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在贵州毛南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时,陆续收集到一些藏于村民家中的"民间文书",其中涉及土地契约方面的文书主要有田地买卖契约、分关文书、换约、送约等。这些文书虽然是用汉文订立的,但却真实而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研究贵州毛南族清朝民国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2.
在彝学研究中,关于彝文的创立与发展问题,在学术界颇有争议,认为彝文一是变形汉字,二是仿汉字,三是与汉文同源,四是在汉文影响下创立的。提出上述四类观点的主要依据:(一)某些彝文字形与汉文字形相同、相似、相仿,(二)某些彝字读音与汉字读音相近;(三)彝汉两种文字都有“六书”造字法;(四)彝文创立晚,汉文创立早。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及其论据,从表面上看,似乎各不相同,然而就实质而言,  相似文献   

3.
广西龙胜1741年未建厅前属义宁县,现为龙胜各族自治县。吴金银领导下的以侗族农民为主并包括瑶、苗、壮、汉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震撼了清廷,为龙胜的历史谱写了新的一页。 (一) 人们习惯把桑江代表整个龙胜县境。在整个桑江流域的二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侗、苗、瑶、壮、汉各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在万山丛中披荆斩棘、开荒造田,过着俭朴的  相似文献   

4.
关系契约理论解释了劳动关系的多重属性,以新的解释视角克服了古典契约论的缺陷.虽然契约始终是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但劳动关系是一种长期契约,具有不完全性,选择、交换和未来意识共同交织于一体,关系规范、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共同调整着劳动契约.用关系契约解读劳动关系,能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界定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为劳动法律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案情】2003年4月29日,谢某与谭某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契约》,将自有的政府解困房一套以人民币40000元卖给谭某,并办理了房地产买卖契约公证。之后,谢某将上述房屋交由谭某。2012年6月7日,谢某向漳州市地方税务局缴纳了上述房产的权属转移契税,同年谢某取得上述房屋所有权权属证书和国有土地使用证  相似文献   

6.
婚姻关系是自有人类以来便客观存在着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它虽然基于人类异性的关系之上,但仍然是由繁衍后代的需要和生产方式来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婚姻关系的内容及其调适原则也都各自迥异。奴隶社会是买卖式婚姻关系,男子对女子的生杀予夺之权几乎是唯一的调适途径;封建社会是依附式婚姻关系,神权、宗法、伦常便是普遍的调适准则;资本主义社会婚姻主要是金钱契约关系,其调适手段突出显示了金  相似文献   

7.
以中人为代表的契约"第三方群体",是中华法系契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清代、民国云南财产买卖活动中的重要法律现象。其广泛存在于清代、民国云南买卖契约中,发挥居中说合、促成交易、见证立约、担保债务履行和解决纠纷等作用。这些功能的生成,与当时云南血缘与地缘结合的宗族共同体社会结构、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本土文化传统,以及习惯法主导契约法领域的法制传统密不可分。这一群体的作用机理对当代契约制度具有借鉴价值,今天我们在相关法律制度的设计中,应培育"第三方群体"的当代意义替代者,紧扣中国本土实际构建当代契约的"第三方群体"制度。  相似文献   

8.
法制就意味着对契约的保护华东师大法政系蒋德海上海海运集团公司党校王靖敏现代社会的一切关系,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契约关系,都具有契约的性质。契约维护着人们的关系,也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因此,法律维护契约,也就意味着维护社会秩序的一切。而我们社会中的一切无序...  相似文献   

9.
正《敦煌契约文书研究》,系"中国法律史学文丛"之一,王斐弘著,520页,43.2万字,商务印书馆馆2021年9月出版。敦煌法学是敦煌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敦煌法学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敦煌契约文书,广涉借贷契、买卖契(包括一般买卖、土地交易)、租佃契、雇工契、养男立嗣契和放妻书、放良书、分书和遗书,可称为"敦煌五契四书"。  相似文献   

10.
鲁史豆腐香     
沈仕春 《今日民族》2010,(6):66-66,F0003
鲁史镇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东北,是凤庆县江北片区的文化中心、交通枢纽。镇域总面积347.81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苗、壮、傣等12个民族。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长眠着流芳千古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这里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居住着汉、彝、苗、白、仡佬等20多个民族;这里山川秀丽,胜景天成,有着国家森林公园百里杜鹃。  相似文献   

