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真胃变位在临床上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变位。左方移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腹腔的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真胃仍在右侧腹腔,只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位(即向前或向后转位),称为真胃扭转。近年来,由于集约化饲养,真胃变位有明显增多的趋势。1984年以来,笔者遇奶牛真胃移位27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一)症状 真胃左方移位发生较缓慢,症状缓和。高产母牛分娩后发病较多。病牛食欲减少,粪便量少呈稀糊状,有时便秘或拉稀,并带有粘液。产奶量随食欲减少而降低。体温、脉搏、呼吸无明显异常。两侧肷窝下陷,左侧特别明显,在左肷窝触压瘤胃,往往不易触摸到,且感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有间隙,瘤胃蠕动音弱而短。在左侧肘突与肩关节水平延长线上倒数1~3肋间听诊并同时叩诊,可听到类似敲击钢管的音响。病状较剧者,左  相似文献   

2.
奶牛皱胃右方变位在国内报道较少。1984年7月~1085年10月,我们在门诊上先后遇到5例(以下编为1、2、3、4、5号),通过手术方法治愈4例。现将诊治方法简报如后。 (一)发病情况 5例患牛均是在产后2周内(1~14天)发病,其中2、3号呈急性经过,突然发病,严重臌气,病程2~4天。2号牛因继发皱胃破裂而死亡,1、4、5号患牛呈慢性经过,长期食欲不振,曾按前胃弛缓治疗,未见好转,来本站治疗前已病1~1.5月。5头患牛年龄分布2.5~4岁;胎次1胎者4头,2胎者1头。 (二)临床症状 1.呈急性经过的患牛,发病突然,食欲废绝,急性臌气,泌乳停止,体温正常或偏低;大便稀少,呈酱油样,小便有酮体气味;眼球下陷,脱水严重,右侧腹壁明显臌胀,冲击触诊可感觉到有液体震荡,将  相似文献   

3.
1987年6月笔者曾遇到一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临床检查:病牛精神衰竭、不安;眼窝深陷,皮肤松弛,微循环障碍(齿龈粘膜微血管充血时间在4秒钟以上);体温41.5℃,心跳120次/分,呼吸急促;常以右侧卧地。直肠检查:瘤胃右移,并与右腹壁粘连,结肠盘也与右腹壁粘连,左侧腹腔空虚,小肠移入腹腔左侧。由于病牛体格较大,未触及真胃。瓣胃穿刺,获得棕色液体,其pH值为2。根据检查结果及病史调查,初诊为真胃变位。  相似文献   

4.
第四胃变位(Displacement of Abomasum)是乳牛在妊娠末期或产犊后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我院实验收场在最近6年内发现乳牛真胃变位二例,占同期成年产犊母牛总数的0.51%。似公水牛真胃扭转(右方变位)病例尚无报道。1982年9月12日,一头3头公水牛食欲突然废绝,腹痛剧烈,特来本院诊治。 (一)现症检查 体温38℃,脉搏72次/分,呼吸28次/分,精神极度沉郁,起卧不安,踢腹,眼结膜潮红发绀,口流清水,鼻镜干燥,右腹部明显臌胀,胃肠蠕动废绝,触诊瘤胃坚实。直肠检查,直肠内有多量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本场1978~1983年来,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情况资料汇总分析如后。 (一)发病情况 1978~1983年6年来各年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分别为:0.19%(1/516)、0.99%(5/507)、4.2%(24/570)、4.9%(28/576)、1.9%(11/566)、1.0%(7/692)。从饲料配方看,1980年、1981年饲料配方不严密,可靠性差;1982年配方中Ca:P为1.8:1,1983年配方中Ca:P为2.3:1。可见,本病的发病率与钙、磷比例关系密切。 (二)发病牛的年龄分布 76头生产瘫痪牛的年龄分布为:2岁者4头,3岁者4头,4岁者3头,5岁者1头,6岁者5头,7岁者6头,8岁者11头,9岁者9头,10岁者6头,11岁者8头,12岁者4头,13岁者5头,14岁者6头,15岁者4头。从统计结果看,7~11岁牛的发病率较高,该年龄区段正置奶牛产奶最高的时候,因此本病的发生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牛真胃移位包括真胃左移位和真胃右移位。前者是指某种病理因素诱发下真胃从其在腹腔右侧的正常位置移到腹腔左侧,停留在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后者是指在病因作用下,真胃在腹腔右侧向上浮动,超出它的正常位置,然后又施转90~180度,故真胃右移位有时又称为真胃扭转。 本病主要见于奶牛,特别是产后1个月以内的母奶牛。以往由于对本病缺乏认识,故临床诊断率不高。笔者1978年曾遇1例奶牛真胃左移位,是在病畜死后剖检时才确诊的。近年来,对此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奶牛盲肠左方变位至今尚未见报道过。安徽农学院牧场一头黑白花奶牛于1991年9月发生盲肠左方变位,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病史与症状1991年6月26日,挤奶员放牛入舍时发现患牛不吃不喝、不倒沫,精神异常,烦燥不安,不断回头望腹,后肢频频踢腹,时而前冲扒到食槽中,时而突然倒地四肢划动,有时磨牙痛苦呻吟,肚腹胀满,右侧比左侧明显。  相似文献   

