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希望与抉择:陪审团的功能与实现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陪审团制度是古代陪审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整个现代陪审制度的重中之重。陪审团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保证司法公正,其实质是对诉讼程序一般“自治性”的更高层次的强化。虽然陪审团制度也具有耗时、耗财、低效,甚至容易产生偏见、带来审判的不确定性等负价值,但其正价值明显大于负价值。陪审团的主要制度设计包括陪审员资格的确立、陪审团审理案件范围的设定和陪审团审理程序的建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陪审团制度的结构因素有三:一是陪审员个体素质的外行特征;二是陪审团事实认定集体交流方式和秘密色彩;三是陪审团与法官组成的二元审判法庭。为准确认定事实,英美法系裁决人员的心理素质和组成结构成为证据排除规则、法官指示规则以及裁决标准的规范形成和制度运行的前提条件。虽然我国陪审制度与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都有制约国家权力、强化民众认同的民主价值以及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双重功能,但是由于陪而不审、审而不判、议而不决,作为民主象征的我国陪审员参与审判制度需要在陪审法庭的随机组成和陪审裁决的公众认同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0年至2011年发生在韩国的18起真实案件的影子陪审团评议过程的观察和评议录像的内容分析,研究了陪审团裁决的约束力、陪审员数量、定罪和量刑方面的陪审团评议以及法官对陪审团评议的介入.总体来说,影子陪审团轮流发言积极参与评议程序,并且陪审员在辩论过程中彼此尊重,出现误解法律、混淆定罪和量刑事实的情况比预想的少.陪审团规模与评议质量之间没有决定性的关系.尽管令人鼓舞的和有待改进的方面并存,但是韩国陪审团评议的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随着时间流逝,韩国的陪审制度有望逐步发展为一种能够加强普通民众的民主参与并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稳定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司法制度中的一大特色。美国陪审团审理案件的程序相当复杂,尤其是在陪审员挑选的过程中,无因回避权的滥用使得陪审程序冗长。所以,在美国使用陪审团审理案件存在诉讼成本过高且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由于陪审团成员一般都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其审判的能力和公正性广受质疑。  相似文献   

5.
法国重罪法院及其审判程序极具特色。其法官分别来自上诉法院和轻罪法院 ,只受理重罪案件 ,一般每三个月开一次庭 ,属于非常设性法院。从程序上看 ,重罪案件要先后经预审法官的初级预审和上诉法院刑事审查庭的二级预审并由其下达起诉裁决 ,才能系属于重罪法院 ;案件审理实行严格的陪审制 ,陪审员的产生要经过产生年度陪审员名单、形成开庭期陪审员名单和组成审判陪审团三个环节 ;实行一审终审 ,其评议与表决方式也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陪审团评议过程是组成陪审团这个特殊群体的陪审员们通过讨论相互影响 ,最终作出裁决的互动过程。本文运用群体动力学一般理论将陪审团视为一个功能性团体来研究其评议过程 ,从新的视角对陪审团审判制度作了深一步地研究。作者认为研究实践性很强的法律问题时 ,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 ,应当适当采用新的方法 ,从新的研究角度入手 ,以实证材料来支持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陪审制度最早源于古西腊时代的梭伦立法,英国被誉为现代陪审制之“母国”。大陆法系国家的陪审制度源于英国,但由于现实国情等因素,大陆法系国家又将移植于英国的陪审制度赋予了自己的特色。大陆法系国家陪审制度与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征:陪审员以个人身份参加案件的审理,陪审员与职业法官具有同等的职权,陪审员在诉讼过程中只参加法庭审理等。  相似文献   

8.
陪审制度与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陪审制度与对抗式审判的关系陪审制度最早源于古代雅典和罗马时期。英美法系的现代陪审制度保留了古典陪审制度的主要特点。第一,陪审团由普通公民组成;第二,陪审员在审判前对案件没有任何偏向性意见;第三,陪审团在诉讼中始终处于冷静旁观的地位;第四,陪审团单独行使事实裁定权。英美法系程序法律的许多特点都与陪审制度息息相关。对抗式审判与英美法系中其他程序法律制度一样,深深扎根于陪审制度之中。1.从对抗式审判产生过程看。对抗式实际上是一种由控辩双方主导进行,法官作为仲裁者确保双方遵守规则的竞赛,“理论上处于平…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陪审制度的存废之争(一)废除论。一是完全废除论,即完全废除陪审制度,既不采用英美法系的陪审团模式,也不采用我国现行的参审模式。二是部分废除论,又可称为制度变更论,即废除现有陪审制度,变参审制为英美的陪审团制。他们认为参审制是大陆法系对陪审团制不成功移植后的不成功变更,陪审员职权与职权主义的诉讼体制存在先天的矛盾,参审制不如陪审团制来得科学。(二)支持论。支持论者无一例外对中国现行的陪审制度提出批评,在坚持陪审制度应当保留的前提下,提出了几种改革意见。一是完善论,即在原有陪审制度整体不变的前提下,细化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英国诉讼制度的根本变迁是陪审团制度在王室巡回法庭的建立。伴随王室巡回法庭在整个司法组织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陪审团成为关涉自由人诉讼的主要审判组织形式。通过考察中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之间博弈、民众认知理性的发展等因素对审判组织形式变迁的影响,探析英国陪审团制度形成的基本动力要素,为我国的司法制度改革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陪审制作为司法民主的民主性是有限的,它是“民”主与“官”主的结合.陪审员来自民间不等于能代表民意,他们在审判中通常需接受法官的指示,且各国都只有少量案件实行陪审.陪审团具有历史局限性,在西方它曾是社会变革的武器,但高潮已过.司法权追求的首要价值是公正而不是民主,陪审制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时才可能被采用.我国陪审制将如何发...  相似文献   