12.
掮客,作为市场交易的中介人与经纪人,古已有之,至宋代,在市场上更趋活跃。作为居闻交易者,掮客增加了流通渠道,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市场运转,并通过主持交易活动与契约买卖、赊欠买卖,推动了市场有序化进程。但其唯利是图的本性,又驱使掮客成为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7,(10):F0004-F0004
被誉为“中国铝都”的平果县坐落在右江河畔,为百色市东大门。全县总人口46万人,总面积2485平方公里,主要居住着壮、汉、瑶、苗等民族。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登记是美国房地产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多数地方实行的是契约登记制度,主要用于公示和地方政府征税。在美国,无论是房地产买卖、抵押、出租及房地产证券化等,都有一个前提,这就是产权清楚。根据美国房地产契约登记制度要求,凡是影响房地产权益的文件、契约、抵押合同、租赁合同、房地产征税、法定规划图等,都要登记。房地产登记机关一般是房地产所在县的政府登记办公室。申请登记的文件契约必须附有完税证明,同时交纳登记费。  相似文献   

15.
潘萍  王郁芳 《湖湘论坛》2013,(3):107-112
作为当代性别关系调节的主要方式,社会契约已经成为和谐性别关系,特别是和谐婚姻家庭关系构建的基础与规则。但是,对于性别关系的调控,尤其是对于丰富而感性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控,社会契约始终存在着自身的功能限制。因此,倘若期冀通过社会契约的途径实现两性在平等基础上的关系和谐,则必须综合历史与现实的考量对各类性别契约,尤其是婚姻契约的不完全性所造成的妇女特殊劣势进行积极的纠正与必要的补偿。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成员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使命型契约:社会个体对政党的主义与价值特别是政党使命高度认同,自愿加入政党,把自己的权利乃至生命让渡给组织,承诺严格遵守党的规章制度,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为政党使命的实现不懈奋斗。形势的复杂严峻与使命的光荣艰巨是使命型契约订立的两大基础性背景因素。意识形态的引领性、契约内容的义务性、契约关系的权威—服从性、契约履行的风险性、契约违反的强惩戒性是使命型契约的特点。这种使命型契约发挥着思想的向心凝聚、决策的有效执行、群众的带动引领作用。今天要更好发挥使命型契约的作用,契约设定的使命蓝图就必须与现实有效对接,契约明确宣示的指导思想就必须与时俱进,契约就必须规定更严格的评价与监督机制、更严格的惩戒与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从现代经济学角度看,所有的市场交易,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通过契约关系来表现的。由于不完全契约的现实存在,信用及信用制度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要求,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不完全契约与信用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不同于法学中的契约概念,前者的内涵要比后者的内涵宽泛得多。经济学将所有的市场交易都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并将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8.
“屯堡人”是明代“屯军后裔”,属于汉族的地方支系,集中居住在安顺地区,约有25万人口。清道光时以人们共同体的群体意识见于地方志,在民族学的境界方面则经历了由“汉”到“苗”再回归“汉”的过程,表现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9.
关于苗族和瑶族的历史渊源关系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尽管目前在不少问题上认识尚不能达到一致,但是,苗族和瑶族在历史上有渊源关系,同源于一个古苗瑶部落则已为汉文献所记载,为这两个民族语言的同源词、语法以及风俗习惯、历史传说、图腾崇拜等大量的共同性所证明,也为大多数历史、民族和语言学家所公认。正因为这两个民族在各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相似点,因此在解放前不少人认为苗与瑶就是一个民族,“瑶人裔出于苗”。常把苗当作瑶,把瑶当作苗;有的人认为苗族因为避免反动统治的徭役而退居山地成为“无徭人”,瑶族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认为苗族迁徙入湘黔的为苗,入湘南、桂、粤的则为瑶等等。虽然这些看法不一定正确,但它却反映了苗族与瑶族的密切关系。由于苗族与瑶族的渊源关系已经明朗,本文就不准备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无谓的复述,在此专就苗族与瑶族的历史分化问题即古代苗瑶部落集团何时分化这一问题,从现代  相似文献   

20.
韦桂元 《传承》2013,(10):12-12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红水河上第一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天峨县始终立足资源优势,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县域经济永续发展。一、生态立县是天峨的必然选择天峨东邻南丹县,南连凤山、东兰县,西接百色乐业县,北与贵州省罗甸县隔红水河相望,居住着壮、汉、瑶、苗、布依、毛南等14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6.8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