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家也会迷信吗?●反思的基点:审视和回顾“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历程●五四所提倡的科学其意义更为宏大,是一种精神和方法科学家会迷信吗?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因为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常常也信仰宗教,那是有神论的,也有一些相信占星术等等迷信行为。这就需要仔细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了。若是仔细想一想,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也并非容易说清楚。人们常常把科学与自然科学混为一谈,一提科学家多指自然科学家;又常把科学和技术相提并论,这都是不严格的。至于迷信又常和宗教混淆,更是不应该。佛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等),…  相似文献   

2.
力耕 《人民公安》2012,(1):24-27
郑先平坦言,当一个人成为权威后,往往会被盲目相信,而一旦没有人指出权威的失误,权威稍有不慎就会犯错。刑侦工作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迷信,不能出任何差错。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别人对他的质疑。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迷信都是在有神论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都相信和崇拜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鬼怪、神灵、上帝。就其思想体系而言,都是唯心主义的有神论,是反科学的社会意识。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宗教与迷信又各有特殊性,它们之间在许多方面都有明...  相似文献   

4.
“法轮功”现象的滋长蔓延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是一些人不能准确地识别宗教与迷信、科学与伪科学,被李洪志的歪理邪说所蒙骗和愚弄。因此,提高识别宗教与迷信、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有助于防止类似现象的发生。一宗教与迷信有相同之处。从思想本质上看,两者都是在有神论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都是盲目相信和崇拜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从理论上说,两者都是唯心主义,尽管其有系统与不系统、精致与粗糙之分。但是,不能由此得出  相似文献   

5.
当代城乡青少年迷信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对安徽省10城市(合农村)的3045名青少年进行价值观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城乡青少年迷信观的主要状况以及不同地域青少年迷信观进行了相关比较,分析了形成的基本原因,对教育引导提出了建议。总体上看,当代青少年相信迷信的比例不大。城乡青少年迷信观存在差异,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可以逐步减少相信迷信的比例与程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大凡贪官,内心往往惶惶不可终日,就求天拜佛祈求避邪呈祥,逢凶化吉。他们有的迷信“风水”,有的相信幸运数字,有的热衷烧香拜佛……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旗号,借着“舶来”的种种巫术,迷惑和欺骗公众。据一项网上调查显示,80%以上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巫医跳大神能治好病”这类迷信说法,可是对于披上了时尚外衣的“现代迷信”,他们却丧失了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佐人 《现代领导》2008,(4):37-37
诚然,我们不可低估自私观念对人们的侵蚀人类社会产生私有制,以及同私有制相联系的向私观念,已有几千年了长期以来,历代剥削阶级不断地鼓吹什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等等。这些所谓“格言”,往往被人奉为天经地义的信条,其影响远非短时期内便能肃清的。  相似文献   

9.
伤心过后,我并不会因为这些不愉快的时候而让自己变得冷酷起来。我依然相信,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大部分的入不会刻意要去伤害别人。真正的尊重别人,是基于自己对于作为一个人的尊重,从心里面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有多少优秀的人才长年在一个位置上停滞不前,是他们不再努力,还是缺乏才智?都不是,而是他们没有展示出他们的潜力,他们的形象就让人相信:“他不适合更高的位置!”人们总是相信,工作效率、能力、可靠性及勤奋工作是让他们有机会提升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仅有这些条件,你就能在工作中被提升。忽略了对整体形象的塑造,会既得不到上司的注意,也得不到同事的承认。那么,成功形象的秘密是什么呢?只有展示出一个与期待的职位相符的形象,展现出一个可信、有潜力、值得信任的形象,你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上司和同事才能相信你适合更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一场对迷信和伪科学的反击正在神州大地上展开。实事求是则是我们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思想武器。一切迷信和伪科学都是违反实事求是原则的;只要把实事求是精神贯彻到底,迷信和伪科学将无处容身。一、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的精髓,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信仰马列主义,而不信迷信和伪科学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行动的指南。人们总是通过自己的意志按信仰的指使去行动。美国当代哲学家悉尼·胡克说:人类是奇怪的动物,他们即使在为活命而斗争的时候,也是在他们为某种信仰所鼓舞时才斗争得最卖力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但不…  相似文献   

