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晓蓉 《各界》2013,(11):81-85
1945年7月,六参政员对延安的访问,是国共两党关系中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事件的主角都是社会贤达。他们虽是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但延安之行用的却是个人名义;他们虽没有受国民党的指派或共产党的邀请,却得到了两党领袖的应允,甚或寄予了某种期望;他们在延安一同商讨,一同参观,接触到的人大致相同,看到的风物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2.
俞国 《学理论》2009,(11):68-71
国民参政会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和其他抗日党派发表政见共议国事的民意机关。它的设立是国民党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开放政治的一个重要表示,虽然它没有任何实际职权,仅属一个咨议机构,但是,它为中共和其他党派提供了一个发表政见的政治舞台,是抗战期间中共团结和联合中间势力、揭露和批判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内战政策的重要阵地。中共中央南方局和《新华日报》充分利用了这一重要阵地,呼吁政治民主,广泛联合中间力量,揭露和打击国民党顽固派,为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孙建华 《学理论》2009,(20):52-53
抗战前十年,中国公债结构出现内债化、国债化和多元化的趋势。此时发行的公债因战争和政治冲突的影响仍主要用于维持军政开支,公债较少用于经济建设,这使得政府信用未能通过政府投资及其乘数作用来有力地推动当时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公债这种政府信用形式只有在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在政府积极运用行政力量来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提下,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才会通过政府支出乘数效应的提高而有效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一个全新的名词开始在全世界回响,这就是“知识经济”(knowldgeEconomy)。知识经济将开始替代工业经济而成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这一重大转变,其意义比200年前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更加深远。各国政府,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重视国民...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因此,对政府机构改革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到十五大召开之前,这期间我们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几次机构改革都走人了循环的怪圈。用一个形象的公式表示出来就是:人员和机构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这个循环怪圈的产生,使得我们的政府机构改革进展缓慢,严重滞后,没跟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机构的改革成为世人瞩目的热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行政机构大调整。在此之前,我国已进行过三次机构改革。1982年机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宣布,国务院决定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机构改革。1982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央机构精简问题的会议上,作了《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重要讲话。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第2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议。随着国务院机构改…  相似文献   

7.
老陕张奚若     
史飞翔 《各界》2013,(10):1-1
张奚若(1889年~1973年)字熙若,自号耘,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政治学家、西方政治思想史学者.1941年3月1日,国民党召开国民参政会二届一次会议.会上,张奚若当着蒋介石的面猛烈抨击国民党的腐败独裁.蒋介石感到难堪,按铃提醒,语气平和地说"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从此不再出席参政会.参政会下次开会时,国民政府照例给他寄来了开会路费和通知,张奚若当即回电一封:"无政可参,路费退回."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8,(36)
在今年3月份的人代会议上,罗干同志作完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说明的时候,全场是二分钟的鼓掌,后来又以97%的高票赞成通过,这反映了大家对机构改革的关注,对机构改革的热望,也反映了大家对这次机构改革的认同。但是,机构改革涉及到利益的调整,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具体...  相似文献   

9.
梁玉娇 《学理论》2013,(15):161-162
山西省因战争环境恶劣,在抗战期间没能成立省临时参议会。直到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要求成立正式参议会,山西省才匆忙着手成立山西省临时参议会,以为省正式参议会之成立做准备。山西省临时参议会选举参议员34位。会议审查议案九十三案,通过决议五十七案,关于民政保安类二十六案,财政经济建设类九案,教育文化类十四案,书面动议八案。另外山西省临时参议会对省政府的施政报告进行了审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的完成,从今年开始,我国 将进入地方机构改革的阶段,目前部分省市的机构改革方案已经得到中央批准。为了加深对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的认识,现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行的三次地方机构改革情况作一介绍。 1982-1983年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80年代初期,随着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各地增设了许多经济管理机构,导致地方党政机构猛增。到1982年年底,省级政府机构平均达到80个左右,有的省市高达90多个,出现了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现象,因此,中央决…  相似文献   

11.
《行政与法制》2002,(6):1-2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社会信用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杆。诚实守信既是WTO规则的要求,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然选择。因此,全面提高我国社会公信力,倡导诚实守信,尽快建立健全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信用有机组成的国民信用体系,应该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树立起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则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全面提高社会公信力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进行了三次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客观环境的限制,政府机构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问题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为此,机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今年3…  相似文献   

13.
深圳特区是一个综合改、的试验场,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探索。它的运行情况怎样?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今后应当向哪些方面继续改革?本文从系统总结的角度出发作一个概要的介绍,供各界研讨参考。(一)深圳特区的行政体制改革动手较早,从1981年开始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它以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的变动。改革的主要内容与进展是:第一次改革是1981年底至1982年初。当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旧体制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实行简政放权,撤消专业经济管理机构,将一批专业经济管理局改为经济实体。通过改革,…  相似文献   

14.
工业经济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是当前深化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方面。搞好工业经济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换政府管理职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要求作适应性改革提点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继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机构改革的原则、思路和内容后,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专门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是把党的意志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的具体实践,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同时标志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开始。 一、三次政府机构改革效果不良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于1982年、1988年、1993年先后进行过三次机构改革。这三次改革都是为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以  相似文献   

16.
自从作为社会权力机构的政府问世以来,它总是要在经济生活中以各种方式发挥作用,而在企业存在的社会中政府与企业二者必然联系在一起。因此,如何安排政府与企业各自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历来就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尤其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给政府...  相似文献   

17.
《各界》2012,(4)
傅斯年是“五四”的产儿。他在北大求学时幸运地赶上了那个历史的节骨眼,而且成了扛大旗的人。他和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盘了“新潮社”,创办了《新潮》杂志。1919年5月4日那天他是学生游行的总指挥,站在大时代的浪头上。1945年7月,当他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访问延安时,毛泽东曾和他有过一席长谈,并当面推许评他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他却回答:“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临行时,毛泽东手书北宋诗人钱惟演的诗句相赠:“不将寸土分诸子,刘项原来是匹夫。”  相似文献   

18.
从1998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三年政府机构改革,先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是地方政府机构。此次改革是在初步市场化的经济对政府机构提出新的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一次以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为核心的改革。理顺的关系包括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事业单位、中央与地方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分工、相互协作。已进行了3年的机构改革成效到底如何呢?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1998年开始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确定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精简机构和人员。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  相似文献   

19.
政府机构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具有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客观动力源的间接性,即此项改革是通过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来体现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作用的,这种动力作用对机构改革是间接的;二是改革本身的“自我”性,或称政府领导机关及领导者的自我革命,是指向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及领导方式的改革,与政府所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同;三是改革的时段性,即不象也无必要象经济体制改革那样不间断持续推进,而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针对现存突出的问题集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各层级地方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明确各级政府的定位,分析垂直管理问题,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公共管理,可以让地方政府机构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