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又是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过渡.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和谐既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和形成混合所有制进而形成共同信念和价值观的过程;也是一个产业结构高度化,各产业从业人员相互流动相互协调,从而二元经济结构得到根本改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兴国 《学理论》2012,(20):244-245
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利用课堂主阵地,巧妙地透过市场营销学知识的讲授,使高职生不断树立和谐意识、强化和谐精神理念,培养和谐能力,从而曲径通幽,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出力。  相似文献   

3.
加强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须得从源头上提高认识。传统“和谐”理念与个人修养之间具有逻辑上的蕴涵关系,和谐社会的理想重视个人修养,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良好的个人修养。  相似文献   

4.
贾玲 《学理论》2009,(2):24-25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和谐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培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所以,我们要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创建和谐的舆论环境,培育和谐的精神风貌,坚持以人为本,在求真务实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大学校园,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家和万事兴",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它要求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管理者必须坚持民主制度、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6.
和谐原本是中外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和谐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属于美学范畴,和谐之美历来与对一个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和谐社会的由衷向往相依相连,形成了东西方根深蒂固的崇尚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王利捷 《学理论》2012,(4):73-7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和谐是关键。然而,目前农村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和谐农村的构建。通过对保定农村伦理道德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和谐保定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彭富明  彭红涯 《学理论》2009,(17):100-101
物质文明的兴盛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文化领域的繁荣才是一个大国绵延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需求的现实反映,世界文化多样性诉求的一种积极回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为推进和谐世界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力。  相似文献   

9.
和谐原本是中外美学思想巾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和谐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属于美学范畴,和谐之美历来与对一个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和谐社会的由衷向往相依相连,形成了东西方根深蒂固的崇尚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论制度和谐     
制度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求,论述了制度和谐的科学内涵,指出了民主性、参与性、平衡性、可调节性及价值认同性是构建制度和谐必须把握的五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梁丽萍 《理论探索》2007,1(6):119-123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压力,并对政治体系提出了相应的诉求.我国的政党制度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而且其自身就是一种和谐的结构.我国政党制度能够提供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社会整合、政治民主和政治稳定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精神动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前提条件.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给予人文关怀,实施人性化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和谐、有序、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新构想.与西方的现实主义仅关注大国间的均势和平、理想主义(自由主义)提倡民主和平或制度和平不同,和谐世界关注的是在和谐正义基础上的和平.具体来说,从政治上看和谐正义是各个国家平等相处,各得其所的正义;从经济上看和谐正义是指各国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正义;从文化上看和谐正义是指承认差异,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强调不同文明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正义."和谐世界"构想赋予了和平、平等等全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观新的内涵,提出了包容、多元、共赢、和谐等新的伦理价值理念,提出了国际正义的新维度,是新的国际政治伦理观.  相似文献   

15.
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文化核心与本质属性,文明的缺失与失衡必然造成社会的畸形与失调。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纠正文明结构失调现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要求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福全  胡昊 《学理论》2010,(27):224-225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和谐校院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如何用"和谐"精神,实现图书馆的和谐管理,是高校工作者应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要准确地对和谐社会中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实现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设网络图书馆等,大力推进高校图书馆的和谐管理。  相似文献   

17.
<论十大关系>充分体现出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和谐思想.具体体现在以社会分层理论为基础,以建设社会主义为价值目标,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途径的政治、经济、文化一体的和谐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继续解放思想,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中心来进行,要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人类的自觉和为人的价值取向。为人的价值取向是任何一个文化所内含的要求。任何一种文化都内含有以确保群体内部和平和稳定为价值取向的和谐特质。构建和谐文化需要处理好文化的和谐特质与非和谐特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和谐的思维方式与非和谐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和谐视野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视野下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当理清思路,找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本质、着力点和关键点。文章论证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本质是创新大学文化;着力点是加强师德建设;关键点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