12.
在人民陪审员日趋花瓶化的背景下,河南的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可谓开创了我国陪审制度改革之先河。争议声中的陪审团试点工作有序展开,逐渐深入,不但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陪审团成员库,而且将陪审团试点应用于刑事、民事以及行政诉讼,所处理的案件亦具有明显的服判息诉率高的特点。与此同时,因受制度、体制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人民陪审团尚没有充分发挥其提升司法公信力的作用,还存在陪审团成员选任机制不健全、陪审团功能定位不明确、陪审团参审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亟待通过制度的完善加以解决,以进一步扩大司法民主的路径,促进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并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陪审团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3.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法治国方针理念的重要背景下,对人民陪审员遴选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需要。对我国现有的陪审员遴选制度进行改革,基本的方法路线是,减少司法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人民陪审员遴选的话语权,初步建立以咨询陪审团为核心的试点项目,将人民陪审员的遴选范围作进一步的缩小来确保对人民陪审员素质的要求,其次扩大人民陪审员遴选随机性,改变法院对人民陪审员遴选制度的价值认知。  相似文献   

14.
除各种免除人员外,香港现行陪审团条例规定有责任充任陪审员的是:“年龄在21岁至65岁之间、理智健全、非聋哑人、非盲人或患其他疾病的、品行端正、生活富足,在香港居住了一定时间,且他们既懂英语,又能听懂证人证言、律师的陈述及法官对证据、辩论等的总结者。” 1、免除充任陪审员的人员 《陪审团条例》规定的免除人员有:行政局和立法局的人员,市政局及区域市政局的公职人员,法官(包括法院系统的长官、验尸官、裁判司及太平绅士)以及其他涉及司法行政的公职人员(如警察、惩教署人员、监视缓刑犯的官员、法律方面的援助人员、法院人员、注册总署人员等)、正执业的大律师和律师及他们的书记官、香港基督教会和犹太教会的神职人员、医生(包括牙医、兽医及药剂师)、军职人员、移民入境事务处人员、海关人员、税务部门人员、消防事务处及此类机构的雇员、精神病患者。另外,驻港外交官和英联邦各种官员及他们各自的家属均特别免除。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英国公民福蕾尔在担任一件毒品案件审判的陪审团成员时因违法使用互联网接洽被告、搜索被告信息而被控藐视法庭罪,成为英国第一个因在案件审理期间滥用互联网被判刑的陪审员。该事件发生后轰动了英国司法界,互联网对英国陪审系统带来的冲击开始被关注,成为英国陪审制发展上的一个新难题。,分析互联网对英国陪审制的挑战及其原因,找到英国陪审制的出路,正确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国的司法审判制度改革所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当诉讼案还未了结而法庭正在积极审理的时候,任何人不得对案件加以评论,因为这样做实际上会给审案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影响法官、影响陪审员、或影响证人,甚至会使普通人对参加诉讼一方产生偏见。……我们决不允许法院以外的“报纸审讯”、“电视审讯”或任何其他宣传工具的审讯。  相似文献   

17.
零陪审现象是指新选任的人民陪审员从其担任陪审员之初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参与过任何形式的案件审理的情形.零陪审现象的成因与陪审员与法官对陪审制度的功能认识不足有关,但归根结底在于现有陪审法律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这就要求摒弃陪审员精英化思想,扩大陪审员规模;着重陪审员道德及责任感培训而非法律培训;改参审为陪审,对陪审员职能重新定位;对陪审制度的法律规范细化,完善陪审员权利、责任保障和监督机制;完善诉讼法律相关规定,保障陪审制度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陪审团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团制度 ,是英美法系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审判制度。英国陪审团对参与审理的法院和审理的案件类型 ,陪审团成员的任职资格和产生程序 ,陪审团在法庭上的职责等都有其特色规定 ;英国社会对陪审团参与法庭审理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9.
陪审制在近年理论界成为一个核心话题,有存废之争,有健全之论,有移植之说,有相对合理之言。陪审制的两大基点是抗辩制的庭审模式和证据制度。抗辩制的庭审模式是陪审员听审的条件和基础,而听审是陪审员形成判断的前提。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是陪审制生长的土壤,要使陪审制得到真正有效的实行,必须完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军现行军人陪审制度存在着一定弊端陪审权力不够明确化;陪审员选任制度尚未规范;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现行陪审制度缺乏自身特点;陪审配套制度尚属空白等,改革与完善我国现行军人陪审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着眼于我军法制建设的发展,结合我军实际,可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改革与完善确定合理的军人陪审员选举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合理的民主选举程序;明确军人陪审制度的范围;严格军人陪审员资格的审查;加强陪审员培训,建立陪审配套制度,明确陪审员的待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