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众人物名誉权的制衡机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兴利 《求索》2007,(10):104-106
公众人物的产生与大众传媒相关,其核心因素是公共利益。公众人物名誉权制衡的逻辑前提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对名誉权的保护.在私人领域相对强,在公共领域相对较弱。公众人物名誉权制衡的基本价值为:当公众人物的具体行为与公共利益无任何关联时.名誉权应受到平等保护;但其具体行为与公共利益有一定关联时,名誉权应受到严格限制,其程度与该具体行为和公共利益的关联程度的高低成正向关系。公众人物名誉权制衡的主要内容为过错程度、举证责任、赔偿范围与普通人之不同。公众人物名誉权纠纷案件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公众人物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葛宝森  王杰 《前沿》2010,(16):116-119
社会救济这一公共领域需要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相互制衡。天津救济院成立之初,为完全官办救济机关,在社会救济中力不从心。后引入民间力量设立董事会,负责监督、决策、审查、筹款等事务,确立了现代特征的官民合作机制。天津救济院由完全官办向官民合作机制转变,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结果,这一微观变迁表明在社会救济这一公共领域需要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相互制衡。  相似文献   

3.
谢国旺 《求索》2013,(6):185-187
公共决策的本质、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要求公共决策要实现法制化。实现公共决策法制化是保证公共决策实现其决策目标的根本保障。由于公共决策主体的私利、权力缺乏制衡、缺乏问责制度等因素制约着公共决策法制化目标的实现。公共决策法制化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利益与观念共同构成了分析公共决策法制化改革动力机制的两个维度。将两种分析视角结合起来阐释我国公共决策法制化变革的动力机制是很有意义的。制度变迁、执政党观念的改变和制度创新、外部环境压力、权力制衡和监督等都推动着公共决策法制化的进程。政府主导的力量、外部压力、权力制衡和监督的力量、内部法制化力量共同构成公共决策法制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及对我国社会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金 《求索》2011,(11):100-10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一块中间地带,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于政治国家放松对市场的管制,给市场更大的自主空间。公共领域为公众与国家权力机关就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平等协商提供了平台,为公众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公共权力进行批评和监督,进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重要渠道。在目前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精神内涵与功用对规范制约我国权力机关的权力运行,培育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与民主意识,推动我国公共领域的成熟与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公共领域张翀在《学术交流》2010年第10期撰文认为,从政治哲学视域看,公共领域是一个与公共权力、市民社会、私人领域等诸多概念重合且具有多重意蕴的复合概念。它是一个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调和沟通二者的意见地带;是以公众为主体,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以  相似文献   

6.
协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在危机管理也有许多力所不及的地方,公众参与公众危机管理,既有助于提高社会自我救助能力,也有助于解决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失效性"问题,并确保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共利益取向。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还处于较低的层面。为推进公众积极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建立政府、媒体与公众合作的应急机制以及完善的危机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7.
从个人或社会公共利益需求、党和政府的执政需求、网络社会走向成熟发展的技术和环境推动等角度辨析了网络反腐的驱动因素;从网络舆论压力或网络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公正性,以及网络反腐中的公众无序参与等分析了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的困境;提出了构建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的模式,其要点包括:完善立法、形成监督体系,提升政府回应能力,加强监管保证网络媒体客观公正,完善技术平台,强化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8.
磨玉峰  黄斌 《桂海论丛》2006,22(6):43-4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已成为公共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建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衡机制和规制制度是实现公众利益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9.
职业行政许可中公众参与有其特殊的价值.首先,公众参与是职业行政许可设定中“公共利益”的基本形成机制.其次,公众参与是职业行政许可实施中的有效监督机制.另外,公众参与还是职业行政许可制度变革中的重要促动机制.因此,有必要在职业行政许可中引入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是处于公共权力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一个公共话语领域,它是形成公众舆论、凝聚公共理性并从政治之外规制政治的社会公共空间。公共领域成长与公众自由对话的交往媒介息息相关。以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克服了面对面交流的局限,但由于其内含的"赋权"力量,使公共领域在权力和商业因素的裹挟下发生了"再封建化"和"殖民化"的变异而走向衰落。网络媒介的兴起再度引起了交往方式的变革,并以其非控制性和强交互性的特征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媒体,政治和商业因素操控公共领域的局面被打破,公共领域在网络空间中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去"再封建化"和"殖民化",从而迎来了复兴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周影 《前沿》2012,(22):124-125
一直以来,公共利益都是一个弹性很大、难以把握的法律用语.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涉及公共利益的相关问题都受到了公众的极大关注.本文从界定公共利益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其内涵特征,界定主体及界定程序等相关内容,以求能获得对公共利益的一些认同.  相似文献   

