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铁齿铜牙纪晓岚》那些戏说的电视剧,我不爱看,但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却很爱读,而且越老越爱。这个纪大烟袋真是妙人妙笔,篇篇笔记都是精妙小说,好极了。他还说,三十岁以前钻研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文章与天下相驰聚,青灯相伴,抽黄对白;五十以后,领修四库,重复考证。"今老矣,无复当年意兴,惟时拈纸墨,追寻旧闻,姑以消遣岁月而已。"在纸墨上消遣岁月,是多么令我神往的养老啊!  相似文献   

2.
志于道     
《世纪行》2017,(6)
正做人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孔子认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做人要志向于道,根据于德,依靠于仁,娴熟地掌握礼乐等技艺。南怀瑾先生说,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中心和真正目的,"立己立人,都是这四点"。这四点做到了,人生就有大意义,就形成了理想的人格。本文说说"志于道"。何谓"志于道"?"志"者"慕"也,仰慕追求之意;"道"者"通"也,乃事物本原之理。孔子这里说的"道",既包括天道,即宇宙运行之理,更包  相似文献   

3.
庄子是一个生命哲学家.他以"道"作为解释生命的起点,"道"自然无为,人生命的轮回是"道"的具体体现,其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展示着"道"的自然本性.庄子生命哲学中所蕴涵的生存智慧,依然照亮了我们今天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4.
王博 《人民论坛》2013,(28):31-32
道排名:第10位得票数:4005得票率:36.6%精华阐释:道的本意是路,《说文》:"道,路也,一达谓之道。"老子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本原,以及价值和秩序的提供者。孔子要求儒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具有"道不远人"的特点,天道和地道最后都要落实为、归结为人道。作为最崇高和最核心的概念,道体现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从宇宙到政治、社会和生命秩序的根本理解。  相似文献   

5.
于长悦  王珞 《求索》2013,(8):116-118
嵇康是三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嵇康理论宗本于老庄之学,一生崇尚老庄.其哲学思想注重“循性”与“逍遥”.嵇康执意追求这种“诗意的栖息”。他“放情肆志”.喜好庄玄,以求“游心太玄”,力倡“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的哲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嵇康的思想兼具儒、道双向传统,凝聚了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取向。嵇康认为,凡事应该因循各自所禀受的自然本性.使其恰如其分.然后进一步超越性理,达到“越名任心”的无我之境。嵇康所追求的“和”非儒非道,而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理合一相结合的中国传统人文意境。  相似文献   

6.
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鸣 《政策》2003,(5):20-21
精兵简政,这个话题说了几十年;精简机构,这篇文章也做了好多遍。现实是,行政机构越减越臃肿,干部队伍越减越庞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编制管理出了问题,编制管理偏软、偏松、偏弱。问题出在管理编制的人及编制管理的方法上面对这道难题,有的干部怕得罪人,打了退堂鼓;有的怕惹麻烦,睁只眼闭只眼;有的怕触动自己的利益,想方设法捂盖子;更为可怕的是有的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利用编制权力安排自己的亲朋好友。长此下去,财政不堪重负,基层单位、企业、农民负担不堪重负。可见,严格编制管理,让编制硬起来,势在必行。我们必须闯过这道"坎"。  相似文献   

7.
同心为道     
<正>同心,谓之齐心也,心同、志齐、行一矣。《易经》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孟子》有云:"欲贵者,人之同心也",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同心之道,是一个时代声音的反映,是一个时代价值观的最终体现。同心之道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时代价值观的建设过程,历史的每个进程都贯穿着价值观的传承和发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务实进取的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相似文献   

8.
低头的哲学     
有人问哲学家:"从地到天究竟有多高?""三尺。"哲学家道。"怎么可能这么低?我们人类的平均身高都有四五尺啊。""因此,凡是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立足于天地间必须懂得低头。"俗话说"低头是稻穗,昂首是莠稗",越成熟的稻穗,垂得越低,只有坏稗麦头才抬得高高的。古有明训"伸手不打笑脸人",真正的强不是强硬地生活,而是善于以柔克刚,和谐地与人相处。  相似文献   

9.
纪晓岚,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还来我们贵州任过都匀府知府。因有学问,做到翰林院侍读学士。"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为,当前最具价值、值得我们思考体悟的应该包括天、地、人、德、忠、信、仁、礼、孝、悌、和、廉、耻、勇几个字。天、地、人,在《周易》中称为"三才",三才各有其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易·说卦》)。天、地、人三才合一,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王"。能够具备贯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旅。人的生命是一个既长又短的过程。人,生而平等。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布衣百姓,是豪商巨贾还是贩夫走卒,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人各有志。道不同,志不同,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从而使具有相同生命的人,人格有高低之分,人品有好坏之别,人性有善恶之辨,人生有成败之论。  相似文献   