12.
徐正军 《群众》2008,(4):59-59
文明素质渗透在人的思想意识中,外化在人的言行举止上,是判断一个人有无教养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现实生活中,文明往往寓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例如在公共场所不吸炯、不随地吐痰等等,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提醒自己:提高文明素质,从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3.
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连续七天得不到粮食,只能吃些没有粮米的野菜。颜回过意不去,便去讨米做饭,饭快熟时,掉进了一些灰尘,颜回想不管它吧,恐不洁净;扔掉它吧,又觉得可惜,也不吉利。于是,颜回一把抓起来就吞吃了。不料,这一举动被孔子无意中发现了,孔子很吃惊,误以为颜回是在偷吃,待了解实情后,孔子感慨叹息:“所相信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还不可信,所依准的是心,可是心里揣度的仍不可依。请弟子们记住:认识、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容易啊!”(《吕氏春秋·任数》)根据经验,我们知道,认识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4.
儿童流浪,并非今日有之,也非中国所独有,它是具有历史渊源并且带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儿童流浪的多寡,不同层次地反映f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往往与这个国家自然条件的优劣、贫富之间的差距、人口自身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笔者曾对湖南省怀化地区收容遣送站1994年中所收容的837名14岁以下的流浪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这些儿童中,因贫困被迫外出流浪的405人;逃学与盲目外出闯世界的353人;被家庭遗弃的10人:被拐卖的16人;被黑社会诱惑浪迹社会的53人。这些孩子的家庭出身各异,有农民、工人、干部、知识分子、个体户等等。从客观…  相似文献   

15.
伪小人     
说真话不容易,让人相信真话也不容易。如果我说不喜欢名牌西装,这话就很难让人相信。很多人惊诧之余,总是从狐疑的笑目中透来诘问:你是买不起就说葡萄酸吧?你是腰缠万贯不想露富?是不是刻意矫俗傲物装装名士?是不是故作朴素想混入下一届领导班子……他们问来问去,怎么也不觉得这只是个服装的问题。我无论怎样真实地招供,也不会得到他们的核准。这些人不相信也不容忍现在还有人斗胆不向往不崇拜不眼睛红红地追求名牌奢华,他们已经预设了答案,只需招供者签字画押。他们不能使招供者屈服的时候,就只能瞪大眼恍然大悟:世故,见外,城府深,这号人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哈哈哈。  相似文献   

16.
<正>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偶像是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供奉的人像"。这些东西往往是通过塑造一个形象——死去的人或者传说中的英雄,被人们所崇拜,这些东西叫偶像。新华词典还有一种解释,"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和理想"。偶像崇拜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我认为人类是需要宗教的,现在中国是个无神论的社会,其实无神论也可能产生多神论,现在好多"大师"就是在钻这个空子,他们把自己自封为"大师",让人们对其进行顶礼膜拜,而许多中国老百姓  相似文献   

17.
看多了美剧,就觉得好看归好看,却也是有套路的。譬如,破案类的剧中,总是男女搭配,女的精明强干,整一个“女汉子”的形象.男的机灵圆滑,大智若愚,这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另外,这类剧中,往往男主角是一个具有不一般功能的人,如《灵书妙探》、《超感神探》、《超市特工》等等,这些人物的超强功能甚至是特异功能,给剧情带来了很多的趣味。  相似文献   

18.
盛应文 《前沿》2014,(21):191-193
传统文化在民间社会还有一些充满活力的东西如节庆活动、乡约民俗,等等,它们在传统的体系当中原本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而长期被人忽略了,但在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这些传统型态一直保持着相当的活力。然而传统文化的内容,若需要传播和普及,这就离不开文本的形式。从传统的载体来看,或者说从一般学术或学理的角度谈传统文化,其范围的认定往往必须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典籍为依据,最终往往是书本决定着传统文化所应包含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工作不好找”相信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而另一方面,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有些人即使所在国有单位即没活干又只能发到少量工资甚至发不下工资却不愿离开;有些私企明文要招下岗职工却又问津者寥寥;有的工作农民工愿做,城镇无业失业者却不肯“屈就”……对这类问题的一般解释往往是说城市下岗职工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标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素质低下等等。  相似文献   

20.
人生活在世界上没有钱不行,吃饭、穿衣、看病都需要钱,有了钱才能生活的好,生活的好就是幸福。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某些人很有钱,表面看也很潇洒,其实不然,他们内心有时苦闷,炳躁,尤其是家庭、生活、工作、夫妻矛盾等等,这些问题搅拌在一起,往往给当事者造成一种无形压力,甚至有时难以自拔,面对亲手创下辉煌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