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冉崇高  陈璐  邓瑀 《人民司法》2012,(15):99-102
司法保障民生的理论与实践,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宏大而深邃的法治课题。司法本体天然包涵着权利救济、人文关怀的价值理性。司法保障民生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就理念层面,司法保障民生全面渗透着和谐社会目标要求;就功能层面,司法保障民生能动体现着司法权延伸与服务方向;就方法层面,司法保障民生客观负载着社会管理创新路  相似文献   

2.
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人民法院“和谐司法”。澄迈法院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目标,在民事审判工作中,不断优化调解方式,创建充分审判调解新机制,大胆探索适度延伸诉前社会热难点问题的化解机制,妥善调处容易引发不安定因素的群体性民事案件,力争通过调解摆平矛盾纠纷,扎扎实实解决事关民生、民利、民心的各类民事纠纷,把司法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以和谐司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连续5年没有出现因审判引发群众上访和重大申诉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王庆  张超 《中国审判》2014,(5):40-4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利益无小事。落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题,是各级人民法院一以贯之的实践追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已经成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共同司法实践。本刊本期特别推出涉民生司法工作专题,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审级法院的先进经验展示人民法院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是当前党和国家以及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通过司法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对于人民法院而言,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要求,最终要通过具体的司法实践来实现。能否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妥善化解民生矛盾,既是对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宗旨的检验,更是对人民法院为民司法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现的目标。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政法战线尤其是司法行政部门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司法行政部门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两大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占文 《中国司法》2008,(5):109-110
吉林省司法厅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做好改善民生工作的要求,围绕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服务民生工作的部署,积极发挥司法行政机关服务民生的职能作用,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组织开展了“走进基层,服务民生”行动,并于3月31日在长春市朝阳区南湖社区举行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7.
熊侃 《法制与社会》2010,(5):139-139
和谐司法包涵司法公平、司法效率和司法权威的价值理性,是对司法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是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王艳 《法制与经济》2009,(19):61-62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民生为先。认真履行检察职能,解决群众的民生问题,保障群众的民生权益,是检察职能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中,检察机关既是一支重要的保障力量,更是一支重要的建设力量,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实现公平与正义,促进依法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2008,(12):F0002-F0002
渤海之滨,津门故里。南开区司法局就座落于被誉为百年老城厢的天津市发祥之地南开区。近年来,南开区司法局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始终坚持把司法行政工作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立足于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民计民生,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积极发展壮大律师队伍,建立起全市第一个律师大厦(见本页背景图),  相似文献   

10.
彭志新 《特区法坛》2007,(6):6-7,13
肖扬首席大法官在今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司法和谐”的理念。该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法律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业内普遍认为,实现“司法和谐”是人民法院回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需求与司法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和谐司法理念的提出及时地回应了现实的需求,是对新时期司法发展规律的全新的、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政治主张,也是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发展和谐社会的重点就是要关注民生,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定、团结,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本文从教育、就业、分配及社会保障四方面对民生进行讨论,以此来证明它们对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民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解决好民生的问题就能更好的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司法作为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其程序和结果的公正,不仅可以妥善化解争议和纠纷,而且将通过每个具体的公正裁判获得当事人乃至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尊重,最终树立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有助于社会矛盾在司法机制内得以平稳消化,直接保障经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和稳定局面。司法获得公信力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我们走向秩序、走向和谐社会的通道。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  相似文献   

13.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政治目标,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审查逮捕工作中贯彻这一刑事司法政策应当严格把握“有逮捕必要”的逮捕条件,慎重适用逮捕措施,对于可捕可不捕的坚决不捕。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河南省镇平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三个至上”的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稳定服务”的工作主题,强化能动司法,在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同时,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关注民生、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把涉检信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探索实行“查、评、定、实、公、理、调、情、助、打”的十字方针。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要改革我们现在司法体制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司法权的行政化、地方化和利益化几个方面,建立司法一元体制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康寒 《特区法坛》2007,(2):11-12,17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浩瀚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类永恒期盼和追求的理想世界。这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而司法是其中一个极富实践性的基本环节,是社会和谐链的重要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层面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司法是连接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主要桥梁,是对国家法律制度是否完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检验.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基本手段。稳定、发展、文明和进步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准,公平与正义则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基础,任何的社会动乱都来自于社会的不公和失衡。因此,司法机关作为我国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落脚点就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追求司法公正,为实现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的发展取向,加强对行政合理性的司法审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合理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失范的分析,提出了规制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的对策,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今年检察工作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本文试从政策转变的原因着手,通过对政策的内涵和政策所体现的法律理念依据的分析,谈一谈具体在公诉环节如何贯彻和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笔者仅希望能借此文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如何贯彻和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体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这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尚未建立,所以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特别是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启动,也昭示了在检察机关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尤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20.
恢复性司法在改造罪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恢复性司法在世界许多国家早有应用,在我国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监狱工作引入恢复性司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辽宁凌源监狱正是从改造人、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大胆地提出了将恢复性司法理论应用到改造罪犯实践中的建议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