8.
兽医临床治疗须考虑病畜的经济价值,因此使输血疗法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笔者主要利用我县畜禽联营公司屠宰家畜的血液,对临床遇到的7例大出血危重病畜进行了输血抢救,均在输血1~2次后痊愈。 (一)病例概况 共治7例中,黑白花奶牛1头,黄牛5头,驴1头。其中发生于剖腹产手术的3例,人工助产1例,肿瘤摘除1例,外伤2例。输血1次治愈5例,输血2次治愈2例。血液来源除1头奶牛为饲养家畜外,其它6头均为屠宰家畜。  相似文献   

9.
1983年11月~1984年6月,在贵州省镇宁县内,发现一种呈地方性流行的牛马皮肤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多方诊断,为牛马皮肤真菌病。 (一)流行情况 对镇宁县5个区,9个公社,29个生产队的827头家畜进行了抽样调查。城关区水椆木寨发病严重,黄牛发病率为52.63%(其中2岁以下黄牛发病率为90.9%);2岁以下的马发病3匹,发病率为12.5%;其他家畜未见发病。经调查发病数与年龄呈负相关,1日龄~6月龄发病18头(匹),7月龄~12月龄的发病9头(匹),13月龄~18月龄发病6头(匹),19月龄~24月龄发病4头(匹),25月龄以上发病3头(匹)。本病以接触感染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1~4月份发病率较高。该地区以舍饲为主,厩舍多潮湿,易于真菌繁殖。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12月和 2 0 0 2年 1月 ,河南省信阳市某个体猪场7~ 10日龄哺乳仔猪 2次暴发疫病 ,造成 11窝 12 1头仔猪发病 ,5 7头死亡。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及动物接种试验 ,确诊为猪弓形虫病。1 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母猪 3 8头、生长肥育猪 15 0余头、哺乳仔猪 16窝 170多头。 2 0 0 1年 12月中旬先后有 4窝 7~ 10日龄哺乳仔猪发病。开始出现高烧 ,每窝有 1~ 2头仔猪发病 ,1~ 2d后增至 5~ 6头或整窝发病 ,病程多为 3~ 4d。由于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 ,有 4窝 3 9头仔猪全部死亡。 2 0 0 2年 1月又有 7窝 7~ 9日龄仔猪先后发…  相似文献   

11.
20 0 0~ 2 0 0 1年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和政、临夏3个县的 8个乡、14个村农户饲养的牛羊先后发生一种以高热、突然死亡、濒死期天然孔出血的疫病。2年内共发生 14起 ,发病牛羊 6 8头 (只 ) ,死亡 6 3头 (只 ) ,急宰 5头 (只 ) ,致死率为 92 .6 %。其中牛发病 18头 (乳牛 3头 ) ,死亡 17头 (乳牛 3头 ) ,急宰1头 ,致死率为 94 .4 % ;羊发病 5 0只 ,死亡 4 6只 ,急宰 4只 ,致死率为 92 .0 %。初期因群众不了解该病 ,剥皮解剖病死畜 4 9头 (只 ) ,4头被群众分吃 ,确诊后督促群众深埋 15头 (只 )。1 临床症状发病牛羊都是突然发病 ,表现昏迷 …  相似文献   

12.
表1:消费物价年平均变动率19男)年 5 .4 3 .1 2 .7 9 .5 3 .4 6 .5 4 .8 3 .11卯5年191天i年 2 .9 0 .1 1 .4 2 .4 2 .0 4 .0 1 .6 8 .3 6 .31997年 2 .3 1 .8 1 .9 3 .1 1 .2 2 .0 1 .6 2 .81998年1999年2(XX)年 3 .4单位:%2《X)1年n八7︸、︸O八了卜R lr︸7 tzo内J 01、J 4 1 7 71内、︸,︸42-0 2 1 1 2 20-l 0 4 1 11 1 6 1 3 3 11 154,‘,、︶66一f︸7 7 40,山00 0 11︸7刃7伟、︶76 6 9 4 7 00︵X 97 ....……1 00勺j 0 2 1 02- 工一、︸八,︶‘U八、︸月了l ……7 07︸、︶q︸n八 11勺Onl月1 40八勺乙,妇Q了,.0八︸、︶叮了月片…  相似文献   

