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大学的民族学研究早在30年代就开始了。30年代初老一辈的民族学家杨成志、吴文藻等在云南大学从事民族学的教学与研究。1937年,方国瑜教授在云南大学创办“西南文化研究室”,编辑《西南边疆》杂志,出版西南文化研究丛书,虽然在民族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但仅只是少数学者的“个人”事业,是一个“冷门专业”。1950年以后,云南大学文科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民族识别与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等工作,他们以科学研究的成果为党和政府制订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在云南大学的领导与教师中,民族学的地位,如何开展民族学教学与研…  相似文献   

2.
1997年1月18日,云南大学邀请在昆参加“国家教委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第二期)”的部分中青年学者,就云南大学发展人类学民族学,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加强人类学民族学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西南和西部民族学研究等问题进行座谈。来自全国各地的15位学者在座谈会上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云南具有发展人类学民族学的资源和条件,云南大学计划建设民族学重点学科以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服务是有远见的举措,开展区域性学术交流与合作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方法,云南大学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与会者的发言,综合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合理定位开拓前进——云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云南大学科研处云南大学1923年建校,从建校之初,即以“研究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传播正义真理”为宗旨,倡导“发扬东亚文化,研究欧美学术”。75年来,云南大学一直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强调...  相似文献   

4.
投稿须知     
正《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相似文献   

5.
正民族学是云南大学的特色与优长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在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中,我们不能忘记,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的拓荒者与奠基人:方国瑜。方国瑜(1903-1983年),1903年出生在云南省丽江县纳西耕读之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36年夏,受聘到云南大学执教。他为云南大学中国民族史、中国边疆史地、中国历史文献学、云南地方史、民族学的创建作出了前无古人的重大贡献。在民族学与民族史的研究中创造了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6.
投稿须知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记忆与回忆为主题的研究风气日渐兴起,发展为欧美学术界跨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流行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记忆理论,大多以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的经典论述为源泉,并结合各国的学术传统及经验研究而批判性地发展起来。进入新世纪以后,这股“记忆之风”在中国学界和公共空间激起“发掘记忆,重构历史”的学术意识。在中国社会、历史及文化的研究中,值得重视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民间传说与历史记忆;社会记忆与乡土重建。记忆的历史研究,不应是“科学史学”的障碍;相反,它不仅拓展了通往“历史真实”的渠道,而且为认识人性之本相提供一种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自1948年春至1979年初的三十余年,几乎全是在云南渡过的,云南大学与我的学术生涯关系密切。解放后,我的第一篇学术代表作《试论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的学说》就是在《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3期上发表的,并印有单行本。《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1975年起改为《思想战线》直至今天,我虽远在北京,却一直是这个刊物的爱好者和长期订户。我先后在此刊物上发表过两篇拙作:一是《试论原始社会的分期问题》(1980年5期),二是《论拉法格对民族学与经济民族学的贡献》(1985年第1期)。今天为纪念《思想战线》出刊100期,我作为一个民族学工作者,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表示我的祝贺与希望。  相似文献   

9.
投稿须知     
正《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南方”的浮现,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在蓬勃兴起,并且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全球南方”研究的兴起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多个领域,既专注于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又拓展了社会间关系研究的视角,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思维定式,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球南方”的浮现实际上正在改变大国兴衰的历史条件,对基于美西方历史经验的国际关系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直接触及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问题。对正在兴起中的“全球南方”研究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南网 《今日民族》2018,(10):63-63
9月22日,第八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口述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会议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召开。论坛紧紧围绕“口述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实践”主题,以口述环境史的方法和理论为切入点,对接学术发展前沿,深入探讨口述环境史研究中的选题、对象、方式、规程、成果等诸多问题。本届论坛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凯里学院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大学等科研单位与出版机构的近70位嘉宾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F0004-F0004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相似文献   

13.
《贵州民族研究》2017,(3):F0004-F0004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学、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相似文献   

14.
百期致读者     
百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刊物而百,说明它已由幼小而壮大成熟起来,有了自己的一段可观历史。其实追溯历史,《思想战线》还更为长久。它的前身是《云南大学学报》,创刊于二十年代。建国前,许多著名学者如吴晗、冯友兰、楚图南、白寿彝、姜亮夫、徐嘉瑞等在云南执教期间,都曾为之撰稿,由此有了注重学术的传统。《思想战线》创办以来,经过几任主编、编辑的不懈努力,又在这一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刊物的特色和作风。这就是,以研究我国西南边疆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为重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正因为这样,《思想战  相似文献   

15.
投稿须知     
正《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为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相似文献   

16.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最初是蔡元培先生从德国介绍来的,一九二六年他发表《说民族学》一文,可以算是资产阶级民族学传入我国的最早著作。在蔡先生倡导下,这门学科逐渐发展,在后来的国民党统治区里,一些大学开了这门课,还成立了研究机构,不少人到少数民族地区实地调查,也出版过一些著作。可是,运用马列主义研究国内民族问题,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开始了,它的历史比资产阶级民族学之传入还早。在延安时期,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出版了专著《回回民族问  相似文献   

17.
投稿须知     
正《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为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相似文献   

18.
投稿须知     
正《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术类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相似文献   

19.
投稿须知     
正《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民族研究》2016,(4):封4-封4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为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特对来稿作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