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合侵权行为中的内部原因力存在着非常特殊的比例结构,其行为形态与分别侵权、共同侵权和第三人侵权都有显著的区别。发生竞合的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者不可一概而论,尤其是间接侵权行为,在原因力构成、表现形式等方面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实施竞合侵权行为应当承担补充责任,并且不真正连带责任的范畴应当重新进行构建。先付责任、并合责任都有各自所对应的行为类型。笔者从现有理论出发,通过将竞合的侵权行为形态进行拆分,并将之与其他类型的侵权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竞合侵权行为的性质。再结合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有关法律规定,将此类侵权行为形态与各类责任形态进行对应研究,最终将行为形态与责任形态一一对应,形成完整的侵权行为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田国兴 《前沿》2005,(2):135-138
共同侵权行为是伴随债的制度发展起来的, 属于债的产生根据之一, 旨在保护共同侵权行为情况下发生的受害人所损失的利益。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是主客观结合的折衷说, 其有四个构成要件, 判断是否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应以四个构成要件为标准。共同侵权行为有五个类型, 其责任承担以共同侵权行为人连带赔偿责任为主。  相似文献   

3.
面对社会上共同侵权行为频发、责任认定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的现状,我们应给予共同侵权行为以更为详尽的认定。对于共同侵权行为的类型划分与责任承担,不应仅限于当前《侵权责任法》法条中的规定,更多的应是结合实际情况,在理论争议中寻求一种更加完善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当代侵权法发展趋势——以德国侵权法的变革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鸥 《求索》2007,(2):107-108
20世纪以来,尤其是50年代之后,侵权行为法在其地位、责任范围、作用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无论大陆法系抑或英美法系,侵权行为的立法和实践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两大法系的侵权行为法理论也逐步融合。同时,福利国家理念的发展,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等替代性制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侵权行为法的作用和地位。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的侵权行为类型不断涌现,社会保险等制度显然无法救济诸如人格遭受侵害等情形,侵权行为法依然有其存在的广泛空间,依然是最富生命力的法律部门之一。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各国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对侵权行为法的内容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李文  杨涛 《理论月刊》2010,(10):114-116
著作权侵权行为立法模式变革是我国著作权立法完善的理性选择。我国著作权侵权行为应比较借鉴各法域立法模式以反思我国现行立法模式的缺陷及成因,进而抽象出"概括性规定",改造现有"具体性规定",批判性地建构概括式和列举式并举的二元立法模式,整合现行民事与行政救济路径下多样化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类型,达致著作权侵权行为立法逻辑规则与认知结构、技术功能与制度效应的双向互动和契合。  相似文献   

6.
搜索引擎技术的新发展带来了直接侵权行为与间接侵权行为认定的新问题。从近些年的司法判例来看,对侵权行为认定标准的采用存在一定争议。我国将间接侵权纳入共同侵权范畴,造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冲突,对侵权行为的认定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区分不同情况对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凌杰 《前沿》2011,(18)
法律全球化是当前世界各国法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世界各国对这一行为规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本文从运用利益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在法律全球化视野下探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立法及司法意义,挖掘不同国家立法例及其立法根据,提出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大量的线上交易,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侵权隐患,对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挑战。传统的侵权类型有消费欺诈、虚假宣传等,新型侵权类型如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流量劫持、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互联网消费侵权行为往往面向不特定的多数消费者,面多域广,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消费者本身作为经济法倾斜保护的主体,属于社会整体利益保护的应然范畴,正因如此,互联网消费者权益具有通过公益诉讼进行保护的价值和必要。互联网消费公益诉讼的规范依据以及适应现状体现了互联网领域消费侵权行为较为隐蔽、被侵权人数量众多、跨境侵权行为频发等特点。互联网消费公益诉讼具有在取证上须依托技术手段、所涉主体复杂多样、涉及跨区域协作问题、涉及多个交叉领域等特殊性,因此,在起诉主体、被告、案件类型、诉讼请求、交叉领域等具体制度上有专门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9.
向文翰 《理论月刊》2008,(6):109-112
传统侵权行为局限于现实生活的大框架之下 ,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行为則存在于网络这种特殊的介质之上,这种新形式的、在数字环境下的侵权行为与传统的侵权行为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它的特殊性造成了众多复杂的疑难案件的产生(如百度侵权案).本文旨在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行为:一是较之于传统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作了一些探讨;二是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提出了一些拙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行为人实施了某一特定行为,使其行为本身具有了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双重属性,触犯了有关契约和侵权行为两方面的规范,从而在法律上导致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同时产生,给受害人在责任方式的选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不同的权利保护效果。由于是同一行为产生了不同性质的责任,即权利人享有了不同的请求权,此种现象为请求权的竞合。  相似文献   

