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谐社会语境下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未成年人犯罪是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的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尤其是在当前,规划和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各项工作新的重要主题的情况下,刑事政策应以和谐理念为终极价值,应从国家本位向国家与社会本位转变,更注重人文关怀。如何从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入手,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战略规划的重要方面。刑事法治的规制对象直接指向以社会整体为侵害对象的犯罪,因而对于和谐社会建构具有特殊意义。宽严相济政策是刑事政策实践的最新成果,在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犯罪防控与人权保障这两大刑事治理目标之间的平衡,从而能够立足于刑事安全领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是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它以恢复正义为核心,目的是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损害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引入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认为该制度是以人为本、和谐有序观念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并立足于我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对在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做了研究,并提出了构建该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4.
修正后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刑事诉讼法》以11个条文的形式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该特别程序中西并蓄,体现了鲜明的恢复性司法理念,彰显了宽容、救赎、慎刑恤罚等诸多良法价值。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特殊群体的犯罪,在定罪量刑及犯罪预防等方面都有别于成年人犯罪,如何有效遏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司法机关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检察工作实际,对检察机关如何充分行使检察职能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作探析,以期对构建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刑事法律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离不开对犯罪形势的科学分析。针对传统犯罪统计方式的不足,世界各国纷纷进行被害人调查工作。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开展犯罪被害人调查,全面了解当前的犯罪状况,对于我们的刑事理论研究、刑事司法实践和制定刑事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卫国 《法律科学》2007,25(2):102-108
和谐社会是稳定而有活力的社会,是国家与社会动态平衡的二元结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犯罪控制模式应当由传统的"国家本位模式",向"国家·社会"双本位模式转化,应积极推进犯罪控制中的社会力量参与,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公众对犯罪预防和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21日至22日,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检察官协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的全国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召开是在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探讨刑事法治和谐建设的一次实践,受会议邀请,来自全国检察院、法院、公安、律师界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教学与科研单位的学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一、刑事和解的界定(一)定义关于刑事和解的定义,与会的绝大多数学者都采用了在其他国家比较通行的表达方式,即认为所谓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即 victim-offender-reconciliation,简称 VOR),一般是指在犯罪后,经由调停人的帮助,使加害人和被害人直接相谈、协商,解决纠纷或冲突的一种刑事司法制度。其目的是修复因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而破坏的加害人和被害人原本具有的和睦关系,并使罪犯因此而改过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都知道,我们国家从八十年代以来,在贯彻“1979”刑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强调严格依法办事,而且在特别强调政策的指导,从八一年开始,特别是从八三年开始,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这样一个方针。在这样一个方针主导下,我们在1983年、1996年、2001年由中央统一组织布置开展实施了所谓的严打斗争,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对司法改革的积极影响及制约作用,论证了司法制度的改革创新,不能脱离社会的具体历史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从而提出了司法改革的立足点只能是中国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相对弱势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执行效果不佳的形势下.刑事被害人往往难以获得经济赔偿.这与人权保障和司法的实质公正相去甚远。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探讨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既是矫正实质司法公正的有力武器.也是对和谐司法理念的有力回应。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思当前“宽严相济”政策得失成败的基础上,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理性地进行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宽严配比”,那就是以宽为主,以严为辅,“严以济宽”。一、在刑事政策模式的选择上,改变当前我国的国家控制式刑事政策模式,代之以“国家——社会双本位型”刑事政策模式,以保障人权和保护社会为价值取向,严格限制国家惩罚的对象,使国家和社会共同行使控制和预防犯罪的权力,并使公民介入刑事政策活动中,通过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等手段,增加更多的出罪机制,使犯罪分子经惩罚、教育、改造后重新回归社会,以实现宽严相济。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教育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公平的理念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内的延伸。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推动作用。然而,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教育公平问题已日益突出,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进程。本文结合中国的国情,从现实到理论对教育公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毒品犯罪的预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如群聚性及亚文化的形成、毒品犯罪的暴利性和禁毒机制尚不健全等。针对新形势新特点,有必要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建构科学的毒品犯罪预防观。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城市房屋拆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房屋拆迁关乎公民的根本利益、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然而因城市房屋拆迁所引发的矛盾和社会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和彻底的解决。为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化解矛盾和冲突,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相关立法,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把城市拆迁和城市建设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曙 《政法学刊》2005,22(3):54-5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刑事申诉制度涉及到当事人合法权利的保障与裁判的稳定性,关系到社会正义的实现。应当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完善我国刑事申诉制度。  相似文献   

16.
检察独立精神是检察权独立理论的核心部分。构建检察独立精神对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司法体制改革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培育尊重司法独立、尊重检察权独立的理念是构建检察独立精神的直接路径;建立健全检察民主机制,实现检察权与社会权利的良性互动是构建检察独立精神的社会基础;建立健全检察权独立的法律法规是构建检察独立精神的制度基石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法律监督说理机制可概括为检察机关在开展业务工作中,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对具体案件、法律监督过程的处理结果所依据的理由进行分析、阐述及说明,让当事人和有关机关能够明白处理决定的原因和依据,从而为当事人和有关机关提供了一个与检察机关对话交流的平台,通过检察机关的释法论理和透彻阐述,使当事人和有关机关心悦诚服,有效减少因执法不公开、不透明,而造成的执法误解,引发的社会矛盾,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良性执法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然而只有当人类进入法治时代,才能真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安定的有序的良好状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本文在全面论述依法治国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在新形势下提高执法能力对构建我国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刑事和解制度在西方适用已久,他的建设核心是维持正义,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受破坏的社会关系,和弥补被受害人所受得损失,并帮助加害人改过自新,重新适应社会的法制。近几年来我国法学理论界学者也加强了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关注,讨论和积极探索。因为这一突破传统法治价值取向的司法制度是促进社会主义特色法治的理念——以人为本、和谐有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司法改革牵法治进步。  相似文献   

20.
董邦俊 《法学论坛》2007,22(4):66-73
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刑事司法的保障.刑事司法功能的全面发挥,必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笔者在考察和谐社会与犯罪关系之后,对我国刑事司法功能进行了创造性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刑事司法功能运行进行了理性反思,分析刑事司法功能发挥之障碍,并提出应对之策,以促进刑事司法功能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