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冬补琐谈     
唐鲁孙 《传承》2009,(1):60-61
中国从古迄今,冬令进补已有数千年悠久历史,进补要看节气冷暖而定,立冬进补以温补为尚,若要大补最好到三九酷寒服食,才能使药效发挥到极致而不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天津政协公报》2011,(11):58-58
<正>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立冬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进补:以食补为上《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  相似文献   

3.
沐沐 《台声》2008,(1):94-95
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中医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这对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体康复等方面,更能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热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们、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以及在家休养的老人们的美餐。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它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之,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之功效。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粳米、籼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狗肉和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补佳品。老年人每天晨起服人参酒或黄芪酒1小杯,可防风御寒活血。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常食炖母鸡、精肉、蹄筋,常饮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或多或少都有体虚的表现。尤其是体质本身就虚弱的老人,在初秋合理进补,可以补充夏季的虚损。进补食物:红薯夏季,人们大多贪食冷饮冷食,脾胃功能还没有恢复过来。此时,若是大鱼大肉进补,会增添脾胃负担,影响消化吸收。用一些营养素食来进补,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冬季进补,春季打虎;冬季不补,春季受苦。"传统养生学认为,冬季是最好的进补季节,应该多食用一些偏于温热性的食物,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饮食,利用饮食养生的方法让身体更健康。  相似文献   

6.
减灾资讯     
民政部工作组督查冬令灾民生活安排情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妥善安排城乡困难群众生活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检查和指导地方政府及时、足额地把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冬令期间灾民生活安排资金落实到位,民政部1月6日向冬令救灾重点地区派出了6个工作组,深入去年受灾较重的地区及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任务重的地区,了解和掌握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落实情况。工作组将按照民政部制定的《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的要求,与地方民政部门一道,深入到乡(镇)、村和灾民家中,详细了解地方制定和落实灾民冬令生活救助方案情况,查看灾民…  相似文献   

7.
许多草  张燕 《中国减灾》2011,(12):59-59
冬天即将来临,陕西省白水县县委、县政府把灾民过冬放在心上,为切实安排好受灾困难群众冬令期间的生活,民政局积极落实“走基层转作风促发展”活动精神,采取四项措施及早安排城乡受灾困难群众冬令期间的生活。一是及早下发了《关于做好冬令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的通知》,拟定了救助方案;二是不等不靠,  相似文献   

8.
朱法飞 《今日民族》2006,(10):43-44
深秋冬令时节,天始寒地冰冻;羊肉是这时节驱寒进补的一道佳肴。丘北县普者黑风景区的彝家山寨,有一道民间美食:鱼咬羊。在普者黑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只羊掉到美丽的普者黑湖里,湖里的鱼都赶来吃羊肉。后来,这湖里的鱼被当地渔民捕捞上来,食用前,将鱼剖开一看,肚里装满了羊肉,渔民觉得很稀奇,舍不得将羊肉抛弃,于是将鱼洗净后,封好刀口,连同腹内的碎羊肉一道烧煮,结果烧出来的鱼,不腥不膻,汤味鲜美,风味独特。相传,在普者黑有个“农家乐”原来是一个商号,商主因生意不佳,负债累累,准备悬梁自尽。正当这时,城里的亲戚提着两条鲢鱼…  相似文献   

9.
叶薇  张奕 《中国减灾》2005,(1):61-6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妥善安排城乡困难群众生活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检查和指导地方政府及时、足额地把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冬令期间灾民生活安排资金落实到位,民政部1月6日向冬令救灾重点地区派出了6个工作组,深入去年受灾较重的地区及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任务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民政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召开视频会议.对冬令期间灾区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把冬令救助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救助领导责任、周密制定救助方案、细化救助措施,协调地方各级时政部门做好资金和物资准备,管好用好救灾资金,把冬令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就业与保障》2014,(10):54-54
正俗话讲"一夏无病三分虚",进入秋天后,很多人神清气爽、食欲大增,这是进补的好时候。天一转凉,有些人就开始猛吃牛羊肉,想要补充体力,提高抵抗力,不料吃得口干舌燥、便秘难耐,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秋冬季节应注意补阳抗寒、增强活力,不过进补也应适度,大家可适量吃鱼,因为鱼肉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益。  相似文献   

12.
<正>入秋冬,天气渐冷,是进补的大好时机。有句俗话叫药食同源。盛夏一过,秋冬来临,不少人感觉身体发虚,想在秋冬季节补一补。很多人会找来当归、枸杞等药材,煲一锅"滋补汤"来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然而,乐氏同仁老药铺的健康专家在这里郑重提醒大家:不同的中药特点各不相同。用中药煲汤之前,必须通晓中药的寒、热、温、凉等个性。不然,最终可能不仅没有进补,还给自己的身  相似文献   

13.
重要会议 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批示精神做好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视频会议 12月5日下午,民政部召开全国民政系统视频会议,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近日就做好冬令期间灾区困难群众生活安排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部署相关工作.李立国副部长主持会议.李学举部长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人们日益注重物质的“进补”。诸如,人参、银耳、鹿茸之类均为“药补”之良方。海鲜、山珍、甲鱼等为“食补”之佳品。科学提示,人的新陈代谢需要不断补充体内所必需的营养素,无论是“药补”,还是“食补”,只要“补”之得法,都是有益的。如果说物质“进补”为人之必需的话,那么,精神“进补”同样为人之不可缺少。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比物质的“进补”更为重要。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共产党员,包括领导干部,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尤需要精神“进补”,以不断增强自己的“体质”,促进精神的健康。现在,有那么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活动日趋活跃的季节。根据传统医学的理论,春季养生当需食补,如果能够抓住时机适当进补,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养生专家建议,春季进补应遵循下列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针对2014年旱灾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状况,山东省微山县民政局逐步开展冬春救助工作,保障冬令春荒期间因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具体做法为:一是实行"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确定救助对象及标准并建立冬春救助档案;二是制订救助方案,  相似文献   

17.
辛宗河 《中国民政》2004,(12):12-13
重要会议 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督察工作组动员会 10月28日上午,民政部召开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督察工作组动员会,李学举部长在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突出重点,科学安排,要把此次检查工作与深入学习周国知同志的活动结合起来,以周国知同志为榜样,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轻车从简,注重实效,坚决杜绝走过场和铺张浪费.  相似文献   

18.
重要会议 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督察工作组动员会 10月28日上午,民政部召开冬令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督察工作组动员会,李学举部长在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突出重点,科学安排,要把此次检查工作与深入学习周国知同志的活动结合起来,以周国知同志为榜样,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轻车从简,注重实效,坚决杜绝走过场和铺张浪费.  相似文献   

19.
春荒、冬令期间的灾民生活救济直接影响到灾区稳定。青海省严格落实救助工作规程,完善救助制度,保障了灾民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20.
黄媛 《今日上海》2010,(3):23-25
中国人注重养生,早在《庄子》里就有专门的章节论述养生。养生的门道、法子不胜枚举。单说进补吧,不同的时间、季节、环境、体质,就有不同的进补法,诸如药补、食补,配方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