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浅析如何完善行政执法及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金玲 《法制与社会》2010,(12):172-174
自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初步构建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机制以来,进一步推动了行政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工作,增强了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合力。然而我国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相衔接工作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工作机制不明确、监督不力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衔接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规范立法、完善工作制度和程序、强化人民检察院监督职能等方面做了相关探讨,建议以行政执法机关与检察机关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以检察机关的查阅权为手段,以监察机关、反贪、反渎职侵权部门为后盾,构建一个从权力机关到司法机关再到社会监督的网络,希冀能对完善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2.
杨平 《人民检察》2012,(4):65-67
近年来,随着各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以下简称"两法衔接")的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移送至刑事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明显增多。但是,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机制不畅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罪案件的监督仍显软弱乏力。在计算  相似文献   

3.
行政执法监督: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波 《行政与法》2002,(10):78-81
行政执法监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我国行政执法监督虽然很大程度地保障了依法行政,但在现实生活中,行政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监督的对策,这就是: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让人大应有的监督职权归位;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加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让司法机关真正担负起监督职责;进一步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威慑力;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降低群众监督的成本和风险;建立一种对监督者进行监督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存在缺乏程序规则、监督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从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程序、公安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的受理及处理程序、监察机关对检察机关对移送的监督制度,并可以在行政法律中直接规定罪名、罪状、法定刑以及建立行政执法证据向刑事诉讼证据转换,统一证据规则等方面完善行政执行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行政执法程序的概念和作用行政执法程序是行政程序的一种,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对特定对象或特定社会事实依法行使职权时所必须遵守的方式,步骤和过程的总和。它具有以下特点: 1.行政执法程序是国家行政机关执法的程序,而非司法机关执法的  相似文献   

6.
张宏羽 《检察风云》2023,(23):22-23
<正>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以下简称“行刑衔接”),包括行政执法机关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正向衔接,和司法机关向行政执法机关移送行政处罚案件的反向衔接,既能防止以罚代刑、有罪不究,还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刑不罚”情况的发生。聚焦领域深入推进以专门领域为突破口,深入推进行刑衔接,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影响、辐射更多领域,这既是严厉打击行业违法行为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手段,也是广泛凝聚共识、汇聚法治合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谢德文 《法制与社会》2011,(29):148-150
近年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然而,过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程序,体制的衔接层面,对于行政机关内部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实体、内容衔接研究较少。实际上,我国的立法实践已经通过技术处理,使部分部门行政机关获得了刑事执法权力,为我们研究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是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两个基本手段,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既协作配合又监督制约的刑事案件移送机制,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机关即国家机关,包括国家的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一些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管理机关。关于机关作为单位犯罪主体是否合理问题,大多数人持肯定态度,其理由主要是:机关在不正确行使国家职能、脱离其正常轨道时,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机关由于掌握一定...  相似文献   

10.
赃款赃物如何移送处理,已成为执法、司法活动中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赃款赃物应当随案移送,由最后结案的司法机关处理;另一种观点认为,赃款赃物不一定要随案移送,可以由最初查处机关直接处理。结合执法、司法活动实践来看,犯罪案件主要是由司法机关直接查处的,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经济犯罪案件,是由行政执法部门首先接触并初查,然后移送司法机关的,这样,赃款赃物的移送处理,相应就存在着行政执法部门向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11.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被授权机关或受委托的组织根据其职权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管理和处罚行为。刑事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所采取的处罚行为。”  相似文献   

12.
行政执法中若干问题析论●叶必丰一很久以来,人们习惯地把行政机关不正确地称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如果不是从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检察、审判机关相比较的角度,即不是把国家权力机关称为立法机关、把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称为司法机关的话,把国家行政机关说成是...  相似文献   

13.
宋萍 《法制与社会》2012,(32):187-188
一个具体行政违法行为在既符合行政法规中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规定,又符合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时,由行政执法机关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既涉及适用法律的严肃性、准确性,又涉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深入研究和协调解决这一衔接问题,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的法律监督职能,是法律适用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是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的重要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规定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是指行政执法证据具有进入刑事诉讼领域的资格,无需刑事侦查机关再次履行取证手续.“等证据材料”的范围既包括实物证据,也包括言词证据,凡是不能在刑事诉讼中重新收集、调取的行政执法证据,都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应从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方面对行政执法证据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5.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受权或受托的组织根据其职权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管理和处罚行为。刑事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所采取的处罚行为。  相似文献   

16.
根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在查处涉嫌非法行医罪的行政违法案件 时,必须依法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但是如何认定行政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严重困扰行政机关的一大难题。笔者 站在卫生行政机关的立场上,分别从非法行医罪移送的必要性、概念、构成要件、所涉情节因素和罪数进行行政程序调 查的必要性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的方略,同时又提出"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的具体方法,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在司法机关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行政机关也探索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错案追究,以达到"依法行政"的目的。因此,讨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内涵和如何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是有深刻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被授权或受托的组织根据其职权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管理和处罚行为。刑事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所采取的处罚行为。在执法实践中,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又常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行政违法行为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并触犯刑法时,行政违法行为就转化为刑事违法行为,从而行政执法就过渡到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商业贿赂犯罪问题已经引起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高度重视,一些机关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治理商业贿赂的具体举措,以提高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工作能力,有效惩治商业贿赂犯罪。但是,治理商业贿赂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预防商业贿赂、铲除商业贿赂滋生的土壤,到严密法网,对  相似文献   

20.
论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司法适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有关本罪的司法适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重点研究:一、“行政执法人员”的含义与范围简单地说,行政执法人员就是从事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那么何谓行政执法?对此,行政法学界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所谓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执行、适用法律及从属于法律的法规、规章的活动,是行政主体处理涉及特定行政相对方特定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行为的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①根据这种观点,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