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吕婕 《学理论》2014,(2):75-7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我们更加不能忽视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一个国家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需要依靠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和引领,一个企业也同样如此,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引领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先锋力量。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员工的文化教育;坚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使命问题,也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不仅是企业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更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
蔡达峰 《民主》2014,(8):6-8
<正>文化体制改革,目的是发展文化。文化为用,体制为器。但两者各有规律,体制要适应文化发展需要。犹如我国经济体制,是指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和政府这个系统一样,文化体制也是一个庞大的范畴,甚至可能比经济体制更加复杂,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文化与体制的关系。文化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全局文化体制,是文化活动组织和职权关系相配合的制度形式,它从国家文化发展需要出发,以国家基本文化制度为依据,以组织体系与职权配置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4.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市场条件下,企业发展更加依赖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而构建核心竞争力,起决定作用的是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培养人才、造就优秀职工队伍为目的的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精神和灵魂,一个企业一旦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会极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崭露头角,铸就辉煌。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1)
实践证明,特色效益文化建设意义在于,其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支持,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奠基之石。建设和推进特色效益文化,重要在于:要把效益文化建设作为党组织的重要工作目标;要把效益文化建设作为基层单位宣传教育职工的重要内容;要把效益文化建设与生产区队成本控制工作有机结合;要把效益文化与企业勤俭节约精神相融合;要把效益文化做为检验干部、职工的一项职业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6.
李勇 《学理论》2012,(4):23+2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  相似文献   

7.
郭漱琴 《学理论》2012,(27):89-90
文化是一种对世界时时刻刻都有影响的作用力,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与世界,文化也是一种软实力,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重大.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同样也影响和改变着它的读者,深入探讨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大学图书馆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大学图书馆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同时提出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如何用文化引领大学图书馆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从客观存在到主动建设,是一种自觉;从主动建设到全面发展,则是一种飞跃。20年来,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秉持“塑其形、铸其魂、展其貌”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理论指导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地域特色与企业特质相结合,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建设以“发展实力、创新活力、文化魅力”为特色的“三力”文化,走出了一条以文铸魂、以文育人、以文兴企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刘莉 《党政论坛》2013,(4):34-37
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关口。国际方面,"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从国内看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08,(2):28-30
精心打造文化强县.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蓟县县委、县政府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施构建中等旅游城市“三步走”战略的重要实践.对加强当前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就全县农村文化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1.
伟然 《学理论》2008,(11):79-79
三五集团对企业文化的打造,具有着某种开拓性。大家知道,科学发展里的“科学”二字,就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一个企业,如果不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则企业就难以发展。所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是也。现今有见识的企业家,都把文化看得很重,都很注重企业文业的打造。三五集团对此尤为重视,他们不仅把企业文化提到重要的日程,  相似文献   

12.
黄玉良  冯驰 《学理论》2008,(3):53-54
谋求发展,追求最佳效益,是一个企业的根本目的,而企业的发展、效益的实现离不开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三五味业集团的发展,得益于集团的企业文化,而三五味业集团的企业文化,又与这个集团的董事长王军个人的某些情绪相关。当个的某些情绪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吻合,与时代的脉搏合拍,再经着意培育发展,便可催生一种适宜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来。  相似文献   

13.
在比较研究中欧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将中国企业文化归结为"重情轻法"、"重艺术轻科学"的"灵性主义"文化,将欧洲企业文化归结为"重法轻情"、"重科学轻艺术"的"理性主义"文化,进而提出"地域"和"历史文化"是导致中欧企业文化差异的重要根源,并论证出"地域"导致了中欧企业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企业家精神的重大差异,"历史文化"则从根本上塑造了两种风格迥异、属性相悖的企业文化.在为中欧企业文化差异的根源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同时,也为中国和欧洲的企业和企业家跨区域经营和发展提供了某种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也明确上海要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我们认为,先进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这里,本文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对加强...  相似文献   

15.
WTO背景下的行政文化:借鉴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文化和企业文化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通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特定环境下 ,我国的行政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行政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型文化 ,它不能象企业文化那样进行幅度较大、变革较快的创新。但行政文化可以从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借鉴一些比较成功、能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元素来加快自己的建设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企业文化的自发形成和自觉发展 ,形成了一种力量 ,即“文化力”。文化力是导向力、推动力、凝聚力 ,又是扩张力、创新力 ,与利益驱动成为双重动力推进了企业的发展。青岛名牌的形成 ,伴随着企业文化形成、发展和文化力的增强 ;经营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把文化当作资源来经营 ,以文化力启动经济力 ,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推动企业发展和名牌形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学习创新的产物。多年来,华能国际秉承“三色文化”理念,让企业文化在融人管理中落地,在打造精品中升华,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实现了经营发展和企业文化的双赢双强。这一理念源于华能国际的具体实践,是华能国际之魂,也是华能国际的企业使命。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绝大多数企业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变化,珠江三角洲企业群成为中国企业版图上一片突出的亮色,由此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重要区域之一。珠江三角洲企业由于其特殊的背景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自身特殊的文化特点。本文将以更加宏观的历史文化眼光来观察珠江三角洲企业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6)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所以企业要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新闻宣传工作对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简述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述如何利用新闻宣传推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萌  黄彦军 《学理论》2012,(17):161-162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所阐述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国当前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处理好各种文化倾向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利于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