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引领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新型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文件,标志着我国十分重视以生态文明的思想、理论为指导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本文着重以辽西生态治理保护为例,阐述生态治理、保护的创新理念、实践发展和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总体思路是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逻辑框架,培育新时代生态美学认知,从系统性、原创性和实践性构建起讲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术框架,通过进一步充实课程内容、创新讲授方式、拓宽视野广度,来实现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理论高度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五大发展理念中主要蕴涵了儒家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容。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格局,而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解",作为中西方有着重要代表意义的两大理论,在创建生态文明社会问题上有不谋而合之处。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为出发点,对比分析儒家和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思想问题上的协同性,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则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解析胡锦涛生态文明思想,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高校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培育出一批具有高度生态文明意识的新型大学生。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体系就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重要之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观思想,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生态观不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生态文化范式,这一范式包括了"无情有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核心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国人对待天地自然的方式,树立起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生态和谐观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些思想与当今生态文明理念不同程度相契合。从道家生态和谐观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相契合的角度加以分析,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基础的前提下,也吸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其形成过程经历"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三个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深刻,对进一步实现民生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生态整体性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生态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思想、"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治理思想、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形成美丽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种生态整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丰富的传统哲学智慧,而传统官德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实运用,对规范政府官员作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深入挖掘传统官德中的生态文明理念,把握其产生的社会机理,探索其现实意义,对当前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从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到“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历史过程,实践上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序幕渐渐拉开的历史过程,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文明形态理论体系创新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历史过程,政治上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机结合的历史过程。在国家建设高度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面对21世纪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质变升华关键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起点上做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2.
"两山"理念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要求我们从战略思维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系统思维上把"人-自然-社会"作为内在的有机体去把握,把生态治理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辩证思维上把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中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构成统一的整体,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问题意识形态化”是由“生态主义意识形态化”发展而来的,是“后意识形态”时代生态问题工具化、生态问题解释权精英化、生态问题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联系紧密化的反映,是“绿党政治”发展后期右翼支持者与环保主义者巨大对立造成的生态问题孤岛的体现,是气候问题在当前争议愈演愈烈的映照,是对当前生态问题更深层次的探讨。我国在面对当前“生态问题意识形态化”倾向时,更应该坚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走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理论昭示了社会主义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制度优势,且这种制度优势是系统而全面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前提,中国共产党执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深邃的历史视野、能动的实践精神、体系化的辩证思维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品格。历史性是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历史性品格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人类格局、长远眼界和历史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含着能动的、实践的因素,实践性是其精髓和灵魂,能够指导实践、改变世界。辩证性品格最能反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创新,这一思想把诸多命题和范畴进行系统的、动态的、普遍的整合,辩证性、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构建生态社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以中国石化管道公司徐州基地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例,生态社区建设必须保护生态环境、普及生态文明观念、推广生态文明行为,构建生态宜居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区,营造全民共享社区。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 ,也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但我国的生态状况不容乐观。因此 ,生态文明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物质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补充 ,还是精神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建设主要应从观念、制度和行为着手  相似文献   

18.
完善生态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前提,提高公众生态环保的法制意识,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关键,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对个人环境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以法律形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律进行革新,向绿色化、生态化变革。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适应保护环境的要求。这一变革既为生态文明所诉求,也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法律的生态文明观,其公平观要从代内公平向代际公平嬗变,其效益观要从经济效益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嬗变,其秩序观要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主义嬗变。宪法中需创设环境权,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宪法地位;刑法中重新界定环境犯罪,在惩治危害环境罪的立法中规定举动犯和危险犯;承认自然资源的财产价值和所有权;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各项政策和措施,建设绿色税制;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0.
创建生态文明村是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探索。研究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村庄生态文明村建设,揭示广大农村在落实这一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促进农村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