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和平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科学构想的出发点是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它的理论根据是“和平共处”;它的政治基础是爱国,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显然,“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丰富了崭新的内容,为和平统一祖国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加强和扩大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政治智慧的结晶。叶剑英同志1981年9月30日代表党中央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就是体现这一科学构想形成过程的一篇重要文献。重温叶剑英同志的这篇谈话,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国家统一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香港和澳门的胜利回归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为港澳的繁荣稳定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新世纪里,我们“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在“一国两制”构想下,尽快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的科学构想──学习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思想陈新建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征途中,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博和契机,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它对和平统一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  相似文献   

5.
从“一国两制”看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王晓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不仅提供了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方式,而且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崭新理论,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孔新民“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辉。学习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而且对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中的几个关系问题侯远长,席梅真“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要准确地把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和关键是正确认识其中的六个关系,这对于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为了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这一创造性构想,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十一亿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是不容动摇的政治原则。在中国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允许中国的几个特殊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允许香港、澳门、台湾保持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这一精辟的概括是实事求是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硕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科学构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本文拟对这个科学构想的由来与形…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提出来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构想,不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丰富了崭新的内容;也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新贡献。本文仅就它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方面的贡献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论述过的新事物。它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相结合的产物,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大胆探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首先,“一国两制”构想全面地反映了国家的属性,对传统的国家观有新的突破。列宁通过对国家产生的历史和阶级根源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人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回归后,“一国两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即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一国两制”的实施,为祖国和平统一,保持港澳台的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回归祖国,是洗雪民族百年耻辱、普天同庆的历史大事,标志着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推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香港回归,增强了中华民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信心。众所周知,在祖国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能否在一个国家里和平共处和长期并存,或者说“一国两制”是否切实可行,是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关键。现在香港回归了,这就用事实证明了用“一国两制”方式和平统一中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统一论坛》2012,(5):24-25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指引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前进方向。这一构想当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是首先被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1997年香港和1999年澳门的顺利回归,回归以来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李言蓉“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共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这一科学构想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有关的具体政策、措施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解决香港和台湾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实行“一国两制”也必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影响。本文对此作些粗浅的探讨。 实行“一国两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和开发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任何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都是继承并发展前代文明的结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样要继承以往时代文明的优秀遗产。古代的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美称。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灿烂  相似文献   

18.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经过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探索和实践。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努力探索和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形成了“一纲四目”思想,为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明确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并使之成为得到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的积极推动和正确领导下,香港、澳门回归问题顺利解决,台湾问题也在积极运筹之中。“一国两制”方针在实践中证明了其可行性并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钱其琛收回香港,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共同心愿。随着1997年7月1日的临近,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使祖国和平统一迈出...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科学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首先被用于解决香港问题。10年来尽管东方之珠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取得了中外称道的辉煌的成功,足以证明“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行之有效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