11.
郑世保 《求索》2008,(7):144-147
现行环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存在天然缺陷,无法满足实践需要,不利于对原告保护,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对我国环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重构的设想是:法官根据环境侵权案件类型多样化、案情复杂化的需要,确定和适用与之相应的不同的因果关系推定方法;而对于特殊的、侵权行为严重的环境民事案件,当原告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有严重过失的情况下,才可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据此,原告仍然对环境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承担减轻的举证责任,因果关系证明方法有:事实自证法、优势证据说、疫学因果说、间接反证说等。  相似文献   

12.
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应理解为直接经济损失。认定损失数额可视具体案情采用以下方法:计算被侵权人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以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润为依据认定经济损失;根据商业秘密许可使用费认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数额;侵权行为导致商业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的,应当根据该项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确定损失数额;侵权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取得商业秘密后尚未获取利益即案发,应根据具体案情使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其侵权行为情节轻重。  相似文献   

13.
意思自治原则引入我国侵权冲突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冲突法愈来愈灵活处理的发展趋势和侵权法向着私法本质的回归,越来越多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以不同的方式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侵权行为的准据法。我国的侵权冲突法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以两种方式引入意思自治原则:一是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法院地法作准据法;二是在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位于不同国家时,应允许受害人从中选择对其有利的法律作准据法。  相似文献   

14.
"三权分置"为农地交易市场化提供可行途径,但同时也加剧了产权纠纷、水土流失等各种风险。农地利用侵权责任属于在行政管理规范中夹杂民事权利规范,是故以私法手段构建农地利用民事侵权制度势在必行。农地利用侵权在责任主体上具有复杂性,需要调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市场化生产经营者三方主体的关系。侵权行为表现多样化,既有资源性污染破坏行为、财产性的权属纠纷还有来自政府违法征收等第三方侵权行为。宜根据侵权行为的特点构筑二元制的归责原则,并根据侵权行为性质不同选择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对于农地污染行为,可资借鉴《侵权责任法》第八章的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应当先行承担修复责任。对于农地财产损害行为,无论是农地直接使用还是第三方侵权,应坚持过错责任原则,构成共同侵权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5.
停止侵权行为临时措施对商业秘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商业秘密民事保护中有其适用的必要性。建议可以缩短诉前停止侵权行为临时措施的执行期间,开庭审理后再作出诉讼时停止侵权行为临时措施裁定,并完善相关复议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网络服务侵权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刚  李娜 《前沿》2004,(8):156-15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高速的网络流通和信息传播市场的全球自由化极大地冲击现有的著作权制度 ,因而使著作权的保护难度加大 ,其中网络服务者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其主体构成与所侵害的客体入手 ,结合立法探究网络服务者的侵权责任及相关问题。主张以严格责任为归责原则 ,提出区分不同类型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慎用法定赔偿的观点 ,以期对我国入世后著作权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吕曰东 《青年论坛》2005,(5):102-104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和责任形式都有其特殊性。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规定的侵权行为外延已突破了《民法通法》的规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只有一个———行为的违法性。行为只要侵入知识产权专有权的范围,如果没有违法阻却事由,即可认定行为是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和复杂性使侵权行为不仅造成了个人的权利受到损害,还增加了不必要的社会成本,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现有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不能有效解决社会整体利益损失的补偿和恢复,实践中也不能很好地控制普遍性侵权行为和隐蔽性侵权行为。因此,损害赔偿制度应当考虑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确立社会性损害赔偿制度,通过在社会和个体之间损害赔偿的分配,既可有效降低侵权行为的发生,又可补偿个人和社会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有诸多表现,它对著作权人、网络用户以及网络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立法、执法、著作权集体管理、技术、意识、国际合作等六方面提出了杜绝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永辉 《前沿》2012,(13):70-72
抗辩事由对于划定侵权行为人的责任界限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侵权责任法》关于抗辩事由的规定,存在适用范围不明确、类型不齐全、具体规范不够精细化等问题,妨碍实践中准确划定行为人侵权责任的大小,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