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共为了争取抗战宣传战的胜利,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了广泛宣传,中共报刊便是宣传途径之一。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中共报刊作所作的抗战动员宣传工作以及取得的宣传效果作了梳理与简析。  相似文献   

2.
匡宁 《党史文苑》2010,(1):19-20
抗战时期,中共为了争取抗战宣传战的胜利,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了广泛宣传,中共报刊便是宣传途径之一。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中共报刊作所作的抗战动员宣传工作以及取得的宣传效果作了梳理与简析。  相似文献   

3.
抗习战争时期,日军侵占福建沿海,战火烧遍八闽大地。中共福建地方组织以民族利益为重,坚定不移地高举抗日的旗帜,领导发动了福建的抗日游击战争,成为福建抗战的中流砥柱。其组建的沿海地区抗日武装,在艰难的反顽斗争的险恶处境下,坚持英勇战斗在对敌第一线,取得了福建抗战的最后胜利,为全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福建抗战宣传图片》,真实再现了福建抗战的悲壮历史,是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好教材。近日,中共泉州市委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各级党委要结合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一致对外的和谐精神的胜利,从逼蒋抗日到淞沪和福建抗战、察哈尔抗战、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和谐团结在抗战中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经验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6.
一、抗战胜利后福州进步报刊的初步中兴福州历为福建省的文化中心,报刊作为文化活动的一种方式,在其发展上曾占有重要的地位。然因抗战爆发后省会被迫迁往内地永安,其间又曾两度遭到沦陷,而使当地早先蓬勃旺盛的报刊活动在总体上“陷入一片沉寂,迥异于战前”①,尽管尚有少量报刊仍在坚持战斗,但总是萧条了7年之久。于是福州报刊活动,才有了抗战胜利后再度中兴的艰巨任务。但是,抗战胜利之初福州报刊业的复兴却有着良好的条件。首先是随省会迁回了一大批编辑及印刷力量,提供了人力及物资的必备条件。其次,国民党当局在策划内战阴谋的同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掀起了纪念鲁迅的高潮,采取多种形式学习鲁迅的著作和思想。这对于抗战宣传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系统批判官僚资本主义始于内战爆发后。正是由于抗战中国民党在确立官僚资本主义体系过程中的倒行逆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又一有力批判武器。中国人民以武力的批判为基础,在抗战胜利后即迅速实现了民族解放与民主解放的双重胜利。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12,(6):33-33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大力加强根据地文化建设,以文化发展繁荣促进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建设,为保障抗战胜利指引了前进方向,凝聚起伟大力量,也为我们今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成功借鉴和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我福建地方党组织高举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始终坚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鼓动全民族的抗战。《战友》周刊,便是抗战初期,由福州党组织直接领导,公开活动于国统区的报刊之一。它的创办,对抗战初期福州的抗日救亡运动能掀起巨浪,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临时省会城市永安,持续开展了长达7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新闻教育等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进步文化活动,成为东南敌后抗战的文化中心。永安进步文化活动, 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当时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福建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更作为仅次于重庆和桂林的国民党统治区抗战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日战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段俊 《理论学刊》2020,(4):160-168,封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纸期刊作为华北抗战戏剧的重要传播媒介,直接参与了戏剧的发展历程,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戏剧救亡宣传的平台。围绕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报刊记载和存储了在华北地区产生并传播的珍贵剧本资料,引介先进的戏剧理论,刊载各类戏剧研讨会议情况与理论文章,借此开展深入探讨和广泛论争,构建了大众化的戏剧理论体系。报刊媒介推动了抗战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的蓬勃开展,对戏剧的广泛传播和抗日救亡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要求,做好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和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辑出版的《福建抗战宣传图片》发行工作。日前,中共建阳市委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  相似文献   

14.
杨必军 《湘潮》2011,(11):36-39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境内曾创办过诸如《抗战日报》、《中苏》(半月刊)、《时事动态》等宣传抗日为主题的报刊。在诸多的抗战宣传报刊中,还有一份鲜为人知的报纸《洪江晚报》。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庆龄是中国抗战的热烈宣传者、支持者、参加者和领导者。当时,她作为一位国民党民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大量报刊,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也在国统区公开出版,人民新闻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但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直到最后破裂的整个历史时期,新闻界两种不同力量之间,始终存在着复杂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局面。两个阵营报刊上围绕着抗战还是投降、团结还是分裂、进步还是倒退的斗争,贯穿了整个抗战时期;而在抗战胜利以后,双方报刊又在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这些与中国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上,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耐人寻味的奇特现象,其间几次特别尖锐、影响深远的公开论战,都发生在《新华日报》和以“超党派”相标榜的《大公报》之间。  相似文献   

17.
漳州向为福建的文化发达地之一,近代以降,各种报刊活动在该地一直是很活跃的。到了抗战爆发,尤其1938年5月13日厦门沦陷之后,漳州又成为闽南的最前线,其抗日报刊活动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一、民办报刊的率先崛起,开始了漳州抗日报刊活动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适时提出了有关华北抗战的基本构想。这些构想不仅为共产党、八路军实现全面持久的华北抗战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对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毛泽东华北抗战的基本构想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在宣传工作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艰巨的努力,最终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为抗日战争及其后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工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具体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宣传机构的领导体制逐步完善;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适应抗战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宣传内容;根据宣传对象的不同,积极实施差异化宣传。这些特点仍然能够为新时期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高举全民族抗战伟大旗帜,总计创办报刊80种以上,构筑了抗战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抗战报刊还极大丰富了东北抗日文化和中国新文化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