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三任 《学理论》2010,(29):29-31
农村舆情表达方式取决于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水平和农民政治表达习惯。顺口溜与谣言、闲谈与短信、上传与上访、群体性事件等是当下农村舆情的主要表达方式。农村舆情存在着体制外表达、主体地位缺失、表达渠道残弱、表达分散等问题,故我们需要重构"乡村—国家"舆情表达机制、建立农村舆情汇集系统、提高农村舆情表达能力,促进乡村社会向现代社区转变,以疏导农村舆情表达渠道,维护农村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35)
加强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唱响网上主旋律"等战略任务的客观要求。开展自媒体时代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应在深入了解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在舆情的科学研判、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高地、整合高校资源、培养意见领袖、疏堵并举等多方位形成合力,建立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长效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3.
陈果 《政治学研究》2016,(4):91-100
网络舆情贯穿于突发性事件的始终,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生态影响重大。网络舆情危机,不仅严重威胁到国家主权和意识形态的安全,而且极易扰乱边疆民族地区的正常社会秩序,对该地区政治稳定产生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及影响较为特殊,其产生诱因的多源头性、传播主体的多民族性、传播过程的易爆发性、传播效应的敏感性以及传播态势的不确定性都加大了危机治理的难度。因此,对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实施有效治理,各级政府需要树立"网络边疆"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特殊性。在坚持"以防为主,及时预判"、"分级应对,分情处理"、"疏截并抓,以疏为主"及"多元参与,协同联动"的治理原则下,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长效治理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4.
刘澜波 《学理论》2013,(29):322-323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真实、及时的反应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阵地。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工作仍存在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不充足、缺乏主动性和管理经验不丰富等问题,面临严峻的考验。要把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作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规避网络舆情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应积极开辟网络阵地、占领网络阵地,建立舆论评论队伍、培养舆论"领袖",引导网络舆论。同时,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采集、研判、上报体系,制定预警措施、快速响应机制和完备的应急预案,将网络舆情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困境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2):59-62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舆论诉求主要是利益表达、社会情绪表达、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社会抗争。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们能便捷地获取信息,更加自由地发表言论;另一方面,舆论环境复杂化、科层制的政府结构与扁平化的互联网结构的不适应性、自媒体场域中负面情绪易放大、自媒体对政府公信力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也使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陷入一定困境。为此,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要更新理念,以"善治"取代"管制";注重与公众的沟通,搭建政府与公众网络对话平台;加快自媒体监管立法,培养理性网民;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及时回应,掌握舆情处理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深刻影响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变革,作为当今社会一个反映民意的窗口和容纳舆情的空间,已成为舆情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策源地。迅速飙升的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的风向标和放大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正确运用网络舆情,充分采集民意、汇聚民智,发挥网络舆情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社会管理者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7.
胡婷 《学理论》2014,(2):281-282
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数字时代,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最主要群体之一,所形成的校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各种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也是高校近年来面临的挑战。从校园网络舆情的界定、构成要素为出发点,分析研究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如下:加强对大学生普遍关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加强学校与教师在网络的参与度;加强学生中"意见领袖"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2)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逐渐形成并日益活跃,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针对当前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对舆情的潜在力量认识不足、反应迟钝、控制过度、舆情监测系统不科学、立法滞后等薄弱环节,政府必须从观念、实践及制度层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以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在反映社会舆情方面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大学生是特殊的知识群体,思想正处于不成熟阶段,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大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正负面影响严重左右着大学生.因此,分析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并且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关昕 《学理论》2013,(5):257-258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而高校舆情又被人形容为社会舆情的"晴雨表",因此对于舆情引导机制下的辅导员工作研究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稳定,更是关乎社会的稳定。辅导员工作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发现现有工作中的不足,以期用更加适当的方式培育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湖北工业大学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引导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是近年来政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主要是指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政治安全是指国家政治体系处于结构合理、功能配合、运转协调、变化有序的良好状态。政治安全与网络舆情治理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社会转型期对于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对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有着战略性的意义,即对网络舆情导向能力和信息技术控制力的提升将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独立;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有利于促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有利于促进政治制度创新,维护政治制度安全;透过网络舆情有效解读民意有利于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党地位;规范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转型期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变化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变迁,为了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必须实现网络舆情治理主体、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向度和治理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以此促进网络舆情治理与政治安全的良性互动,进而有效推进网络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公安机关应对涉警舆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涉警负面舆情使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受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公安机关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涉警舆情的应对工作。增加信息透明度,准确、及时地发布权威信息,就能使谣言破灭,从而有效引导舆论。建立权威专业的组织体系、加强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采取适当的舆情引导与控制手段,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应对机制的必需。加强舆情分析与研判工作,区分不同性质的涉警负面舆情,可以为正确的公安决策提供参考。善与媒体沟通,借助媒体传达公安机关的声音,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孙黎 《学理论》2014,(8):237-238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干扰了学生对社会主流思想的认知;另一方面,丰富了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教学实践为例,以引起网络普遍关注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为具体案例,介绍高校思政课堂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5.
网络涉腐舆情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敏感诱发性、随意偶发性、主观猜测性、虚拟隐匿性等特点,表达了民众对公权公正、廉洁的政治诉求。网络涉腐舆情具有高效高质监督、保护参与个体安全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网络暴力倾向、规范性合法性不足等问题。要加强网络反腐的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建立政府及时回应机制和政府、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机制,完善网络涉腐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加强对网民和网站的培育监督,以实现对网络涉腐舆情的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实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联网日益成为舆论主阵地的情况下,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给学生网络引导工作增加难度。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建立能够给予网络受众影响力的网站和博客,构筑师生表达、交流思想的平台,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作用,塑造成优势的“舆论场”,使博客和校园BBS成为能够营造和左右校园舆论的强势媒体,在维护学校稳定、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建勋  王燕晓  罗慧 《学理论》2012,(25):158-159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舆情走向。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有社会舆情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管理带来巨大挑战。高校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推动大学生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王坤 《学理论》2014,(2):236-238
由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加之当前自媒体强势占领高校信息传播主阵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又面临了一些矛盾和敏感因素,极易引起网络舆情。加强和完善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更新管理理念,拓展管理思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舆论引导,促进舆论管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娟 《理论导刊》2013,(1):27-30
网络舆情扩散迅猛,影响力巨大,要做到科学化应对,地方政府必须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日常监测系统,根据舆情性质、影响程度、涉及范围等因素将捕捉到的各种舆情信息划归为不同的预警等级,面对网络民意,建立快速回应机制;针对负面舆情,建立调控引导机制;应对重大舆情,建立联动应急机制,有效开展全方位差异化的应对处置。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情正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安全。对于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而言,网络舆情传播除了具有网络舆情共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特点外,还具有反映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边境特点和民族特点的多民族性、复杂性、易爆发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树立网络边疆意识,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转变舆情管理方式以及培育意见领袖,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政治安全的应然之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