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认真研究“文化经济”,科学把握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经济工作中要更多地发挥文化的作用,增加文化的含量;文化工作中要更多地考虑经济的因素,运用经济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自身的发展,真正做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在扩张性宏观政策的助力之下顺利进入企稳向好局面,宏观调控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已从"内需不足"更多地转向"结构制约"。我国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时机,充分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注重财政手段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通过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提高低中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来促进消费,调整内需结构;把握税收杠杆调节经济结构的有利时机;创新金融手段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3.
贾康 《人民论坛》2010,(3):19-20
当前,我国经济在扩张性宏观政策的助力之下顺利进入企稳向好局面,宏观调控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已从"内需不足"更多地转向"结构制约"。我国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时机,充分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注重财政手段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通过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提高低中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来促进消费,调整内需结构;把握税收杠杆调节经济结构的有利时机;创新金融手段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从理论上看,反映事物内在联系、体现事物本质特点的关系也就是规律.从实践上看,把握了客观规律就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青年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行动策略发生变化,并形塑着日常工作的生态。通过对20位高中教师的深入访谈,关注其在高考改革中如何应对外部环境,探究教师应对变革的具体方式。从教师工作量的角度出发,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教师工作的实际案例,进一步编码分析构建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工作量的影响模型。梳理出4个主范畴,以教师工作状态为核心,形成由工作环境、工作动机、工作策略、工作需求等要素构成的模型。研究发现,在工作环境上,教师面临学校多维任务要求与绩效管理技术困扰;在工作动机上,直面公正信念与内外部动机来源的矛盾;在工作策略上,教师正在从学科专业素养走向教育专业素养;在工作需求上,需要社会、物质、专业等多重资源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政府要在生均经费投入中合理确定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教师工作量影响调整系数,学校要尽可能地精减教师的负担,为教师作为"教育者身份"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保障,还要变革组织规范文化,创造信任、放权、自主、合作等有利于改革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有三个支点,即政治上"因俗施治",经济上"天下主义"和文化上"华夷之辩"。这三个支点,深刻影响着历代王朝的民族关系和中华民族走向,对做好当前民族工作有重大的启迪意义: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工作;要维护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共同奋斗;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狭隘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监督工作更好地适应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增强监督的实际效果,从各级人大的监督实践来看,需要从总体上搞好"五个结合":(1)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要使监督工作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快节奏,就必须把监督贯穿于政府和"两院"工作的全过程。一是事前要主动介入。通过提前介入有关市场经济的重大问题,提出中肯有效的建设性意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事中要积极参与。要注意在全方位参与经济活动中把握全局,了解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体察经济活动对人大工作的客观要求,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参与过程中,要防止越俎代庖,做到不干预、不包办政府  相似文献   

8.
列宁非常强调执政的共产党人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问题只在于先锋队的文化力量"的著名论断。在列宁看来,俄共(布)所以缺少管理本领和不会做经济工作,是由于党自身的文化水平不够造成的。列宁对共产党人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强调,共产党人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做经济工作,学习和掌握管理国家的本领和知识。列宁还就共产党人如何学习谈了他的看法。他提出,共产党人要善于向资本家、商人、资产阶级专家学习,要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实践学习结合起来,要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  相似文献   

9.
梅剑飞 《群众》2014,(4):57-57
<正>"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南京文化遗产保护已进入‘寸土不能让、寸土不可退’的关键时期,加强保护工作势在必行!"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不久前痛陈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三大病症,他呼吁要有更多的南京人来监督那些对文化保护不力的"糊里糊涂的官员"以及对文化有任何破坏的"糊里糊涂的企业。"与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6,(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强调,做好各项工作必须要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明确要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需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审视和谋划,进一步创新理念和思路、提升标杆和追求,更好地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在深化理解中凝聚共识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12,(2):8-9
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从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发展定位出发,着眼于"稳",立足于"进",以进促稳、好中求快。要做到不偏离总基调,必须深刻认识我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并把握好八个着力点,努力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学生工作理念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形势下要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就要确立"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高校要树立新的"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学生工作理念,使学生工作从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从统一化管理转向个性化管理,从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指导为主。学生为本思想,更多的是体现学生个体的地位和价值,要求学生个人得到尊重、重视,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数据中心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应用虚拟化技术、建设应用平台、建立资源池,要能够为更多、更大、更广泛的应用系统以及应用系统所需的数据提供支撑和运行环境,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安全"的控制之间不断的分析、取舍、调整和融合成为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持续的建设专题,因此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中一方面要从整体上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数据安全的设计,建立与数据中心整体框架相一致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4.
<正>刚刚结束的十七大,提出了未来几年内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中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发生了一个"细微"的变化,那就是,从过去一直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快又好"发展变成了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性论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8项重点工作,其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工作中要求提高城市群质量。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落实好"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高质量发展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是一个动态概念,表现在城乡建设上,  相似文献   

16.
观点     
和谐社会建设既要从"大社会"着眼,又要从"小社会"着手胡锦涛主席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  相似文献   

17.
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鲜明论断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文化发展已经进入承载更多使命、擘画更美好蓝图的阶段。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内在地包含了更多的精神文化的内涵,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国快速和平崛起,需要追求自身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建设先进的军营文化,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文化的概念;合理划分文化结构层次;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目的;在方法上保持建设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统一战线》2013,(8):21-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既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要求各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保证,文化建设是其它工作的基础。"乡风文明"需要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素质的提高必须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而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