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茧心     
昨夜梦里与你邂逅,你纯真的笑容依旧,亲切而暖暖地润湿我心,依稀记起了曾一起走过的那段日子。那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在生命中永不褪色的记忆,你曾经是我的挚友啊,我们一起携手,走过了三年同窗。  相似文献   

2.
此时,我才明白自己落入她事先设下的情感陷阱,充当了让她生一“靓仔”的工具。回想5年来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就像一场绚丽而又伤心的梦……  相似文献   

3.
《时代风采》2012,(9):9
我叫吴昀(化名,编者注),我的妈妈是新立公司的员工,曾经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十年前我的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故——我的父亲因意外而离世。原本我家的经济状况就不太好,我的母亲工资微薄,父亲做点小生意,日子虽然清贫,但很温馨,父亲的离世不  相似文献   

4.
父亲离开我已经两年了,作为他最疼爱的小女儿,因被生活琐事所牵绊,竟没能在他的忌日赶回家乡,到他坟前烧点纸钱,尽上自己的一份孝心。现在,我只能在父亲的遗像前焚上一炷香,然后望着父亲慈爱的眼睛,以文字的形式来遥寄我对父亲的思念。  相似文献   

5.
沈欢 《时代风采》2009,(17):19-19
我出生在水电十四局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了,我一直随父亲生活。父亲常年忙碌在一个个水电建设工地。一年之中,父亲总是来去匆匆,很少与家人相聚。继母内退在家,由于长期操持繁重的家务而积劳成疾,患上了冠心病和高血压。这时,我和姐姐都还在念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等成了家里一笔沉重的负担。生活的艰辛压弯了父亲的背,也愁白了继母的头发。  相似文献   

6.
何振军 《时代风采》2009,(17):20-21
我老家在四川巴中农村,父亲原是个军人,我很小就随同父母来到昆明陆军学院,后来,父亲转业到昆船一机保卫部工作,一家三口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不幸的是,就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父亲患上了肝硬化,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7.
《工友》2013,(1):25-25
《工友》编辑部: 我与一家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如我连续旷工三天以上,公司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公司的规章制度中也有相应的内容。一周前,我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母亲因跌倒而导致右手骨折需要住院医治,要求我前往照料几天。我遂写了请假条,发现领导不在,将请假条从门缝里塞了进去,同时通过电话将情况告诉了领导,但领导并没有明确同意,只是表示等其一个小时后回公司再说。我心急便提前走了。  相似文献   

8.
旭晓肥  罗斯 《工友》2013,(2):50-51
在你千万次的追问之后我选择了你的背影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第二篇《雨儿》写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母女情感真心实意,让人感动。第三篇《十七岁》写的是青春期儿子的"独立",还有《爱情》、《明白》、《胭脂》、《为谁》等等,这些都是写父亲的逝,  相似文献   

9.
沉默的父爱     
随手翻开相册,父亲的一张照片映入眼帘:父亲很随意地坐在堂屋里,憨态可掬,正笑眯咪地看着我,和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一样.父亲的皮肤被紫外线晒得黝黑,沟壑纵横般的皱纹爬在脸上,在笑容里显得更加深刻,像一棵年迈的树,又像一朵倔强的菊花,竭尽全力地怒放着。父亲每一个细小的岁月纹路.都在静夜里刺痛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2008,(5):54-55
问:因继承遗产一事,我大哥要与我打官司。我手中有父亲留下的公证遗嘱,遗嘱的内容是父亲将他名下的一套房产留给我一个人。对这份遗嘱,我大哥有异议,他说遗嘱有假,还说他有证据。请问,如果我大哥的证据真的能站住脚的话,我还用举证吗?  相似文献   

11.
潘岳 《农村青年》2008,(10):17-19
8年前。辽西贫困地区一个女孩收到一件好心人捐助的羽绒服。在试穿时。她意外地发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孩子,你多大了?上学了吗?如果你上学有什么困难,可以写信给我,我愿意帮助你!” 尽管生活极其困难,但女孩和父母决定不给好心人添麻烦。 一晃8年过去。女孩的父亲不幸身亡。母亲抱病卧床.自己虽然考上大学。却没钱交学费。万般无奈中。她想起那张珍藏了8年的字条。要不要麻烦好心人?事情过去那么久.当初那个好心人是否还能履行写在字条上的承诺呢……  相似文献   

