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易》中可资借鉴的民族精神孙秀艳晁乐红《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其文字浅显却又很难理解,“经文”甚短却又注释甚多,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独特现象,是一部中国古代熠熠生辉的著作,是一部以讲哲理为主的典籍。《周易》第一次将中华民族的原始记忆和意象...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选集,两千五百多年来,一直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作为一部反映中国周代的古诗总汇,除了为我们保存了丰富的艺术珍品可供吟咏以外,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供研究的创作经验。尽管在《诗经》以前,已有诗歌传世。甲骨文中有诗,《周易》卦爻辞中也有诗,还有散存的古代歌谣。特别是《周易》中某  相似文献   

3.
《周易》之所以有着不衰的活力并成为中国古文化的优秀典籍,就其思想体系本身来说,关键在于它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集大成和表现其思想内容的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周易》的思维方式不仅是《周易》文化的主体设计者和承担者,而且是《周易》的凝聚和内核;不仅使《周易》超越了筮书的范围,以其特有的思想方法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而且影响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几千年文化和现代人的某些思想和行为。本文拟就《周易》的思维方式之特征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1)
《周易》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著作,同时也是成书历时最久的著作。《周易》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关于自然科学的思想,但其对中国传统的科学所提供的科学观、方法论以及对宇宙秩序的原理描述,与现代物理学不谋而合。构成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思想,无一不与《周易》所内涵的科学思想有所关联。当量子场论的疑难问题转向《周易》观点时,却可以得到思想上的启示。这种关联表达着科学与信仰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易道"所富有的深刻现代物理学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志晓  原征 《民主》2012,(6):46-48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璀璨多彩,四域生辉,在这个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有一瑰宝,有一奇葩,它就是《周易》。《周易》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典籍之一,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几千年来,研究《周易》的著述多达几千种,内容涉及到政治、伦理、哲学、数学、天文、  相似文献   

6.
宋丽萍 《学理论》2012,(11):48-49
《周易》是一部神奇的、包容一切的万世经典,为群经之首。它揭示以自然万物的阴阳矛盾为本宗旨,同时也在其各种规律中孕育着人类社会生活之理,其卦爻辞处处揭示了自然哲学与人生哲学的天人合一,其中也不乏人类在处理人际事物方面的价值哲学,其教育人类在遇到种种处境时该如何做到最佳状态,把事物处理得更完满,通过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周易》中有关处世哲学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我们今后处理一切事物的效率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养生三法     
邵林 《党政论坛》2011,(5):48-49
杨力头衔很多,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著名作家、学者、养生大师等等。1980年出版的《周易与中医学》,110万字的学术专著让她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8.
<正>《周易大传》还认为,"天地革而四时成",世界的流变是通过一系列变革、革新形成的,人要与时偕行,也必须"通变"、"革命"。这样,它又从及时的原则引申出"通变"、"革命"的原则。《周易大传》有一句至今脍炙人口的话,叫"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不能再发展的地步,通过变革或革命,原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就会一变而为"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通",也就是"通则久"。总之,《周易大传》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中、及时、通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  相似文献   

9.
余敦康 《民主》2006,(10):32-33
《周易》的智慧在于和谐《周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个智慧是什么呢?就是“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像是一个大海绵体,能够把各种不同的东西整合为一个整体,早在尧的时代就开始这种整合了,经过了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战国,华夏就正式形成了。春秋战国,虽然是百家争鸣,互相之间也斗得不可开交,可是到了汉代又整合了。这就是《周易》说的:“一致百虑,殊途同归。”《周易》的智慧,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其核心价值,可以用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名字来表示。什么意思?就是和谐,“太和”是最高的和谐;“中和”是…  相似文献   

10.
李兴 《学理论》2013,(20):32-33
《周易程氏传》是程颐花费毕生精力写成的唯一的完整著作,是他政治、哲学和人生的全部体悟。后世今人十分重视该著作的价值,把程颐视作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哲人。然而笔者认为程颐不首先、也不只是一个哲人,他首先是、并且更应是一个胸怀忧患,以天下为己任的儒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开物成务"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理解,探讨了《周易程氏传》的"意"与"味"。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的构建可以从中国的历史传统中获取思想资源,作为传统的经典文本,《周易》中包含的生态智慧值得充分挖掘。其"生生之谓易"体现了天地具有的创造性和生命力,揭示了生态的连续性与持久性。而"与天地相参"则着重体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有为和挺立,强调了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与价值。《周易》中的智慧对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思考一:《劳动合同法》的明显特色《劳动合同法》作为我国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明确而具体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梁大伟 《学理论》2013,(18):224-225
《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内容广大悉备,无所不包,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更是俯拾即是,历久弥新,了解《周易》及《周易》教育理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周易》教育理念研究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探索教育改革及发展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养生三法     
邵林 《党政论坛》2011,(10):48-49
杨力头衔很多,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著名作家、学者、养生大师等等。1980年出版的《周易与中医学》,110万字的学术专著让她一举成名。其后,她将《易经》、《黄帝内经》与养生相结合,先后出版各种养生书籍30余种,对于养生,她强调:“有个体差异,养生方法不能完全复制。”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在若干论文中提出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为“一体二元”。所谓“一体” ,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 ;所谓“二元” ,是指在统一的世界本体中 ,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要素、单元。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远溯至《周易》 ,就提出了“一体二元”的雏形。在殷周之际产生的《周易》中 ,第一次出现了阴 ( --)阳 ( -)两个符号 ,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形态。接着《易传》作者借释《易经》 ,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 ,它还说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这里“太极”就是“道” ,“两仪”就是“阴阳”。这表明 ,《周易》的“太极”(“道…  相似文献   

16.
书讯     
《瞭望》1991,(52)
《文坛故旧录》 《文坛故旧录》是赵家璧先生的又一部力作。通过日记、书信、生活照片等第一手资料,生动地记录了这位老编辑、出版家辛勤耕耘的一生。其中“书人书事”与作者的另一部力作《编辑忆旧》所叙紧相关联,写的是在“晨光”时期历尽坎坷的编辑生涯。《编辑生涯忆茅盾》、《老舍和我》、《和靳以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 奇书,《三国演义》是一部兵 法大全的话,那么,《水浒》无疑称得是上一部用人宝典。纵观《水浒》用人的宝贵之处,可概括一个“巧”。梁山一百零八人,个个是人才,但又非全才,但却一个个被用得“活龙活现”。如“神行太保”专事送信、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8.
时常浩 《侨园》2014,(11):35-35
《红楼梦》一问世,就以它特有的文学价值和惊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成为"红学"迷。至嘉庆年间就出现"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社会文风。到20世纪前后,一大批名人、学者对《红楼梦》都做出了特殊评价。王国维称《红楼梦》为"宇宙一大著述";鲁迅称《红楼梦》写出了"真的人";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预言《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可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周汝昌等人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9.
杜新 《瞭望》1990,(11)
中国影坛近年不断爆出的一批佳作,与一个鲜为人知的制片厂紧紧相连。它就是广西电影制片厂。 广西电影制片厂被人称为“中国电影的喜剧之乡”。《飞人浪漫曲》是一部惹人喜爱的心理喜剧,《南洋富翁》以讽刺见长,《男人的世界》则是一部叫人忍俊不禁的荒诞喜剧…… 然而,广影在中国电影界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这里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发端之地,曾以《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探索片饮誉中外影坛。近年来广影又推出一批重大题材的优秀影片,使电影圈内外人士为之刮目。  相似文献   

20.
正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共同铸造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而河洛文化则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周易》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被视为河洛文化的滥觞,儒学经典《周易》之来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地区是上古时期当时社会的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