12.
张博 《人民论坛》2014,(3):75-77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它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产权的公共性、难以交易性以及持久的外部效应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要政府干预.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公众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服务供给力度.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1,(3):30-30
张翀在《学术交流》2010年第10期撰文认为,从政治哲学视域看,公共领域是一个与公共权力、市民社会、私人领域等诸多概念重合且具有多重意蕴的复合概念。它是一个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调和沟通二者的意见地带;是以公众为主体,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以自由和公开的表达为保障的社会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14.
陈建新 《桂海论丛》2005,21(2):35-37
规范权力运行,既需要权力制约,又需要权利制衡.必须着力于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衡权力"的模式,通过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合力进取,使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统一于社会整体利益,从而实现公共权力逐渐向公民权利的转化或回归.具体途径为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机制,以及先行完善党内权力制约和权利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危机危害性的加剧,公共危机预防已经成为危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来看,汶川大地震中政府在公共危机预防机制上有许多成功之处,然而也存在思想准备不充分、组织机构不健全、技术和物质储备缺乏、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有效性。因而需要通过增强危机意识、设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技术和物质储备、构建法律体系和利用社会力量等几个方面来完善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冯道军 《求索》2014,(8):112-117
在哈贝马斯眼中,"公共领域"理论的载体依托于公共利益,通过休闲吧、图书馆、学术沙龙等为载体形式将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建构一种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权力领域之间的公共交往与公共舆论空间及话语平台,探究如何维护和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及公共利益的生成。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当中牵涉到公民社会建构的重大工程,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所彰显的对公共权力合法性批判的精神特质,为公民社会所需公民精神之涵养以及民主意识之化育提供渠道。基于此,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当代论域及其归宿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必将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翠绒  邹会聪 《求索》2010,(5):48-50
现代人口健康是个体健康与公共健康的有机统一体。现代人口健康道德动力与平衡机制是现代人口健康最基本的道德运行机制。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是现代人口健康的主要道德动力。平衡机制以社会功利、公众参与、最小侵害、权益补偿为原则,通过个人与社会相互履行义务来实现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动力机制的最高表现在于道德活力,平衡机制的最高表现在于道德和谐。  相似文献   

18.
张成福  李丹婷 《传承》2013,(1):60-61
公共治理是公共权力部门整合全社会力量,管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公共治理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和体现公共利益,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政府公信力和公众的话语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1]莫利更进一步说到,公共领域的体制,其核心是由报纸及其后来大众传媒放大的交流网组成的。[2]即公共领域中,大众媒体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力量将政府、媒体、公众的交流变得更加全面、直接而深刻,并将这一交流过程和结果广泛传播以影响到更多的公众。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沟通的平台。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多元化表达是客观存在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出现了一种广泛…  相似文献   

20.
马开轩 《人民论坛》2012,(23):54-55
目前,国内关于新闻报道权如何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制衡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从权利冲突舍其轻的一般原理出发,文章剖析了新闻报道权优先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理基础,解析了新闻报道权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制衡,这种制衡应仅限于与公共利益、公众兴趣有关的部分,并且不同类型的公众人物隐私权限制的范围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