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与现代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津 《岭南学刊》2008,47(1):59-64
马克思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从社会关系的维度对资本作了存在论的阐释,并将资本批判作为现代性批判的落脚点。马克思早期的几本著作,对资本的现代意义及其局限,分别进行了经济批判、政治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中国作为后发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直面资本。为此,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立场,尊重历史的辩证法,反对资本万恶论和资本永恒论。  相似文献   

2.
高兹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指向性和理论穿透力,全面深刻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内在矛盾、发展形态和超越之路。以逻辑视角为主要线索,以总体性的眼光对高兹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进行全景式的审思、剖析和探赜,对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认知与评价当今“数字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实际上包含着为何批判和如何超越数字资本主义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方面,数字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外在形式上虽然经历了从产业资本主义、商业或金融资本主义再到数字资本主义的形态变化,但在内在本质上并不会因其自身的有限改良而逃脱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历史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演进,资本主义数字生产方式正以不可遏止的强劲势头将它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必然会对其他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重演发达国家的数字化道路,但漠视或忽视这种影响显然也是不明智和不合时宜的。因此,把握和应对数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批判数字资本主义弊端的同时,探索超越数字资本主义、走向数字社会主义的可能路径,就成为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是科学分析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增殖逻辑导致的生产扩张、分配失衡和消费强制造成了资本主义内部危机。本文立足资本增殖逻辑全球化的大背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规避国际经济危机传导、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破除消费主义影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英姿 《求索》2012,(5):134-136
资本逻辑以无止境地追求利润和无限制地自我增殖为最高目的,带来全球性的贫富对立和资源环境生态危机。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在于审视资本逻辑在世界观—价值观上的二元论、自我中心性之于自然、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物化和异化;在生产—经济维度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非生态性和反生态性;在社会—人性维度揭示资本逻辑所造成的颠倒对立的社会和畸形狭隘的人性,导致了人的世界与自然世界的总体对立。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埃伦·伍德认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所有类型的殖民主义的经济与军事扩张都是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为基础,当代以资本剥夺逻辑为信仰的新帝国主义仍然延续着这种丛林法则。当代新帝国主义的丛林法则呈现出貌似正义实则侵略的悖论特征。伍德关于新帝国主义新丛林法则悖论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对外经济与军事扩展的霸权主义本质,也警示我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坚守和平崛起的中国立场,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为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景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土地之间)的冲突既没有达到今天这种不可调和的地步,也没有构成马克思理论批判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马克思生活时代的主题,并构成了马克思全部理论批判的矛头所向.尽管如此,马克思还是秉持深刻的人类关怀,将其深邃的理论目光投向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8.
审美人类学对美的历史性理解,一是指美是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发生的;二是指历史是美的发生基础和氛围;三是指美之为美的观念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历史感。“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代表了两种典型形态的审美人类学:一种是侧重生活感觉的审美人类学,一种是侧重文化仪式的审美人类学,两种形态的审美人类学都批判了美与日常生活的疏离。审美人类学的历史视野和批判精神赋予了其整体性美学和反思性美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王海传  岳丽艳 《求索》2012,(12):78-80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收益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马克思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作用,又断言它是人类活动所采取的最后一种奴隶形式。梳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脉络,盘点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视角,明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根据,对于规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风险,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赵培 《求索》2010,(12):117-119
资本批判是一个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领域。国内理论界经过多年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积极成果。资本批判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情况、新变化与资本逻辑之间的关系;需要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与资本的内在要求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国内学者以更客观、更开放的心态来认识和评价资本。  相似文献   

12.
杨东柱 《前沿》2013,(7):50-52
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始终与资本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一切都围绕着资本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形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体现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等形态的变化之中,以资本为主导的三大拜物教,更是有力地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资本核心的地位。资本生活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3.
区别于传统的自然时间概念,马克思所阐发的"时间"是扎根于人的现实物质生产活动当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社会时间。正是在这种时间观的变革中,马克思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首先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以"生成性时间"批判了资本主义"千年王国"的意识形态幻象。随后深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物化劳动时间"批判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政治经济学指认。最后,以"自由时间"构建起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完成与价值完成。通过"时间"范畴来管窥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马克思思想理论的要旨提供了广阔视野。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以及不同形式的混合资本在我们的经济领域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力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资本的核心精神就是致富欲,勤俭、节俭构成实现资本目的、维护资本核心精神的两大基本因素。资本精神因在特定历史阶段更加符合社会历史的规律而成为经济领域的主导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公认,并依靠其强大的物质力量而成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我们应当把握以致富欲为核心,以勤劳、节俭为支撑的资本精神体系,结合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具体状况和社会传统,寻求彼此之间的结合点,对其进行改造和转化,使其植根于社会主义文化土壤中,从而创造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5.
陈璇 《前沿》2014,(17):70-71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增值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也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接踵而至。面对当代现实危机,迫切需要理论上的解释和指引。马克思站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借助资本的逻辑展开对现代性问题的辩证性批判,重新构建了现代批判的规范基础。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不仅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要害,更是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商品、货币和资本经济范畴的逻辑递升,马克思着力对资本的拜物教性质进行了批判分析。他认为资本的出现是一个新的时代,由于雇佣劳动出现才确定了其统治。资本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过去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权。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生息资本以及地租的拜物教性质,指出资本的拜物教性质不过是暂时的必然,资本的界限将导致它自我扬弃。  相似文献   

17.
高飞 《长白学刊》2014,(2):15-20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逻辑主线可以概括为如下三大问题:"资本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非理性的资本是如何被理性化的?""理性化的资本是历史的终结吗?"这三大问题分别体现了资本批判的哲学存在论起点、科学内容、政治诉求。以此观之,国内学界关于资本批判的两种主流看法,即"一般规律应用说"和"资本逻辑自否定说",均属对马克思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陈积银  孙月琴 《探索与争鸣》2023,(11):75-86+193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是数字平台进行货币化转化的关键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用户的线上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具有生产性质的数字劳动。在数据资本化阶段,用户的行为数据成为平台生产数据商品的原材料,资本创造性地打破了雇佣劳动的剥削界限,通过对数据商品价值的私人占有,实现了对无雇佣数字劳动者——用户的剩余价值剥削。为确保数据要素的无限供给,数字平台在数据资本化基础上,不断加强资本数据化的进程。在数据资本驱动之下,平台不断拓展新形式的数据生产空间,加速迈向数据垄断资本主义,通过扩大再生产助推数据资本循环。面对数据资本化与资本数据化,中国应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小说的开创者,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作家将笔触伸向传统的乡土社会,以西方现代性文明为参照,批判社会的"病态"来引起疗救的注意;沈从文等乡土作家则开辟了乡土小说的另一种价值选择,即以审美和崇尚的目光关注原始的自然性生命,使得乡土小说的创作潮流产生了分流与嬗变。但从改造国民性格、重塑民族精神的角度来看,二者又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20.
姜飞 《思想战线》2006,32(3):66-70
布迪厄质疑“谁是话语的主体?”即使拿媒介曾经具有的无比灵动的审美知觉来进行辩护也无济于事,主体已经消失在媒介话语的地平线上。媒介是人的延伸,但延伸的是假肢,在媒介化生存的大背景下,主体已经被媒介话语运动场中的主体所替代,主体不再审美,带着媒体假肢冒充上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