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3,(7):31-32
《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了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确立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立党为公还是为私,掌权为人民还是为自己,工作为党的事业还是经营"安乐窝",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和分水岭。共产党人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就在于坚持了立党为公、一切为了人民。为此,当前正在进行的"三讲"教育活动,把宗旨教育作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把宗旨教育作为"三讲"教育的重点,这一方面说明了它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干部队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当前进行宗旨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就是说在党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必须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谋利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  相似文献   

5.
张传鹤 《党员干部之友》2013,(3):F0002-F0002,1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一切奋斗、牺牲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北京支部生活》2013,(16):8-10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要论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11月)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  相似文献   

7.
任何政党都有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图,也就是说,各党有各党的宗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2页)中国共产党据此确立了自己奋斗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把它写入了党章。共产党员从入党那一天起,就立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通过勤奋学习和实践锻炼,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问:“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强调“最广大”?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什么?答:这是由我们党的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坚持和发扬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并赋予新的时代特点和内容,这是新形势下为人民服务的题中之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不仅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主体.无产阶级政党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因而它的一切活动,只有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符合它的本质要求,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别的政党的根本区别所在.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过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政党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相似文献   

10.
<正>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一切奋斗、牺牲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其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因为: 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在自己全部活动中的创造性的运用,是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苦环境中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三个代表",归根到底,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无产阶级政党从不讳言自己的政治立场,公开宣称共产党就是要代表和反映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工人阶级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宣告,与过去一切运动不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并且,在其"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这一本质属性,就注定了党的历史使命与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切身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去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就失去意义。从阶级性看是这样,从先进性看亦是如此。先进性是无产阶级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明确认定自己的任务决不仅仅是"解释世界",而是要"改变世界"①.贯穿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始终的"全部问题",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即"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②.致力于反对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并最终向着共产主义前进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自主的运动"③.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5,(11)
<正>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唯一宗旨所在。当前,推进"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必须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3,(6)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概括,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员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人、组织成员和领导者,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多层次性、依赖性和复杂性三大特征。领导干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7.
陆艺佳  雷家军 《党史文苑》2024,(4):42-45+50
<正>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还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为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奋斗,还是仅为夺取政权而斗争,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及无产阶级革命与历史上其他一切政党及其革命的根本区别。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中国向何处去”作了十分明确的回答,不仅提出“要建立一个新中国”,而且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描绘出了宏伟蓝图。他指出:“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多年以来,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其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因为: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正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读到《新湘评论》2014年14期"要言要论"栏目黄建国的文章《坚持三线,当好表率》,这是一篇政论文,也是一篇美文。文章把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概括为"主线""基线""底线",这主、基、底三字如果用汉字字眼艺术来说,用得十分贴切,引经据典也十分到位,如主线引用了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基线引  相似文献   

20.
为大众--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锻造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走在时代前列的情怀优势“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的党。《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在自己的纲领文献中开宗明义确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