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法之 《支部生活》2006,(11):44-45
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 ①配偶: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因此配偶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只有存在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才能享有配偶继承权。若男女双方系非法同居、重婚等违法两性关系,不具有婚姻的效力,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具有配偶身份,不享有配偶继承权。  相似文献   

2.
婚姻法     
1、什么是婚姻法?其调整对象是什么? 婚姻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基于这些关系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我国婚姻法第一条规定:“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规定说明婚姻法所调整的不仅仅限于婚姻关系,而且还包括基于婚姻而产生的家庭关系。 婚姻法调整的对象,是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它包括: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结婚的条件和程序;离婚的原则、程序以及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教育,财产、生活问题的处理。此外,还有有关夫妻、父母、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等。  相似文献   

3.
婚姻法是身份法,有别于财产法,这是基于它的调整对象主要是亲属身份关系.与财产关系相比,亲属身份关系是人伦关系,是自然的事实;而财产关系是法律关系,是人为的、创设的事实.人基于出生而最初与父母、继而与其他亲属形成亲属身份关系,他们之间使形成人伦秩序:辈分的确定、两性的禁忌、供养的义务等等,在没有法律规范的情形下,这一自然的人伦秩序即已存在,也是人类得以延续的自然过程,由此决定婚姻法具有伦理性和传统性.其伦理性表现在:婚姻法中的法律规范同时也是道德规范,两者有很大的重叠性;婚姻法在适用中应尊重婚姻道德和家庭伦理.其传统性则表现在:婚姻立法应尊重本民族传统习俗,是本国家的固有法;婚姻立法还应尊重婚姻家庭生活的事实状态,应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不应过于超前.婚姻法的伦理性和传统性对于婚姻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配偶名分权与第三者隐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者介入他人的家庭生活,侵犯了他人配偶的名分权、对配偶身体的相对所有权、同居权以及对忠诚的维护权,冲击了婚姻的基础--夫妻感情,造成无过错方的精神痛苦.<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配偶名分权与第三者隐私权的法律界定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冲突.正确的法律选择应该是:以公序良俗为指导原则,从法律上认可夫妻受侵害方取证的合法性,坚持配偶名分权高于第三者隐私权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邓芳 《求实》2005,(Z1)
法的理念 ,不外乎正义 ,正义的本质就是平等 ,因此具有普遍性。法是共同生活的秩序 ,正义、合目的性及安定性 ,就是法的共通性。夫妻财产制是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 ,在其内容上由亲属身份法和亲属财产法构成。前者属于婚姻家庭的人伦秩序 ,是严格意义上的身份法 ,它具有了强制的人身性质 ,体现了夫妻之间、家庭共同体内部强烈的人身连接机制 ,因此表现出情感性、伦理性、人身平等性等相互依赖的特点 :后者由前者派生 ,但更贴近于财产法范畴而具有财产法的特征 ,它指人们作为财产主体 ,参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而在夫妻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婚姻法》、《继承法》关于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规定,包括夫妻财产制、夫妻间的抚养权利和义务、夫妻财产继承权。夫妻财产关系与夫妻人身关系同为夫妻关系的内容。夫妻财产关系不仅涉及夫妻双方利益,还涉及第三人利益,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在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前提下,既要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也要保障夫妻的合法财产权益及第三人的利益,尤其注意对弱者利益的维护,如此才能达到保护婚姻家庭、保障交易安全、维护经济生活秩序、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张正德 《探索》2001,(1):136-137
通过分析婚姻的本质,论证了修改婚姻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应是坚持社会本位,协调兼顾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提出和论证了规定夫妻忠实义务等四条使婚姻法的天平向弱者倾斜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妇女权益保障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夫妻一方持结婚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可以申请查询另一方的住房等财产状况。“夫妻互查财产”。是对婚姻中的减信提供法律保障,还是过度干涉婚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大家各抒已见,众说不一。  相似文献   

9.
在夫妻离婚的情形下,夫妻一方未经配偶同意,擅自将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公司股权通过与他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方式转让他人,该转让协议在法律上是否合法有效?本文认为,认定此问题,一是应明确夫妻一方以夫妻共有的财产投资入股,所取得的股权及股权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二是在夫妻离婚情形下认定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既应适用实体法又应适用程序法,三是如果夫妻一方的转让行为存在有符合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严重损害了配偶一方的利益,依法应当认定无效。  相似文献   