13.
新生羔羊肠套迭,临床发病较少,文献记述也不多见,故未引起临床兽医工作者的重视。本病初期往往不易被人发现,待临床症状明显后,病情已至中后期,死亡率极高。笔者近年来在接羔工作中先后遇到16例,现简介、分析如下。(一)发病情况 16例均为7日龄以内的新生羔羊,其中1日龄1例,2日龄2例,3日龄6例,4日龄5例,5日龄1例,6日龄1例,未见7日龄以上的羔羊发病。这些病例中,有公羔9例,母羔7例。  相似文献   

14.
四川绵阳市种畜场奶牛队1头黑白花奶牛,于1990年11月14日发生左方真胃移位。在16、17日用10%复方葡萄糖液、林格氏液维生素B_(12)和K_3、安钠咖等药静注,18日停输1天,19日又用复方葡萄糖1000ml、林格氏液1500ml、安钠咖2g、右旋糖苷铁40ml。当输完葡萄糖液500ml、林格氏液500ml后,改输右旋糖苷铁,当输到20ml时,发现该牛突然呼吸加快,心区剧烈颤抖,约2分钟后牛倒地,立即停止输液,但牛已昏迷,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马属动物肠变位发病率占疝痛病的3~5%,比较难治疗,死亡率高。笔者应用大剖腹法治疗马类动物肠变位11例,治愈8例。施术方法如后。 (一)材料和方法 1.保定:右侧横卧保定,左后肢后拉固定。 2.麻醉:电麻或药麻。 3.器械和敷料:除备齐常规剖腹器械外,要准备消毒过的大盆子和塑料布(放肠管用)。 4.人员分工:术者1人,手术助手2人,器械助于1人,麻醉师1人。 5.施术部位:左侧髂区肷窝中前部,腰椎横突下缘5~7厘米、棘助软骨后5~6厘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1964年初至1986年底,共诊治肠变位病牛19例,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发病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所收治的19例均为公牛,多发病于3岁以上,仅1例为幼龄牛。在19例肠变位中,肠套叠8例,肠绞窄6例,肠钳闭3例,肠扭转2例。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中西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高产奶山羊产后1月左右发生瘫痪病8例均治愈。这8例发病奶山羊的基本情况是,第2胎发病者5头,第3胎发病者2头,第1胎发病者1头,多为经产母羊,均在产后1个月左右发病。发病一般在3~4岁,发病季节多在5~6月份。8头母羊皆为高产的奶山羊,日产奶量一般在6~8kg。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共获得6株能稳定分泌抗Cap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H9/1H5、3H9/3C7、4A9/3E2、4A9/3D7、6G7/7B6和6G7/8D3,并通过ELISA、Western-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6株单抗的特性和抗原表位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6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效价为1∶1 024~1∶2 048,腹水效价为1∶163 840~1∶204 800。3H9/1H5、3H9/3C7、6G7/7B6和6G7/8D3的亚型为IgG1型,4A9/3E2和4A9/3D7为IgG2b型,所有单抗的轻链均为κ型。Western-blotting和IFA结果表明6株单抗均能与重组Cap蛋白和PCV2产生特异性反应。相加ELISA结果显示,6株单抗可能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为准确鉴别不同单抗针对的抗原位点,以截短表达的重组Cap蛋白为抗原,进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4A9/3E2与4A9/3D7的抗原表位位于101~150aa,其余4株单抗可能针对1~50aa或者天然...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肃南县皇城区东滩乡和兰州军区后勤部山丹军马一场统计,怀孕母牛胎水过多发病率在2%以上;发病季节均在2~5月份,多为怀孕期6~9个月的母牛。作者曾对8例病牛,应用0.5%雷佛奴尔溶液进行羊膜腔内注射,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典型病例 病牛为黑毛,7岁,怀孕6个多月,马场牧工发现该牛在病初期,饮食不佳,  相似文献   

20.
1970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牛真胃疾病34例(其中真胃炎 23例、真胃炎伴有溃疡出血的6例、继发真胃扩张而造成阻塞的2例、继发肠炎的3例),治愈率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