12.
三个父亲     
我有三个父亲。 第一个父亲叫张湘南,湖南人。我一岁那年母亲抱着我,两眼哭成了铜铃,一路哭回华北平原姥姥家。在我幼小的脑海里,关于他的记忆没有留下任何印象,他留给我的只有一个名字:张北。  相似文献   

13.
李保 《农村青年》2014,(5):7-10
4月的阳光明媚,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柏枝乡桥村的一志油彩试验田里,沈昌健正在查看油彩生长情况,并记在日记本上。他的母亲也在劳作。4年前,沈昌健70岁的父亲沈克泉永远离开了这块试验田,留下了一个“油菜梦”。  相似文献   

14.
莞尔 《农村青年》2013,(8):22-24
10年前,古稀老父一场重病促使他萌生一个念头:用DV记录父亲的最后岁月。此后,他整整贴身跟拍父亲10年,用18盘录像带记录下父母平凡而又弥足珍贵的晚年生活,也跟兄弟姐妹们一起,用孝心陪伴老父走完最后的生命时光。  相似文献   

15.
年少时,我和父亲,很少沟通。他低头吸烟的时候多,与母亲和我们姐妹几个说话的时候少,大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闷闷地坐在那里抽旱烟,板着脸想心事。那个时候.他虽然是我父亲,但我并不喜欢他。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生我的时候,父亲曾因为我是一个丫头,坚持要将我扔掉。后来,在母亲的极力阻拦下,我被留了下来。但此后。父亲离家出走一个月,将母亲和我们姐妹四个扔在家里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嗜酒的父亲     
王旗 《农村青年》2014,(2):52-52
父亲嗜酒如命,虽然初中文化,可我看他简直比文盲还“文盲”。小时候,最害怕父亲喝酒。他经常喝醉就胡言乱语手舞足蹈,在外边不是扔没了衣服就是甩丢了鞋子,或者从炕上光着脚像跳远一样腾地一声跃到地上。每当父亲醉意大作,我就恐慌地拽紧母亲的衣服躲在身后,等他醉得困了或是闹得困了,母亲就静静地端来温水,埋头给他洗手洗脚,而此时父亲已鼾声如雷,鼻孔里散发出一股胃里泛出的刺鼻的酒气,、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民师”。 我总想,“民师”这个概念在不久之后.就永远没人知道了。我常为父亲感到悲哀,可父亲却固执地为这个“民师”劳碌着。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2014,(5):50-50
问:我是残疾人,多年前母亲去世,父亲再婚。法院判决,我取得房屋三分之一的产权。现在父亲想把我母亲所有的房屋份额给我继母,我担心房屋给她后我无法在这个房屋内居住,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农村青年》2008,(1):58-59
我叫王定桂,家住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猪场坪乡长弯村,现年32岁。由于家庭非常贫困,我初中毕业后就没再继续上学,随父亲一起在外面帮人干木工、泥水工,但磨破手板挑破肩,一月也只能挣到三百来块钱。特别是我结婚有了孩子后,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困难,一年到头起早摸黑种那几亩贫瘠的山地,还不够填饱肚子。半辈子的打拼,家里不仅没有一分钱的积蓄,还负了不少债。为了养家糊口,早日还清债务,2000年3月,经熟人介绍,我与妻子来到云南省弥勒县西一乡猪舍村的一个桉树林场打工,帮助老板育桉树苗、种桉树、烘烤桉油、收购桉油等。  相似文献   

20.
刘强 《农村青年》2006,(9):29-31
这是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父女,父亲叫陈波涛,今年27岁,是一位在城市打工的乡下小伙,女儿原名叫李旭,还不满7周岁,一场特殊的变故,将两个人的命运捏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