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是信教人数众多,宗教影响而大,是全国宗教工作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宗教工作事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全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西藏、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是宗教问题集中体现的前沿阵地,宗教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关于农村宗教问题的文章和著述不断见诸报刊和网络,引起了各方的重视和关注,本文拟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最近,区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阿塔同志的文章《对西藏宗教问题的几点认识》从理论和实际、现实和历史的角度,对我区的宗教工作和宗教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新的对策和建议,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指导性。现摘其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将长期存在。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解决好宗教问题,使广大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首先就要培养好新一代宗教界的代表人物。本文就如何培养藏传佛教界新一代代表人物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巴桑在参加全区宗教工作会议山南组讨论时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做好宗教工作,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  相似文献   

7.
龚健蓉 《创造》2002,(8):48-49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宗教问题是国际国内比较敏感的问题。解决宗教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任务,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个长期的基本政策。江总书记在2001年12月10日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关系到我国对外关系”。应当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宗…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宗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工作是社会政治生活领域涉及到国家全局的重要工作,必须对我国宗教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宗教工作,加强对信教群众、宗教界教职人员以及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宗教健康发展,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宗教问题,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宗教工作实际,深刻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抓住宗教工作的核心问题,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和谐。  相似文献   

10.
周益锋 《前进》2020,(5):36-3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强调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关于宗教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对宗教工作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化了我党对宗教问题的理论认识,推进了我党宗教工作的创新发展,谱写了我党宗教理论和宗教工作创新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宗教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宗教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重点树立八个观点,抓住八个方面,努力实践,积极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宗教领域的新问题:信教人数增多与宗教活动场所有限的矛盾突出,外籍人士的宗教活动管理难度加大,基层宗教团体自身建设不足,流动人口信教人员的管理薄弱,高校宗教渗透现象比较严重。新时期宗教问题的新特点:信教群体构成多样化,信教人员数量增长快、分布不均衡,宗教活动呈现出现实性与虚拟性并存的特点,宗教参与社会活动的主动性增强、影响力扩大,宗教反渗透问题空前突出。新时期解决宗教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加强宗教知识和宗教政策宣传,全面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治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行为;对境外宗教渗透实行"堵"与"疏"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和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教育;加强阵地意识,积极应对重点领域和特殊群体的宗教渗透。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团结信教群众,整合宗教资源,不断调整在宗教工作领域的执政理念。1991年.党中央推出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命题,并将之作为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相适应”的提出并付诸实践,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宗教问题上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哲学:不再简单地把信仰上的差异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不再视信教群众为异己力量,简单地视宗教为消极力量,而是正确对待宗教,积极引导宗教,激活其宗教积极因素.抑制其消极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宗教工作领域执政理念的第一次重要调整.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认识上的深化和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4.
嘎玛 《中国妇运》2007,(1):30-31
西藏是全国人口最少、海拔最高、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宗教文化影响普遍的边疆民族自治区。妇联工作的重点是团结和引导各族妇女为建设和谐西藏、平安西藏、小康西藏做贡献,引导信教妇女适应社会主义,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藏族妇女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5.
宗教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做好宗教界代表人士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做好广大信教群众的工作。这既是党的群众工作传统的回归,更是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拓宽和延伸。“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是两个概念,我们不能只关注宗教教职人员,而忽视广大信教群众。应把广大信教群众及宗教界人士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西藏统一战线》2002,(3):26-26
历时7天的全市49个乡镇(办事处)的分管寺庙领导和统战部部长培训班,自始至终以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和政府领导宗教工作的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拉萨市宗教工作和寺教工作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根据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新阶段党的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执政理念相结合,就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和方针政策,为党和政府正确地处理宗教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密切,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地位重要,作用重大,是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宗教问题提出的根本要求。要把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作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新境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指针,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为动力,以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为目标,全面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地在参加全区宗教工作会议拉萨组讨论时从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国际性,深刻阐述了宗教工作在我区的特殊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 《黄埔》2014,(5):48-54
正记者:总结这16年期间西藏工作取得的基本经验都有哪些?王小彬:主要有九条。第一,解决西藏问题要着眼一个"和"字,但又要有两手准备。这里所说的"和",是指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主要是相对于战争来说的。在西藏这样一个民族、宗教问题突出、情况极为特殊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和平解放、和平改革,可以把社会大变革引起的巨大震荡降至最低限度,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减少国家人力、财力、物力的无益消耗,有利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