的法律 ,解决“执行难”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笔者根据执行工作中有关法律、法规不利于执行操作所导致的执行难点 ,探讨解决的对策 ,旨在抛砖引玉 ,推进法治。一、“执行通知书”的法律适用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0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人民法院在决定受理执行案件后 ,进行强制执行前 ,应当先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 ,责令其在指定期间履行 ,预期不履行的方可执行…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 ,我参加了一场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一位来自法院的同学所作的论文是关于法院执行的内容 ,其中谈到为了对付执行难 ,法院采取了很多措施 ,某些措施是具有创造性的。我提了一个问题 ,就是法院能否创设执行措施 ?如果法院能够创设 ,又如何理解其与依法办案、依法治国的关系 ?这位同学回答 :“法无禁止不为错”。不错 ,“法无禁止不为罪”、“法无禁止不为错” ,这是一个古老的法谚。可是对一切主体都是如此吗 ?对公民来说 ,法无禁止不为错。公民有守法的义务 ,可是公民的义务只是遵守法律的明文规定 ,对于法律并未明文禁止的事项 ,即使…  相似文献   

14.
来 信我朋友谢某为债务纠纷案中的债务人,经法院调解,调解书已送达双方当事人。现履行期限已过,谢某未主动履行给付义务,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谢某态度恶劣,百般阻挠执行,现法院已对谢某司法拘留15日。请问: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吗?读者 邝某复  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答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刑法第313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对全世界的球迷来说无疑是一场盛宴。但是南非的高犯罪率、恐怖袭击阴影一直是本届世界杯最大的隐忧,球迷被抢事件常见诸报端。在此,我想给亲临现场的朋友一句忠告,到体育场馆要做到"四看五躲"。  相似文献   

16.
<正> 法律是否为人们遵守,不仅依赖于它所规定的内容,而且取决于法律本身的文字表述。正如孟德斯鸠所说“法律不要玄不可及,因为它是为具有一般理解能力的人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为《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遵循了这位法学家的忠告,它以最日常化的用语确立了法院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控制。然而,究竟什么是“显失公正”?法院又如何判断“显失公正”?立法对此并未作出回答,1991年5月29日由  相似文献   

17.
岳父的忠告     
正岳父才会在见面时总忘不了给我提些忠告。每一次我也会耐心倾听,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感受到岳父的忠告里既有他自己对生活的总结,更有一种"传承"的意味。而且,这些忠告正契合了我内心的一些法则:用权不滥,遇事不推,干活不虚,待人不假,见利不贪。在工作中,我也时常觉得岳父的忠告就在耳边响起,让我用心地对待每一天、每件事和每个人,这也让我在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收获了不少快乐。  相似文献   

18.
声音     
“这是自己浮躁和自负的结果,我愿意接受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我愿意最大诚意地赔偿全部损失;我愿意终身做义工宣传不要酒醉驾驶,我愿意义务拍摄宣传片,告诉朋友:酒令智昏,以我为戒。”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反垄断法执行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执行是任何法律最终成为规范生活秩序、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的中间环节。法律执行体系是一国得以将某种法律规范落实到社会生活中去时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则架构。一部法律只有辅之以科学、合理的执行体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致于沦为“一纸空文”。可以说,一部法律的执行体系是否健全、合理,决定着该部法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真正地成为“鲜  相似文献   

20.
完善民商事执行案件退出程序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多年来,各级、各地人民法院面对“执行难”的严峻挑战,面对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满意评价的巨大压力,许多法院领导向执行队伍提出难以完成的执行“高结案率”、“高到位率”和“年度高岗位责任考核指标”。人民法院执行机构案件登记薄上难以执结、报结的大量“执行积案”的形成,以及年复一年、越积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