12.
胡柯 《小康》2016,(4):30-31
众筹、团购、年结算等形式的出现,让县域电商更多地被赋予了地方特色,也让电商变得更加"有味道"。刘鹏飞的孔明灯越卖越火,那个大学毕业后拿着5元钱到义乌闯天下,创办了飞天灯具厂,生产的孔明灯通过电子商务卖向世界,并连续四年全球产销量第一,被称为"全球孔明灯大王"的人,如今也是宁都电商园的红人。他如今的身份除了董事长之外,还是宁都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除了刘鹏飞,在宁都还有很多名人,"原志轩生态农庄"的创始人聂小  相似文献   

13.
岂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电视台热播《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使我想到了纪晓岚的那部《阅微草堂笔记》。我对于其中的一个故事记忆犹深。这说的是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了一杯清水,因此无愧于鬼神。阎君笑了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上设个木偶,连水也不喝,岂不更胜于你 ?”那官员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该无过吧。”阎君说:“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无功就是有过啊 !”   读这个故事,感到不足之处是涂了一层迷信色彩。想想这与作者当时有话不能直说有关,但文中对白却生动地论述了…  相似文献   

14.
恶欲的背后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贫欲好比一个绳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  相似文献   

15.
不惑之年致残的尹玉林,白手起家创业20年,目前年营业额逾8000万。媒体的眼中满是身残志坚的故事,读者的逻辑也往往会被这样的话语所牵引,这里有一句潜台词:"身残者"若是"志坚"很不容易。在唐汉眼中,"志坚"是一个人的秉性,与"身残"本挂不上钩,成功是商人的"眼界"、"机遇"、"手段"杂糅的产物,我们只是因为"残疾"而在万千的商人中注意到了尹玉林,但  相似文献   

16.
解放前,在奴隶社会制度下,四川凉山彝族人口发展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的多生多死的特点,人口长时期增长缓慢。现存凉山地区的人口数字,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越嶲郡,户六万一千二百八,口四十万八千四百五,县十五。”《续汉书郡国志》载,“越嶲郡,武帝置,十四城,户十三万一百二十,口六十二万三千四百一十八。”据劳干《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一文的考证,越嶲郡每县平均四○八○户,二七二二七人。劳干估计越嶲郡面积一○八七四七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三点八人。以此估计,在西汉时期,凉山地区设置有二县,合计有八千一百余户,五万四千余人。东汉时期,越嶲郡人口比西汉时大为增加,凉山境内近九万人。在晋朝,据《晋书·地理志》载,越嶲郡统五县,户五万三千四百。而在凉山只设有  相似文献   

17.
陈彤彤 《传承》2008,(9):44-45
温州人凭着聪明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全世界的商界闯出了一片天,拼来了一个"东方犹太人"的称号。而温州话跟随着温州人走南闯北,同样引起人们的极大的关注和好奇。秦汉以前,温州是瓯越地,属于百越民族的一支,百越人是该地区的主要民族。《汉书·地理志》臣瓒注:"自交阯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主体民族为百越人,说的是古越语。据考证,古越语属于侗台语,是今日侗语、水语、壮语、傣语、黎语、泰  相似文献   

18.
《松州》2010,(2)
韩愈的文与道,言与行都有诸多抵牾之处,而这与他的仕宦意识不无关系。他调和了士志于道和枉道于势,正身之士和仰禄之士之间的矛盾,使他的仕宦意识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伦理的属性结构领域有两个基础性的范畴:"道德的民族性"与"民族的道德性",道德的民族性说明道德主体的特殊性.而民族的道德性则表明道德主体如何特殊的问题.研究意在借助对民族志与人种志的梳理,去深究民族伦理的地方性知识谱系(道德的民族性)与地方性道德知识的差异程度与生长水平(民族的道德性).  相似文献   

20.
天山雪莲有一年春节,纪晓岚向乾隆皇帝告假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乾隆高兴地说:“回家可以,但我有一上联,对上则回,否则,何时对上何时回。”说完便吟道:“口十心思,思乡,思龙,思父母”。纪晓岚思虑片刻,即对曰:“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苏小妹结婚时,新郎秦少游欲入洞房,被一上联难住:“日在东,月在西,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