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田卫国 《党政论坛》2008,(23):28-30
在近年对华反倾销案诉讼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力度加大。其中印度居第1位,占中国遭受国外反倾销总量的19.4%,明显高于居第2、3位的美国(13.3%)和欧盟(12.1%)。其他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较多的国家还有分别居第4—12位的阿根廷(9.7%)、土耳其(8%)和南非(5.1%)、澳大利亚(4.49%)、  相似文献   

2.
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华反倾销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所以 ,当前我们要深入分析欧盟反倾销的主要机构、法律和程序、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和所指控的内容 ,探讨我国对欧盟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印度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印度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越来越多.目前,印度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反倾销发起国,而中国也成为遭遇印度反倾销案件最多的国家.详细介绍了印度反倾销法律、全球反倾销行为及其对华反倾销概况,分析了印度对华反倾销偏好的原因,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以科学规避未来印度反倾销.  相似文献   

4.
WTO成立以来的全球反倾销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WTO成立以来的1995—2005年,世界各国根据WTO反倾销协议以及各自的反倾销政策,对来自外国的进口产品频频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或实施了反倾销措施;相应地,各国出口产品也遭受了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或反倾销措施,全球反倾销摩擦频频发生并呈不断加剧的态势。中国更是成为WTO成立以来全球反倾销摩擦的首要目标国和受害国。为此,我国应从全球反倾销摩擦中总结经验教,积极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浪潮。  相似文献   

5.
方明 《行政与法制》2002,(12):31-32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自1995年以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量居世界第一。20世纪80年代,年均立案6.5起,90年代年均32起,2001年创下年度立案55起的新高。截止2002年4月30日,国外对华反倾销案已达493起。面对受诉企业的消极、被动和无奈,媒介多为责备企业缺乏法律意识,不懂得利用反倾销法进行自我维权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积极应对反倾销: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洪 《理论探索》2004,(1):72-73
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国外对华反倾销案呈上升趋势 ,其中有他国滥用反倾销手段、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也有我们自身出口结构不合理、不能积极应诉或应诉不力的原因。面对不断升级、愈演愈烈的反倾销大战 ,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应诉 ,不断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同时拿起反倾销武器 ,利用国际贸易惯例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7.
两条腿走三步——美国对华反补贴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美国在反倾销中只适用国内法对华采取反倾销措施不同,美国反补贴当局适用国内反补贴法和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两种途径来解决中国的"补贴"问题。美国对华反补贴行动分三步走:第一步,2006年之前的理论酝酿;第二步是适用国内法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第三步将是频繁地诉诸多边机制,即更多地将中美反补贴争端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外国对华反倾销诉讼主要表现为对华反倾销的国家数量和诉讼次数不断增多;,发展中国家开始扮演主角,;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趋于扩大且产品类型逐步转变,;涉案规模和金额日益增大,;标准化程序下掩盖着歧视性原则等五个方面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频遭外国反倾销诉讼存在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因。其应对策略:一是调整出口导向政策,加强行业监控;二是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保护出口企业合法权益;三是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并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和反倾销基金;四是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与西方接轨;五是创新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六是利用多方利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七是敢于应诉,聘请得力的律师应诉案件。  相似文献   

9.
杨娇 《求知》2010,(9):39-39
<正>6月30日,欧盟对中国产数据卡同时发起反倾销调查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这不仅是迄今为止欧盟对华涉案金额最大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更是首次对中国产品同时套上反倾销调查和保障措施调查的"双重枷锁"。  相似文献   

10.
刘建新 《学理论》2012,(3):36-37
加入WTO对每个中国企业而言,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国企业面临的各种新的挑战中,外国对华反倾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过去的许多年中,中国企业因为国外的反倾销行为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包括被东道国征收了较高的反倾销税,甚至有的中国企业为此被排挤出原有的出口市场。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文章在重点分析近几年来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及制裁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量化统计及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反倾销申诉者一般有两种主体:企业、工会或行会。对于提起反倾销申诉的弱势产业而言,作为个体身份的企业申诉者尽管很积极,但是最终获得肯定裁定的可能性低于作为集体身份的工会或行会申诉者。这充分证明了集体身份在美国游说政治中更具有生存能力。此外,行业规模也影响反倾销申诉结果。申诉者一般会通过单独申诉和联合申诉两种形式进行申诉。相较单独申诉而言,行业规模较大的联合申诉者更容易获得肯定裁定。这一结论对于中国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提起首例反倾销调查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呈现明显上涨趋势.遭遇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出口商品的"拦路虎",使国货开拓国际市场压力骤增.面对反倾销,我们没有退路.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初中国在世贸组织获得一席之位后,多边贸易逐渐增加。在与他国积极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同时,也伴随着倾销与反倾销的问题。进口商品的倾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化工行业。近年来,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化工行业在对外反倾销的问题上做得不够到位。通过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近年来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贸易摩擦的现状(一)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且呈增长之势,强度也加大近几年来,中外贸易摩擦明显增多。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中国占世界反倾销立案总数竟达到了21.4%,2005年居然将近1/3。就全球贸易而言,按照案件数量衡量,反倾销措施在贸易壁垒中的重要性确实是在衰减。然而,中国反倾销形式的严峻性却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15.
李影 《学理论》2013,(23):100-103
我国作为一个日渐开放的贸易大国,我国企业如何应对严重的对华反倾销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为此,提出对策有:企业要积极应对;约束企业行为,防止在反倾销中授人以柄;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建立起反倾销的预警机制;加强与政府、协会或商会的联系与合作;实施价格承诺,用较低代价尽快中止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16.
《团结》2003,(5):36-37
反倾销困扰“世界工厂” 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撰文指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现在倍受反倾销困扰之苦。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与世界市场隔绝近30年之后开始重返世界市场,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商开始感受外国反倾销的寒意。改革开放之后不久,中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沦为国际反倾销制度“遥遥领先”的最大受害者。 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约544起涉及中国出口商品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应诉反倾销不仅对其自身甚至对整个涉诉行业的出口都有重要意义。分析中小企业应诉反倾销的障碍因素,明确中小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三项原则,探讨中小企业应诉反倾销的模式,以确保应评反倾销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外应采取的措施1.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地位,争取应有的特殊待遇。按照WTO反倾销协议第15条的规定,各成员方在考虑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发达国家成员方对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的特殊情况应当给予特别注意。在实施有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基本利益的反倾销税之前,发达国家成员方应当就WTO反倾销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连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与对策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灾区和反倾销制的最大受害者,面临的反倾销形势愈来愈严峻。为了达到限制我国出口的目的,他国以各种借口提起反倾销。我们要通过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完善会计制度,提高应诉率,建立反倾销预警制度等应对国际反倾销起诉。  相似文献   

20.
从 2 0 0 4年 4月作出终裁决定的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来分析 ,WTO反倾销协定中对非市场经济标准的认定、公共利益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等几个问题的规定存在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