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为了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很多大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校外兼职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实习生、学生兼职在法律是否具有《劳动合同法》上的劳动者的主体资格目前为止还存在争议,如何把大学生兼职行为纳入《劳动合同法》的保护范畴是保护大学生权益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并提出对大学生权益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劳动法视角看大学生兼职“工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娟 《政法学刊》2013,30(4):52-58
伴随高等教育素质化要求,规范完善兼职大学生特殊群体劳动权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伴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强的竞争意识,体验生活、积累经验的“打工”风潮在大学校园已经蔚然成风,但大学生“工资”受损现象越愈演愈烈,这与劳雇双方市场地位失衡、大学生屈居弱势,维权途径不畅、受害人诉求无门等原因有关,参考外国法对大学生兼职的保护规定,我们应该制定规范大学生校外兼职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权益.  相似文献   

3.
在校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兼职活动,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空余的时间,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大学生兼职现象愈来愈多。但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兼职市场,大学生在兼职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法律定位不准,保护困难重重;社会监管乏力,保护趋于边缘化;学校管理松散,兼职效果不佳;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弱。建议依法将大学生兼职工作纳入普通兼职序列;明确监管主体,加强媒体监督;设立大学生兼职管理中心,统筹兼职工作;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面对发展与就业的严峻挑战,提高自身能力,就成为大学生应对挑战的努力方向,兼职目前成为很多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以提高职业能力的途径选择,有关兼职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目前还缺乏必要的深入认识与研究。因此,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从而为大学生兼职提供有价值的导向性建议,以推动大学生兼职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大学生群体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更高要求,大学生做兼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致使大学生在做兼职的过程中因在法律适用上存在障碍,其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救济,因此,探究并解决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切身利益,也有助于我国和谐法制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日,新《劳动法》正式启动,兼职大学生却依然扮演着一个观望者的角色。本文从大学生是否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为切入点,进而以规范就业与非规范就业为依托尝试兼职与就业的关系,尝试给兼职大学生的法律地位予以定性,力图找出适合这个特殊全体的维权之路。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校外兼职在当前大学校园里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兼职活动中遭侵权之现象也越发频繁,这与我国当前大学生校外兼职法律定性模糊、大学生维权途径狭窄等现状不无关系。本文在厘清几个关键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法制思考。  相似文献   

8.
郭栋 《法制与社会》2012,(13):61-62
目前在校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鉴于混乱、分散的传统的兼职规范对兼职大学生保护不力的情况,本文利用逻辑学上概念划分的研究方法来从法学的视角来对兼职大学生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适用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兼职进行逻辑上外延的划分,然后根据不同的兼职形式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9.
赵爱锋 《法制与社会》2013,(12):177-178
近年来,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益被侵犯的事件屡屡发生。本文将尝试分析大学生兼职的特殊性及其法律性质,进而探讨现行法律对大学生兼职的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兼职权益法律保护的建议,力求对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保护的有效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储备不足、体制、观念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权益遭侵犯的现象经常发生。为切实有效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大学生要提高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国家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校外兼职日趋普遍,然而校外兼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人身安全、个人财产等权益受侵犯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所在高校的抽样调查与深度访谈,在分析当前大学生校外兼职合法权益受侵害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大学生校外兼职合法权益保护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尧国庆 《法制与社会》2012,(13):169-170,182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在学习的空余加入到兼职的队伍日益壮大,大学生兼职已经是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毋庸置疑,大学生在做兼职的过程中收益匪浅。通过做兼职大学生既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又能锻炼自己的社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但是,伴随着大学生对兼职岗位的需求日益增多,在兼职过程中他们的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也与日俱增。在权益遭到侵害后,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高校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校外兼职,由此引发了相应的法律问题:在校大学生是否为《劳动法》所保护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准确定性此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面对大学生兼职权益屡遭严重侵害的现象,保障兼职大学生的权益刻不容缓。对我国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主要研究进路之一就是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域外兼职学生权益保障机制进行分析和借鉴。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中外对兼职大学生权益保障机制的对比,我们拟在立法、制度建构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尝试与完善,最终使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假期生活结束了,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在假期走出校门出外打工或实习,除去赚钱的因素之外,积累经验、锻炼自己,为将来就业增加砝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假期打工兼职的过程也是风险重重,需要大学生们在谋职、求职、就职时擦亮眼睛,保护好、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陈俊霖 《法制与社会》2012,(20):231-232
本文源于笔者所主持的全国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在校大学生实习和兼职面临共同困境下的权益保护体系探讨》的调查报告,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对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当前在校大学生实习和兼职过程中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保护其合法权益成为一大难题.法律保护的缺失使得权益保护失去依据,因此迫切需要法律保护的回归,进而构建完整的权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兼职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而大学生兼职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维权意识薄弱;兼职中介机构不正规;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高校帮扶力度不高。规范大学生兼职市场秩序,有效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需要从大学生自身、监督管理机构、用人单位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非政府组织介入大学生就业服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参与大学生就业服务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和政府的缺陷,它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就业指导、本文指出就业援助.充分挖掘非政府组织的提供就业服务的潜力,拓展参与就业服务范围和层次,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兼职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然而兼职时的权益保障仍比较薄弱。存在大学生对兼职性质的认识不清、大学生兼职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难、大学生自身依法维权意识不强、高校职业指导不够等问题,对此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适当扩大高等学校职能范围、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处罚力度、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适当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等加强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生校外兼职因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不合理、因工受伤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工伤赔偿以及职业介绍机构的欺骗等现状致使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受侵害现象严重。基于大学生劳动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和原因,以及民法在调整大学生劳动权益方面的缺陷和劳动法在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方面的优势,应该用劳动法来切实维护大学生兼职过程中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