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说《论语》有二十多处谈到“直”字,这不由得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和关注。我首先去查了《辞海》。作为价值观念的“直”字,主要有两层含叉,一是公正、正直;二是坦率、直爽。尔后我就认真地阅读《论语》。确实,在《论语》中关于“直”的论述很多,“直”是孔子思想体系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哲学伦理范畴。所以。我用“直道”一词采谈谈我对《论语》中“直”字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由《论语》而谓作人毛定之十多年前,我在长沙市中山路一小书摊上,看到有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拿起来随手一翻,翻到了第四页,“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一行字就映入我的眼幕。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接着马...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首先提出“义”的概念。《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里对“义”字有很多的论述,我们今天所谓“义”即源于此。那么,儒家的“义”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4.
论“儒商”     
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商的人越来 越多,出现了各种 各样的商人,其中 的“儒商”最引人注 目。儒商由来已久, 最早、最杰出的儒 商是孔子的弟子子 贡,他用儒家的道 德观念经商,重视 道德操守,而且经 商有术,曾致“家富 累千金”,被历代儒 商奉为楷模。在中 国,儒商历来是受 人尊崇的。儒商的 良好形象,也影响 着东亚和东南亚一 些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就是以“《论语》加算盘”经商的著名儒商。现代意义的“儒商”应精通儒家的伦理道德哲学,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经商才干,他们的素养应远远超出一般的商人。在商德滑坡的今天,广大人民需要更多的儒商出现。 “儒商”的关键是个“儒”字,具体地说就是要信守儒家所倡导的“仁”、“义”、“诚”、“和”。  相似文献   

5.
2013年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在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孔子研究院。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讲学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近日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讲演。崔天凯大使说,使馆特别希望能够从《论语》中找到外交人员在日本工作时的态度。 一个使馆工作人员问于丹,他在工作中有时很难回避中国人和日本人情感与合作机遇的问题:一方面,两国之间有一段不幸的历史,老觉得过不去;另一方面,现在的合作机遇又确实很多。“《论语》里有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能给我们提供答案?”  相似文献   

7.
儒家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孔子主张“述而不作”,所以他没有自撰的著作留世。他的种种言行被弟子们记录在《论语》一书中。“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在《春秋》乱世虽然没能扭转乾坤,但他的儒家学说却奠定了二千多年来大一统太平政治的基础。 在现当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儒家资本主义”的成功,《论语》等儒家经典由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圣经”变成了世界性的精神财富,成为管理学家、企业家们的随身智囊。  相似文献   

8.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辞约义富,是记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修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2014年3月25日,《论语》当选“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之一。  相似文献   

9.
阮直 《学习月刊》2010,(19):1-1
中国GDP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达到1.3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确实值得我们高兴。经济总量的银牌总比铜牌好,虽然还不能拿金牌。日本媒体也认为,“日本向中国让出了它坚守40多年的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全球经济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陈世昌 《党课》2010,(6):118-118
长期不景气让日本社会充满失望与闭塞气息,中国的《论语》竟成了救世的“圣经”。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2009年还有如在浪涛中浮沉的扁舟,经济学者原本称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失落的十年”,现在加上刚刚过去的十年,已成为“空白的二十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1,(3):48-48
《论语》,今本共20章,一万五千余字,“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就是论纂语言。它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对政治家而言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感悟孔子的智慧与修养,会如同在心中点燃一盏长明灯一样,在得意和成功中会有所教益,在挫折和失败中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金陵客 《唯实》2006,(8):128-128
《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读懂《论语》,首先就要读懂这个“子曰”。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读懂《论语》,首先就要读懂这个“子曰”。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三单元文选:“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子”,在春秋时代本来是一种爵位,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子”字也随之而降级:“诸侯———微子,箕子;诸侯之大夫———季文子,赵简子;士人———孔子,孟子;乃至于———小子,婊子”(傅斯年《与顾颉刚论古史书》)。这样看,“子”从春秋时代的一种爵位,变成一种对人的尊称,已经是一种降格。以“子曰”开头,是一种偶然呢,…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党”?在中国古代,“党”是一种地方基层组织,所谓五百家为党,五族为党是也。中国文献中的“党”字,又含有阿附、偏私的意思,如《书·洪范》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孔夫子留有训诫:“(君子)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中国古来没有我们现在  相似文献   

15.
金荣  高峰 《共产党人》2004,(16):U004-U004,F003
瞧,这幅热闹的《社火》场景是在麻袋片上绣出的;这国色天香的《富贵牡丹》出自一名退休干部之手;这一幅幅书法作品个性张扬,不乏功底给人以美的享受。你可能不会知道,这些作品居然出自拿贯了算盘之手的审计人员。7月29日,宁夏审计系统书画摄影比赛作品展开展。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日本富士通电气公司每年一期的“45岁研修班”,或是日本电气公司的“企业内部留学制度”,或是东洋公司推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都有一项干部职工整体素质修养课,修养课中有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中国古典文学,书目主要有《论语》、《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菜根谭》等。事实上,这些书籍一直是日本战后长盛不衰的畅销书。日本企业家把《孙子兵法》当作一本经营战略和经营方针的书籍来读。日本前东洋精密工业公司董事长、经营评论家大桥武夫,在企业濒临倒闭之际,惊喜地发现用《孙子兵法》有助于经营,便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很快使企业起死回生,步入坦途。大桥的经验之谈《用兵法指导经营》一书,引起企业界巨大反响。多年来,大桥为企业界作了数千次专题演讲,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30多本有关应用兵法经营企业的书。日本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我是从2007年9月份《东方今报》发表的一篇报道中知道闫合作的,他对《论语》的独到见解深深吸引了我。闫合作认为,现在流行的对《论语》的解释,大都不符合孔子和《论语》编著者的本意。他认为,儒学包含孔子的思想,但儒学并不等于孔学;孔学实际上是圣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学问;《论语》并不像后人所说的只是记述孔子言论的一本语录,也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是孔子学生们课堂笔记的选集,它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和严密的逻辑体系,这就是“文、行、忠、信”。  相似文献   

18.
“两手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张新月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不少篇幅讲到“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对...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孔子家语通解》与《论语诠解》 连日来,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顿生坐过山车之感。他参与主编的两本书——《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从“需编者贴钱才能出版”到“一夜之间卖断货紧急加印”,原因无他,在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点赞。  相似文献   

20.
第三一九期湖南《文萃》周报《毛润芝名字的由来》(摘自《文史拾遗》)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杨怀中先生送他一部《胡文忠公全集》(1979年版《辞海》上为《胡文忠公遗集》),要他学习胡林翼(字润芝),对他说:“你既尊敬胡林冀,就改字润芝好了。”“毛润芝这名字就是这样来的”。笔者不以为然。毛泽东去第一师范读书前,其字早就叫润芝了。有资料为证: 其一,毛泽东少年时读的《论语》、《诗经》上就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