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期间关于起草、修改《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的九次讲话以及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谈话要点,这些珍贵材料充分印证了邓小平为我们党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做出的不朽的贡献.在认定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性质的前提下,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和过.毛泽东同志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是犯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错误.这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错误,给我们党和国家造成了灾难性影响.为此,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已成为当时全国的“热点”问题.邓小平同志从维护毛泽东历史地位出发,提出要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首要的是认定毛泽东同志错误的性质,这是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尽管毛泽东晚年犯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性质与林彪四人帮的问题性质不一样、林彪四人帮是反党集团,利用毛泽东发动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前一个时期,有些同志把“文化大革命”发生和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仅仅归咎于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错误,甚至归咎于个人品格。这样一种观点,夸大了个人的历史作用。单以个人的作用,既解释不了“文化大革命”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十年,粗看很相似,细想并非一回事。“文化大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并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即所谓“继续革命理论”,既不符合马列主义,也不符合我国实际,是完全错了。“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4.
一、纪念毛泽东学习毛泽东这个问题我想讲两点认识: 第一,要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要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是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在全党批判了“两个凡是”之后,开始纠正“左”的错误,当时,社会上有一小部分人,产生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夸大毛泽东的错误,甚至全盘否定。因此,邓小平同志郑重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小平同志鲜明指出:“回想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可能到  相似文献   

5.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大革命”的动因,是“文化大革命”历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曾有过如下论断,即:在1957年至1966年期间,一是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二是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三是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四是林彪、江青、康生等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仅就发动“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同志“坚决顶住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执著的科学态度,领导全党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赢得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赞赏和拥护。此后的10  相似文献   

7.
罗平汉 《党史博采》2004,(10):36-38
“文化大革命”爆发前,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一线的重要领导人,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与毛泽东有明显的不同。历史证明,邓小平当时的主张是正确的。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日益严重的大批判,邓小平说:“那些‘革命派’想靠批判别人出名,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台。”1962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由此开始,政治上的“左”倾错误再度发展,毛泽东与中央一线领导同志间对形势的估量和工作指导上的分歧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8.
《求实》1981,(Z2)
这一部分是《决议》的核心内容。它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功过,系统地概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的丰富内容,充分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正确领会这一部分的内容,不仅对于做好党的工作和指导我们的行动,是极为重要的,而且这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一部分共讲了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第二个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三个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个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第五个问题是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9.
《求实》1981,(Z2)
这一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但在这十年中,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着重讲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巨大成就和重要经验;第二个问题是讲十年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第三个问题是讲十年中党的一切成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取得的,这个时期工作中的错误,责任同样也在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0.
任全才同志的《1959年庐山会议纠“左”问题刍议》(刊于《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1期,以下简称《刍议》)提出3个主要论点,一是自第一次郑州会议到庐山会议,毛泽东从未讲过纠“左”的话,却多次强调反右和批判反冒进;二是从庐山会议通过的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一系列讲话看,都不是反“左”,而是反右;三是由于庐山会议的出发点是反右,因此才把主张彻底纠“左”的彭德怀等同志打成右倾反党集团。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以与任全才同志商榷。 一、《刍议》指出,“自第一次郑州会议到庐山会议,毛泽东从没讲过纠‘左’的话,却多次强调反右和批评反冒进。”笔者认为,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是否曾经提出过纠“左”的概念,而应着重考察是否在实际上纠正了工作中的“左”的错误。事实上,毛泽东也在多个场合下表达了批判“左”倾错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大力推行极左路线,不仅思想、政治是非被严重颠倒,而且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正常秩序也都被严重搞乱。因此,“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①成了力图扭转“文化大革命”混乱局面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呼声。 但是,在毛泽东全局上仍坚持“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的历史条件下,公开否定“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12.
从粉碎“四人帮”开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两年中,党和国家组织的整顿,冤假错案的平反,开始部分地进行。这时,党内外同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是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这固然是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同时也由于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了“左” 的错误。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揭批“四人帮” 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的错误影响.这次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阶段的历史档案中,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画面: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说法:经过十年的“大民主”,现在还讲民主就是“时机上的错误”。这种看法,有的同志认为是错误的。他们认为,首先“大民主”不是民主。“文化大革命”的实践已经证明,所谓“大民主”实质上就是有领导地煽动起来的无政府主义。其次,认为讲民主要看  相似文献   

14.
张家康 《党史文苑》2008,(11):16-2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运动之初,毛泽东曾设想以较短的时间结束“文化大革命”,然而,动荡不定的局势,远远出乎他的意料。他一次次地修订时间表,但是于事无补,以致这场历史性的灾难,竟然绵延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是我党历史上发生的一次严重的“左”倾错误。这个“左”倾错误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给全面清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创造了条件。一九七七年八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重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但是,当时由于党对全面清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的思想准备不够,特别是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在指导思想上还继续犯“左”的错误,以致这次大会没能做到  相似文献   

16.
彭斯 《当代贵州》2011,(9):65-65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道路。这是毛泽东同志逝世以后我们党所遇到的一个全局性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党和国家摆脱“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进行指导思想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本文拟就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问题做一番考察,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8.
从粉碎“四人帮”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所造成的严重恶果的影响,国内外出现了一股“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当时,对毛泽东的评价,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中国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的功过问题,也“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以往的历史和今后的发展全局问题。”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这项艰巨的历史使命。面对这股狂风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中会会通过的《决定人在强调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时指出:“特别要注重制度建设”。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重内容。学习研究他在这方面的论述.对于贯彻落实《决定》,具有极其深刻的启发作用和重大的指导意义。“制度是决定因素”。在总结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卜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时,邓小平主张,过去有些问题的责任要由集体承担一些·当然毛泽东主席要负主要责任。“单单讲毛泽乐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①本来,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伟人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同时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在一生的后期,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5页)毛泽东的晚年多被诟病,除过1957年搞反右运动、1958年搞大跃进外,批评者主要指责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极“左”思潮的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曾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据此有些人便不负责任地指责毛泽东就会抓阶级斗争,搞政治排除异己,搞建设不懂经济,等等,个别人甚至著文对毛泽东进行无耻诽谤和人身攻击我刊组约的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先生的这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梳理了晚年毛泽东深邃的战略思想,发掘了毛泽东对党、国家、民族“忧患如山”的伟人情怀。这篇文章本身及其研究视角,对我们正确地学习思考历史、科学地进行中国现代史研究,都是有所启发有所裨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