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世纪行》2006,(11):14-14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07,(6):17-18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文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145号)的精神,从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云南省成立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相似文献   

3.
韩建军 《传承》2012,(13):76-77
通过对近几年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专著的统计分析,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深化和定义,国内学者及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 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 参照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书,尤其是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以及1966年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5.
郝建平 《前沿》2009,(12):98-101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要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尽快出台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等几个方面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它是一种无形的、活态的、需要通过口传心授、参与感受等方式传承的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工艺、民俗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5,(4):91-91
6月初.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召开,文化部提出当前将着重抓好5项工作措施,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文化部计划从今年至2008年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规定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面、深入的普查。2.推荐和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文化部今年开始建立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8.
李红勃 《人权》2014,(3):56-60
一、文化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相似文献   

9.
蒋晖 《今日民族》2013,(7):52-53
非物质文化是一个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云南是边疆民族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但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现代社会强势文化的冲击,本土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受到严重威胁,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面对当前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历史契机,社会各界需大力支持在云南用先进的理念,建立云南文化传习学校,以职业教育的方式推进云南非遗保护及其文化传习,推进云南非遗科学、有序、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民间自觉及引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涛 《前沿》2009,(5):82-8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和乡村域市化过程中加快失落的背景下,民众的主体性、民众的文化自觉、民间力量的热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莉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2):97-101
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在科技和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为地保护那些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包装、改造,使其适合现代消费者的口味,适合时代的需要,并带来经济效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开发利用可以并行不悖,但是开发利用代替不了原汁原味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蒙景村 《人民论坛》2012,(11):116-117
水书习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是水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该文在分析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传承机制,为水族地区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而智慧的仡佬人创造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文化遗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仡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和文化意识。但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文化趋同化加强,仡佬族表演艺术类非物质遗产正逐步淡出人们视野,其保护与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潘春 《今日民族》2009,(8):29-30
云南省水族族别确认时间较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被划入相近语系民族。云南水族主要聚居在富源县古敢水族乡境内,其他地区分布较少。就富源水族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1.由于富源水族处于散杂居地区,现能讲水族话的本民族人员已经很少。2.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工艺制作,如音乐、舞蹈、器乐、雕刻、印染缺乏传承人。3.民族服饰的制作已被淡化,传统服饰制作传承乏人。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苑利  顾军 《学习与实践》2006,(11):118-128
作为一种活态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物质类文化遗产有着很大不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秉承以下十项基本原则: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物质化”原则;②以人为本原则;③整体保护原则;④活态保护原则;⑤民间事民间办与多方参与原则;⑥原真性保护原则;⑦多样性保护原则;⑧精品保护原则;⑨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原则;⑩保护与利用并举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命题日益引起来越多的人们重视的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也逐渐被社会所关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非物质文化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如何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深渊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其民族性、大众型和时代性的特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的推动先进文化的前进.是摆在广大文化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人士面前的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字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  相似文献   

18.
刘淑娟 《人民论坛》2013,(12):126-128
尽管现阶段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旧很多,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认识薄弱.部分保护“非遗”的提法不符合“非遗”的基本原则与观念;存在理解“非遗保护”方面的误区;不能科学地认识保护“非遗”的主旨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我们根据相关的法律规范与理论来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话语下,有关文化传承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以国内公开出版和发表的学术论著为线索,着重从文化传承概念的再认识、文化传承机制的探寻、文化传承与变迁的探讨、文化传承人的研究、文化传承途径的创新探索五个方面,对近年来此语境下学界关于文化传承的研究作了综述,以期展示文化传承的研究成果和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