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构想,党的十三大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提议,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改革开放的头一个十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翻番,九十年代将在此基础上实现第二个翻番,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蒋永清 《湘潮》2014,(8):21-26
作为举世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被邓小平看作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宏伟目标”,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正>1979年12月6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首次提出中国实现"小康"目标的概念。进而,邓小平同志又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即从1980年起用10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然后用10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用50年时间使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斗转星移,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在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的过  相似文献   

6.
一、邓小平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体系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现代化等各方面内容的理论体系,而经济现代化理论则是这个体系的核心。邓小平所论及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是多重的,自成体系。关于经济现代化的目标问题,邓小平有过明确的表述。1987年,邓小平在《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是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因此,自转入现代化建设轨道以来,就有一个自觉的预期的发展战略构想的问题。这个战略构想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阐述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所说的发展战略是指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所谓发展战略部署是指在一定时间限定的前提下,对实现战略目标所作的阶段性规划和安排。一般来说,发展战略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时间的规定;二是参照系及定性目标的限定。如要达到某个国家或世界某个等级的水平;三是分解和量化的具体指标的限定。 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同志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和部署。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同志作了全面的阐述,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0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2002,(Z1)
1.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逐步形成的。十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在此基础上,十三大形成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①1988年6月3日他又说:"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第一步是达到温饱水平,已经提前实现  相似文献   

11.
自加压力定目标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早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宏伟战略目标,其中第二步就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1.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 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经过十二大、十三大逐步形成的。十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在此基础上,十三大形成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  相似文献   

13.
从“三步走”战略看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式○曲端瑞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认真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  相似文献   

14.
十五大报告,不仅回顾了在二十世纪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展望了新世纪,提出了我们在下世纪前五十年的奋斗目标。这对于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要意义。 一、下世纪的奋斗目标是邓小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邓小平同志设计了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上的差距,切实提出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中叶分三步实现现代化任务的战略设想和战略目标.1987年4月30日,他在会见外宾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部署:“我们的原定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了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一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  相似文献   

16.
1.“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什么? 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什么?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15年的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将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取得明显进展,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国事要闻     
《新视野》1995,(6)
中共十四届五申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了在这一时期内的奋斗目标,即:在“九五”期间,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社会主文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带,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王文币场经济体制。《建议》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ID\的指导思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指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苗9目标,关键是实行…  相似文献   

18.
韩康 《实践》2003,(3):4-7
一、深刻的发展思想和科学的发展理念   建设小康社会的创建者是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他在接见日首相大平正方的时候说,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最低目标就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在1984年进一步说明,“小康“就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当时讲的是国民生产总值,而不是现在用的这个GDP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提出了一个长达七十年分三步走的小康社会的时间表,这个时间表就是到90年代末解决温饱,上世纪末达到人均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下个世纪(即本世纪)50年代,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0年 将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全面实现邓小平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同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在新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要求“七五”期间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以上,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左右。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将比198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的人均实际消费水平每年递增4——5%。党中央建议的这个增长速度,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出来的,是积极稳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