10.
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一部重要法律。通过向社会公布草案和广泛征求意见,《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较好体现了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该法的通过也有利于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提高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关于配偶权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先提出配偶权概念的英美法系国家认为,配偶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我国学者认为,“配偶权是指基于合法婚姻关系而在夫妻双方之间发生的,由夫妻双方平等专属享有对方陪伴生活,钟爱、帮助的基本身份权利”。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婚姻关系为夫妻相互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现行立法在遗失物这一点上存在的问题,并比照世界各国的法律,从权利义务平衡的角度出发,对完善这方面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夫妻财产制度是婚姻立法中极为重要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经过几次修改,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婚姻法》应做相应的修改,并对非常夫妻财产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蓉 《四川党史》2003,(2):22-25
权利与义务作为既矛盾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关系。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而确保权利义务价值的实现。一、权利与义务的一般关系(一)权利义务的一般关系与具体关系权利义务的一般关系是对特殊和具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抽象化和普遍化。因此,权利义务的一般关系概括了所有特殊或具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现象和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利义务主体的广泛性。凡受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主体都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即权利义务的主体。所以,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重点关注中国婚姻匹配结构对人们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女高男低"的婚姻匹配结构,目前居于主流的"男高女低"模式更有利于夫妻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但这种作用却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即对已婚女性而言,在教育水平上高攀的婚姻更有利于她们幸福感的提升,而对于已婚男性而言,收入高于配偶则令他们更易获得较高的幸福感。此外,研究还特别关注了性别角色认同对上述关系的影响机理,并发现这一因素对丈夫群体和妻子群体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居昊 《奋斗》2004,(12):19-20
民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一个法律部门。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的规定,民法是调整具有平等地位社会成员之间(即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 ,夫妻财产日益多样、丰厚 ,财产关系日趋复杂。为了更好的规范夫妻财产关系 ,2 0 0 1年实施的新《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个人持有财产和约定财产制作了具体规定。财产关系是婚姻家庭得以延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夫妻关系的核心。夫妻对财产的享有的权益和负担的义务 ,是夫妻财产关系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身关系开始弱化 ,财产关系逐步加强 ,因此 ,夫妻的财产权益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一、夫妻财产权的基本特征夫妻财产权是夫妻对夫妻财产所享有的权利 ,是夫妻对婚前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  相似文献   

18.
虽然许多美国人对婚前的性行为与婚外恋不以为然 ,但他们却把婚姻看得很神圣 ,从申请登记到举行婚礼 ,整个程序复杂而庄严。美国各州的法律对婚姻有着不同的规定 ,但一般来说 ,申请登记结婚的人年龄必须满十八岁以上。男女双方登记前 ,需要进行血液检验 ,以确认双方没有血缘关系。这一环节绝不是形式主义 ,绝不是走过场。这是美国社会以科学的态度 ,正视客观现实而采取的一种非常必要的措施。因为在美国 ,普遍性的婚前性行为、高比例的婚外恋、多次分裂又多次组合的家庭 ,加之美国社会对堕胎的反对与限制 ,都会留下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后代…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命科学时代的到来,胎儿及其法律保护将成为21世纪的"时代课题".由于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其人身利益一旦受到侵害,无法以民事主体身份获得法律保护.现实生活中,对胎儿的损害主要是损害胎儿的生命键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侵害,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医疗领域,如产前检查、治疗以及生产过程中;二是间接侵害,即侵害孕妇人身权利的同时,间接侵害了胎儿的人身利益.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正因为如此,司法实践中,胎儿所遭受的伤害大都视为对孕妇或产妇的人身损害.然而,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母亲的利益都不能完全囊括胎儿人身利益.要解决胎儿利益保护问题,必须从权利能力制度寻求突破.文章检讨了传统法律人格的缺陷,借鉴了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胎儿保护的立法经验,认为未来民事立法应当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所谓夫妻财产制度是指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夫妻财产制度在婚姻家庭立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夫妻纠纷的妥善处理,关系到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保护,甚至关系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稳定。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虽然比1950年《婚姻法》和1980年《婚姻法》在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